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的苦难[经典咏流传][19-03-13]

2022-05-02 00:42:4416:13 627
所属专辑:经典咏流传
声音简介

寻常的苦难


播音:史祺桢 张懿

编辑:张天笑

 

       迄今为止,关于苦难,我知道些什么?我经历过困顿、挫折、痛苦、失望,但不曾经历过苦难。直到我身陷苦难中了,我才省悟这一点。可是,关于苦难,我仍然知道些什么? 
       我从前以为,苦难是那些爱而不得的事物,是黎明前的黑暗,是不可多得的磨刀石,别人教育我说,你得珍惜你的苦难。《妞妞》出版后似乎受尽了争议,但是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包容一点。“一个小生命的生和死,一个小家庭的喜和悲,能有什么意义呢?这本书是不问有什么意义的产物,它是给不问有什么意义的人看的。”原来,许多寻常的苦难本无意义,不过像春天花开了,秋天叶落了,仅此而已。


《妞妞》——札记之三


1

      苦难似乎是一个伟大的词眼。在古典时代,苦难被颂扬为一种英雄业绩,希腊人差不多是用“历尽苦难”来定义英雄这个概念的。在浪漫时代,苦难被颂扬为灵魂净化的必由之路,“不知道苦难”差不多就是没有灵魂的同义语。

       这样的苦难与我无缘。 
  我的苦难没有慰藉,也没有补偿。它不会给我带来光荣和伟大。一个父亲守着他的注定夭折的孩子,这个场景异乎寻常,但也极其平凡。我也许挺得住,也许挺不住,无论在哪种情形之下,我都成不了英雄。我只是一个忍受着人间平常苦难的普通人。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 
  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几百页的文字,一个家庭三个人,足够寻常。日记般记录着生患绝症的孩子,它关于收获新生命的喜,失去的悲,情感交织的复杂。同时作者又足够理智地剖析生命的诞生和消亡,辨析人生的意义和情爱的真谛,极具哲学意义的书写,让人们在感叹一个具体生命的生死的同时,也将个体的悲剧意识泛化到人类的苦难中。


2
  智慧使人对苦难更清醒也更敏感。一个智者往往对常人所不知的苦难也睁开着眼睛,又比常人更深地体悟到日常苦难背后的深邃的悲剧含义。在这个意义上,智慧使人痛苦。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哲人说:“绝学无忧。”外国的哲人也设问:“为了能够幸福,人最好是否对自己无知呢?” 
  然而,由于智者有着比常人开阔得多的视野,进入他视界的苦难固然因此增多了,每一个单独的苦难所占据的相对位置却也因此缩小了。常人容易被当下的苦难一叶障目,智者却能够恰当估计它与整个人生的关系。即使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由苦难的表象洞察人生悲剧的底蕴,但这种洞察也使他相对看轻了表象的重要性。 


       小时候跟着母亲看央视一套的八点档连续剧,免不了要把半路插来的广告也听进来,在一则公益广告里,大男孩从桥坡上跑过,旁边推着三轮车的老人举步艰难,男孩折回身从后面推起了三轮车。后来我遇见拖着大袋废品的四川老婆婆,小巷卖花的爷爷,一样推三轮车的老人,于是我也想要伸出手做一点事。我不知道这些对他们来说能否称作是苦难,但我也为这些而不明所以地悲哀,我又明白这不并同于同情,因为这些实在是寻常,也实在是旷日持久。


3
       面对社会悲剧,我们有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部浑浑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清醒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
       可是,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这里没有舞台,只有空漠无际的苍穹。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的灭顶之灾时,当庞贝城居民被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吞没时,他们能有什么慰藉呢?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敌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愈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伸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


4

       确实,当我们回顾往事寻找幸福时,至多只能找到一些断片。一切幸福的故事都没有结尾。它没法有结尾。它没法有结尾。“运气是镜子,照得最明亮时便碎了。”不碎又怎么样?它会陈旧,暗淡,使人厌倦。一切幸福故事的结尾或是悲惨的,或是平庸的,所以被小说家删去了。
       

       至此,我想到过许多故事结局,常是花好月圆般的景象,然而寻常的日子更该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那么结尾,可能只是某一面镜子照得最明亮时的戛然而止。
       人心固重难而轻易,舍近而求远,所以幸福是难的。


