大白话读《山海经》故事|历史小故事

807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3.90 喜点

《山海经》,作者不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现代学者研究认为,《山海经》不是一个时代完成的,作者也不是一个人。该书的传世版本共有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现在我们看见的最早版本是晋朝郭璞的《山海经传》。但是《山海经》的书名,汉朝的司马迁就曾经在《史记》中提到过,而且《汉书·艺文志》也收录过这本书的书目。

最早整理《山海经》的,是西汉后期的著名学者、古文经学的开创者刘歆。他在《上山海经表》中认为,此书是尧舜禹三代时所作,是大禹把天下划分成九州后,与伯益等人写出来的。后来,东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王充也持这种观点。

从以上史籍可以看出,《山海经》成书时代是非常早的。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和传说可以避凶邪的猛兽等。

《山海经》除了记载我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医药、民俗、民族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总之,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具有极高文化价值。

特别是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三星堆,考古发掘出最震撼世界的第一要属青铜神树,却和《山海经》里记载的扶桑树描述一模一样。还有三星堆出土的纵目面具,其本体就是《山海经》里记载的一个神人名叫烛龙。三星堆出土的直立铜人,《山海经》里面记载有明显特征。三星堆最有名三大发现都和《山海经》有关,因此引发了近年来《山海经》热潮,都想一睹《山海经》的魅力与全貌。

但是,作为充满传奇色彩的《山海经》,原文为文言文,历史久远,晦涩难懂,我们现代人读起来都有一定困难。现代无论是有关《山海经》的讲座,还是各种流行的《山海经》故事、图书、听书、影视、画册等,都是挂一漏万、抛砖引玉罢了,很难一睹《山海经》的全貌,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啊!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重新编辑这本《山海经少儿版》。全书没有任何删节与遗漏,保留了原著的全貌和风采。特别是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通过通俗易懂的现代白话文翻译和优美流畅的美文化语言,能够使您毫无障碍地听懂原文意思与丰富内涵,还能够带领您走进《山海经》里的奇幻世界,使您大开眼界,充满幻想。

本书非常值得您欣赏,相信一定能够增强您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素质,并能够潜移默化提升您的文学修养,并使您脑洞大开,充满好奇,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全新的思维审视这个世界,从而创造属于您的充满传奇的辉煌人生!



声音34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