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 | 我不甘心随便跟随,也不敢轻易自信

2023-07-25 22:39:4009:39 5.7万
声音简介

《做学问的八层境界》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


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


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


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


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


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我总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样判断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你见到的意见越多,专研得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说肩背上负着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没有什么,那就对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甚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


反过来说,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让一个没有学问的人看见,真要把他吓坏了!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第六层境界——运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里面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没有问题。


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Ad京尘侧帽666

做学问就是要始终有一种怀疑的精神,还要谦虚谨慎,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Ad京尘侧帽666

做学问好麻烦啊😱

小芥末的冰虾一族

喜欢这样的声音,不单纯的低沉。

penny佩玉

有文本吗?谢谢

海潮明月 回复 @penny佩玉

文稿已附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梁漱溟自述

像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而后来任大学讲席者,固然多半出于自学。还有我们所熟识的大学教授,虽受过大学专门教育,而以兴趣转移及机缘凑巧,却不在其所学本行上发挥,偏喜任...

by:我是车来车往

梁漱溟文存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梁漱溟《朝话》

本书是梁漱溟先生对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历届(1931年至1935年)研究部同学,在朝会时讲话的笔录辑录而成。后经梁漱溟本人及其后人屡次增补再版,形成现今模样。这些...

by:艾惜时光

梁漱溟忆往昔

无论是抗日战争(1937年)以前,投身乡建运动,或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走国共团结抗日,本书作者的根本用心莫不为谋求全国人的团结合作和国家的统一。

by:我是车来车往

梁漱溟先生专辑

平生敬重梁先生,希望能搜集所有资料,分享给大家。希望喜欢梁先生的朋友,多提供好文章,学习了解梁先生。

by:艾惜时光

《朝话》(梁漱溟)

“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容易让他误会的一件事,就是把欲望当志气。这样的用功,自然不得其方。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那个地方搁下...

by:是Clara啊

梁漱溟《朝话》(完)

更多内容见公号:童年de小书...

by:童年de小书斋

梁漱溟 · 随笔

梁漱溟是著名学者,也是关注人生的思想家,专辑选编了他广有影响的深入浅出的作品,谈人生、谈理想、谈生活,启发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对于广大读者积极...

by:L灵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