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

1226

产生于19世纪初的《格林童话》,是指德国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两兄弟根据民间口传的故事改写、再创作而成的童话作品。这对兄弟都是民间童话搜集者、语言文化研究者。由于两人经历相似,兴趣相近,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并整理民间童话和传说,故史称“格林兄弟”。
格林兄弟童话的主要内容是颂扬勤劳和诚实,鄙弃懒惰和自私,鼓励对暴力和邪恶的反抗,激发对被压迫者的同情与爱护。作品中有许多幻想丰富的神奇故事表达了人民的爱憎和愿望:贪婪的富有者得不到好下场;被压迫、被歧视的劳动者和儿童经过重重灾难,最后取得胜利;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受人轻视或凌辱时显示出惊人的智慧,而暴君、不仁的地主自以为有权有势,实际上却愚蠢无知,在人前丢丑;忠诚老实、被“聪明人”嘲笑的“傻瓜”总是得到同情和赞扬。《格林童话》大部分源于民间的口头传说,所以比较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思想感情。其中《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睡美人》《渔夫和他的妻子》《狼和七只小山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等童话故事,脍炙人口,享誉世界。作品问世一百多年来,已被译成上百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格林兄弟收集民间童话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善于鉴别真伪,他们整理的童话一方面保持了民间文学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另一方面又进行了提炼和润色,赋予它们简朴、明快、风趣的形式。这些童话表达了德国人民的心愿、幻想和信仰,反映了德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