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网络迷踪》前,还有一部《暗网》值得解读

2022-05-10 16:14:1409:50 615
声音简介

刷《网络迷踪》前,还有一部《暗网》值得解读

来源:公众号 眼之愉阅 微博@眼之愉阅


原标题:《解除好友2:暗网》:技术改变语言

/良卓月

  《解除好友2:暗网》成了最近的小爆款,至少在形式上,它确实非常亮眼——这部电影的全部画面和声音,都发生在电脑界面上。电影的剧情,就是电脑屏幕里的操作,比如主角打开软件、视频通话、网页聊天等等。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没院线可去,观看它的渠道大多是资源下载,电脑上播。如果刚好用的是mac系统,看这部电影的感觉可以说是十分微妙。因为电影主角用的也是mac,在电脑上播时,电影里电脑的界面比例,与实际完全相同。

  特别是如果这时候有新通知,或者因为什么原因跳出了播放,得反应个几秒钟:这到底是电影里的剧情,还是我自己的电脑也被黑了?

  顾名思义,它讲的是暗网和黑客,在日常网络背后隐藏的一面。暗网真实存在,比特币交易,非法活动温床,很多文章也报道过。黑客在各种类型片里也常出现,亦正亦邪,有时是英雄的好帮手,比如《碟中谍》里的班吉。在这部电影里,他们则来得不太友善。

  主人公马迪亚斯顺手捡来一台电脑,初衷是想运行自己研发的手语软件,拉近和聋哑女友阿玛雅的距离。这天恰好是他和朋友们的游戏之夜,几位年轻人开启了视频通话。马迪亚斯万万没想到,这台电脑的原主人就是一位黑客。

  一边和朋友聊着,马迪亚斯一边发现电脑的诸多蹊跷:通过自动记住的密码登录原主人社交账号,他不断收到莫名信息;软件数次闪退,发现储存马上就要满,找到的隐藏视频文件更是匪夷所思;诡异的像素风活动桌面,似乎要引领主角走向深渊……不知不觉中,马迪亚斯和朋友们已经身处在暗网的世界。

  虽然《解除好友2:暗网》在国内的口碑和热度都比前作高(豆瓣评分人数已经多一倍左右,高出差不多1.5分),但其实它在北美的票房远远不如第一部。还好一贯低成本,也算不亏。

  据Box Office Mojo统计,2014年的《解除好友》票房超过3000万美元;而720日北美上映的续作,本土票房至今离900万美元还差点。而且在评分方面,IMBDMetacritic也都不客气地给两部得出5分出头不及格的平均成绩。

  《解除好友》第二部的剧情和第一部没有联系,系列第一部讲的是校园霸凌致受害人自杀后,相关当事人在社交网络上解除好友的后果和报应。第二部甚至和解除好友这件事也基本没关系,只是电影制作手法和形式相同,延续着系列名字。

  拜形式所赐,这个系列开创出一种桌面恐怖/惊悚(Desktop Horror/Thriller小类型,即一切活动影像都发生在电脑界面。采用相似手法的电影,近年还有《巢穴》(The Den2014)《弹窗惊魂》(Open Windows2014)以及年初在圣丹斯亮相的《网络迷踪》(Searching2018)等。

  再向前,这个支脉也许可以追溯到《女巫布莱尔》(The Blair Witch Project1999)或《灵动:鬼影实录》(ParanormalActivity2007)及其系列作品。当年它们使用DV纪实风格拍摄,宣传这些影像是人们在主人公遇难后拾获的素材,让大众信以为真那就是实际发生过的事件。

  一方面,它们同样采用极端的视听呈现;另一方面,《解除好友》系列也可以看做某种拾获素材(Found Footage)式的伪纪录片。影片拍摄时,剧组租下大house,演员对几天戏,然后各自坐进一个小房间,打开视频通讯,全片长镜头一条过,后期再进行一定修剪——它本身是即时的、纪实的、不无即兴的。表演的时间,就等于故事的时间。如果某位主播开了录屏直播,然后中途发生一系列变故,后来直播录像放出来,效果也就同电影所见。在这个视听形式面前,讲直播的《玩命直播》(Nerve2016)等电影就显得太小儿科和青少年了。

  进一步溯源,奥逊·威尔斯1938年从影前臭名昭著的广播剧《世界大战》,或许也能放在同一体系。甚至其实标志电影诞生的《火车进站》也可以,因为传闻百年前的观众第一次看到幕布上向前行驶的列车,竟吓得从座位上躲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火车进站》的初来乍到,《世界大战》的以假乱真,《女巫布莱尔》的混淆视听——从笨重的胶片放映机、播向全国的电台、轻便的手持DV,到今天,依旧是媒介与人的关系,成就《解除好友》的无缝不入。