5

       一个孩子患了绝症,她的父母曾经为此哭得死去活来。可是,此刻,她的母亲眼睛盯着电视机,被一出喜剧小品逗得笑出了声。孩子听见妈妈笑,也笑了。她的父亲坐在桌旁,一支烟,一杯茶,读一本买了很久尚未开读的书,享受着午后的宁静。我的心里突然一惊。我为人们包括我自己对于苦难的冷漠感到震惊。
       我的女儿不久于人世了。随后,无需太久,她的父母也会死去。岁月流逝,世代更替,总有一天,我和我的正在遭灾的小家庭将在世上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事情就这么简单。




       黄昏,沿小河散步,看见情侣们依然缠绵,孕妇们依然安闲,牵着孩子的小手的父母们依然快乐。正当灾祸笼罩着我的时候,他们头顶上的天空依然绚丽。在不幸者四周,生活在照常展开。
       当然,这是正常的。


       周国平说:人类个体之间痛苦的不相通也许正是人类总体仍然快乐的前提。正月十五,万家团圆日,千万个不相干的家庭围坐各自的一桌,那是不同的欢声笑语,在众多的热闹之外你正愣神呢,你的家人突然喊着,快来吃饭呀,于是你也投入到属于自己的一团热闹里。同样的时刻,街上人头攒动,年近半百的女人正歇斯底里地哭喊,一口乡音听不真切,你只是了解到,他家的孩子不见了。哦,孩子丢了。多么与我们无关的一件事,我们或许会说,可怜的人啊,投以同情的目光,或许向手里牵着的孩子说,你可拉紧我哦。可又是多么天大的一件事,事情对象不是我,我无法想象这一家往后的正月十五,可怎样过呢。不过也没关系,意在团圆的节日,这一天热闹欢悦总不会因为这样的“琐碎”而减少半分吧。

 

       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

 

       这是一本评价不一的书,同时这也是一部丰富和有力的书。在这篇节目里,我只是拿着一小部分和大家分享,可能看过它的读者会对作者的某些情感而不屑一顾,但是我看到的更多还是关于一个平常父亲和一个不平常的哲学学者之间的不断转换或者是挣扎,所以我想更包容一点看待它。它记录着无比朝气的女孩在有限的生命里,她的父亲把女儿的一点一滴都细细摘取,攥在手心里,护在手绢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言东方East

给天笑点赞👍

东方竹郁yh

平静的,深沉的,思索的。

东方竹郁yh

听过,便有很多思索,苦难,或许真的只是一个人的苦难,无人分担,无人理解,有时候甚至自己都忘记了。 播音很棒!编辑也很棒!

高尾山

太喜欢了…很久没有这么喜欢一个节目

猜你喜欢
寻常与

寻常与,与梅花奥尔罕·帕穆克的《纯真博物馆》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因为爱,友情,甚至到底是什么他们也不知道的一些更深切的本能而彼此依赖的人们之间,“一起坐坐”是一...

by:刘武力

感谢苦难

音乐匠人成熟魅力十年沉淀笑对苦难“变了,也没有变”!“唱作歌手”王童语全新专辑《感谢苦难》音乐匠人王童语不忘初心全新专辑发布赴“十年之约”“音乐匠人”王童语...

by:华语音乐

感谢苦难

感谢吧这些苦难提醒我逝去的流年我发现还有明天有些事还可以改变“唱作歌手”王童语「新专辑第二波主打歌曲」《感谢苦难》听见时代传媒发行今日,“唱作歌手”王童语...

by:华语音乐

苦难的意义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登山、跑马拉松、吃辣、看恐怖电影?为什么那么多人念念不忘于自己吃苦、受冻、流泪的经历?为什么那么多人的关键性成长都发生在重创之后?多伦多大学...

by:湛庐阅读

亲爱的苦难

一部改变苦难命运的励志书

by:果仁逗菠菜

不寻常的治疗

《不寻常的治疗》宣扬了艾瑞克森医师身为简短心理治疗策略取向之父的地位。海利犀地第点明问题出现在家庭生命周期的过渡阶段。诸如,孩子的出生、离家独立以及成婚。并汇整...

by:RaeRadio

《寻常与》视频

《寻常与》音频的视频版,有字幕哟

by:刘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