  《解除好友》系列最恐怖惊悚之处,就在于不留痕迹地使用电脑和网络这些当下的日常媒介,给观众建立出充足的相似感和浸入感。今天的人们每天甚至每时都要观看的东西,对于中国人或许是微信淘宝,对于片中的西方人就是FacebookSkype

  当这些刚需出现故障、异样,并且越来越解决不了,不受控制,恐慌可想而知。就像如今不带钱包出门倒无所谓,手机电量不足10%又没充电宝更让人焦急。所以《解除好友》第一部里的未知人物jump scare模糊狰狞的形象,都不是最吓人;想要在Facebook解除好友,却发现菜单里突然没有了这个选项,是真的令人感到诡异不安。

  同样地,当续作电影里蓦然冒出一个红色文件夹,桌面变成动画,鼠标自己动起来……这些都要比暗网的不法交易更毛骨悚然。电影在此的设计也比前作有所升级,比如几个朋友被捉弄时,创作者用尽监控、剪辑、修图等技术手段。它自然触及到一些互联网安全的问题,但最重点的还是人对于媒介不假思索的依赖。

  《解除好友2:暗网》到底是比前作优秀,因为前作不可避免地把结果引向某种超自然领域,但这部的暗网和黑客则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可能不一定了解他们,但没关系,不需要了解。因为他们与其说是反派,不如说是契机。

  真实存在的契机,比起鬼神,能让主角一行及观众能更真实地醒悟,发现这个时代的自己,正身处何种媒介链接之中。真正的反派,是人们对于使用电脑与网络无意识的习惯。

  配角AJ在开篇不久后义愤填膺发表的言论:大家为何认为脸书和推特是免费的?因为使用者成了商品,你发表的东西都归他们所有了。已经道出部分题旨。

  尽管导演斯蒂芬·思科声称要与前作截然不同,比如高中生换成成年人,坏朋友换成好朋友,但影片依然有些与第一部相似的缺点。比如角色在后半程几乎没有什么还手之力,举动显得有些蠢笨,对抗激烈程度较低智,处于一种等待被虐杀的状态。

  还有个有趣的点值得指出:主角马迪亚斯和女友阿玛雅所使用的手语。整个故事肇始于男主对手语的不熟练,他想要通过技术来改善语言。在危机发生后,手语似乎能避开黑客的监察,让角色暂时处于安全区。可惜男主总是词不达意,需要不停地让女友放慢速度沟通。

 

 语言,从声音到文字,从符号到编码,在社会进程里不断演进。被技术所改变了形式的语言,是《解除好友2:暗网》里角色所经历的,也是银幕/屏幕外的观众正在经历的。如果电影存在既有的视听语言、表意规则,《解除好友2:暗网》这样的作品正悄然将它改变,这可能让巴赞和麦茨都感到头疼。话句话说,假如没有接触过电脑和网络的故去先人,复生来看这样一部电影作品,他们能理解吗?

  因此,《解除好友》系列在创新开拓恐怖惊悚片手法的同时,也在模糊着传统电影语言的边界。它讲述破译与入侵私人领域的故事,本身也在用自己的形式对电影语言破译入侵。一方面,人/电影未来的可能性令人期待;另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叠加,未来叫做人/电影的东西是否还能保持原本而存在,也不禁让人担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迷踪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不为众人所理解的一少数,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他们生命中的欢乐与辛酸,灵魂深处的黑暗和光明。【题记】我们不是神,所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我...

by:xiaobei1200888

古卷迷踪

【内容简介】六十年前,五个人进了一个神秘的洞穴,最后只有一个疯子活着走了出来。六十年后,三年怪梦中的场景,出现在了一次画展上。不过是幅普通的画卷,却引得几方势力...

by:麻二牛

雾都迷踪

一部经典作品!人物刻画细腻!情节起伏吸引人。根据听众的喜好而精选,声音清晰,感染力强。感情色彩浓厚。。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和厚爱。每天加班很辛苦,您就动...

by:小小逗乐

迷踪谍影

无处不在的黑手,潜伏在敌人眼底,在乱世挣出一抹曙光。

by:冰红茶aaa

圣雪迷踪

吴邪五年的平静生活,因金万堂的突然造访而被打断。金万堂竟然知道从张家古楼里带出的月光石上的蝎子图案与幼年闷油瓶有关。为追寻线索,吴邪前往尼泊尔,又辗转到了西藏...

by:传说中的方片K

迷踪寻案

【内容简介】若干年前,有人到过一个叫迷魂山的地方,这是一带隐秘的领域,充满了传奇和不为人知的秘密,不过呢。但凡到过这个地方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运,有的重病缠身...

by:深暮先生

迷踪档案

讲述真实的司法鉴定案例还原“让证据说话”的现场

by:998法治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