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让每一个梦想都能启航

2019-12-02 19:40:4822:32 396
声音简介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小邮票,大文章,欢迎收听《方寸世界:邮票故事汇》。


消除贫困,一直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而始终存在的贫富差距、先天环境的差异、财富的集聚效应、在消除贫困的同时又要做到公平公正等等,让扶贫工作始终都充满着挑战。


可是,约占世界人口20%的中国却在消除贫困的道路上成为世界的样本。


2012年时,中国贫困人口还有9899万人之多。2014年,为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1017日为我国的扶贫日。20161017日是我国第3个扶贫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扶贫日》纪念邮票11枚。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取得了重大进展。到了2018年末,中国贫困人口已经减少至1660万人,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2020年,我国将有望实现全部脱贫。


中国能在减贫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且成为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所展现的“中国智慧”的核心,正是精准扶贫。


2019年1129日,中国邮政发行《精准扶贫》纪念邮票,16枚,展现了中国在扶贫方面的成就。我们在图文区里也展示了这6枚刚刚面世的新邮,大家可以先睹为快。



第一枚邮票 “大步迈向小康社会”展现了义务教育有保障和健康扶贫的相关内容,表达的正是这套邮票的主题:


其它5枚邮票展现的都是在脱贫工作中实现旧貌换新颜的地方,如“福建宁德市赤溪村”邮票展现了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画卷;“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邮票展现了湘西苗寨的新面貌和新气象;“宁夏永宁县闽宁镇”邮票展现了闽宁美丽乡村全面发展、从“干沙滩”变为“金沙滩”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南兰考县”邮票用精准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兰考历史性跨越和巨变;“江西井冈山市”邮票描绘了革命摇篮井冈山脱贫发展的新画卷……这些画面在一起,构成了中国脱贫工作的剪影。


邮票采用电脑手绘的表现手法,画面精致细腻、色彩清新自然,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其实,中国有无数个乡村,也就有无数个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彼此借鉴、彼此启发,构成了中国脱贫道路上最生动的风景。



邮票,一直记录着我们的扶贫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19506 30日,我国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准备条件。


1952年11日,邮电部发行了《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邮票主图相同,颜色分别为红色、蓝色、灰色和绿色,邮票图案为手握土地证的农民,远处是农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背景是一辆正在作业的巨型拖拉机,预示着未来的农业机械化。


到了19571230日,为了宣传农业合作化取得的成果,《农业合作化》特种邮票面世,全套4枚,图案名称分别为入社”“耕作”“植树”“丰收。这4枚邮票的图案统一在画面下方装饰着麦穗图形,寓意农业合作化将带来粮食丰收。


1959年425日,为了反映1958年的农业生产情况,中国邮政发行《一九五八年农业丰收》邮票,全套4枚,呈字联印。这4枚邮票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背景,分别刻画了几种主要农作物。第一枚是三支麦穗,第二枚描绘了一束稻穗,第三枚展现了一株绽放的棉桃,第四枚则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大豆、花生和油菜。


同年925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人民公社》的邮票,共12枚。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人民公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些邮票,都记录着新中国成立伊始,土地给农民带来的生活变化。


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1957年,生产条件改善,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发展。为了展示新中国农业的成果,全国农业展览馆于1959917日在北京建成,1960120日,邮电部发行了《全国农业展览馆》特种邮票,1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为综合馆、气象馆、畜牧馆、水产馆。


同样在1960年,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二的养猪大国,615日,邮电部发行《养猪》特种邮票,全套5枚。第一枚为繁殖,描绘了一头母猪在哺乳6只小猪的场景;第二枚是防疫,描画了给猪打预防针的情景;第三枚是肥猪满圈,画面是一群猪在嬉戏;第四枚为猪食堂,描绘了一只猪觅食的样子,背景是猪食堂的房屋及一群猪争先恐后觅食的场景;最后一枚猪肥仓满的主图则是一只肥硕的胖猪,背景为丰收的粮仓。


这套邮票在当时非常受欢迎,它表现了一派丰收的欣荣景象,在色彩、构思处理和表现方式上吸取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版画艺术的效果,那些小猪或行或睡,活动或静,形象生动逼真、憨态可掬。


这里表达的是畜牧业发展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到了1969年的国庆节,邮电部发行了《知识青年在农村》邮票,反映了知识青年在农村的生活。当年的101日至197041日,《工农兵和革命圣地图案普通邮票》面世,全套共11枚,其中第2枚表现了一位农民的形象,第9枚表现了一位女拖拉机手的形象。



这里表现的是人的力量。


1974年410日,中国邮政发行《户县农民画》特种邮票,全套6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老书记、高原打井、春锄、科学种田、林茂粮丰、金山银海,通过户县农民的6幅图画反映了70年代中国农村的典型面貌。


户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秦岭北麓,渭河南岸。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的许多农民都喜欢绘画,绘画题材多种多样,有历史故事、民间年画、人物花鸟等等,应有尽有,但大多都属于反映农村面貌的作品。因为他们有坚实的生活基础,作品的生活气息十分浓厚,色彩绚丽,构思朴素大方。


同年的930日,为了纪念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学大寨号召10周年,邮电部发行《大寨红旗》特种邮票,全套5枚;19751013日,邮电部发行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邮票,13枚。这两套邮票贴合了当时的宣传需要,也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



在这一年的1215日,还发行了《农业机械化》特种邮票,15枚,选取了各种农业机械在使用中的动态情景。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农业机械都采用红色,与表现春、夏、秋季的色彩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十分鲜明突出。



再来看看改革开放以后,农业农村生活是如何在邮票上体现的。


1977年32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工农业生产建设图案》普通邮票,全套1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煤炭、牧业、港口、林业、水电、渔业、农业、邮电、钢铁、公路、纺织、农机、石油、铁路,采用套色木刻的美术手法予以表现。


仅仅一年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全会提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农村的农、林、牧、副、渔业,以粮为纲,全面发展。


1979年810日,为了宣传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方针,15枚的《人民公社五业兴旺》特种邮票面世,分别表现了机械收割”“植树造林”“水乡牧鸭”“编织”“繁忙的渔港,一派繁忙热闹的场景。


1982年1016日,邮政部门发行《世界粮食日》纪念邮票11枚,图案是地球和黄、白、黑3种肤色的人像及麦穗。麦穗居于邮票画面的前景部分,色呈金黄,造型挺拔,线条有力,两片麦叶左右相扶,形象醒目,突出了粮食日这一主题。


1987年625日,《今日农村》特种邮票面世,14枚,以农民画的形式从几个典型侧面反映了中国农村的新面貌,而邮票的设计者全是上海市金山县的农民画家。


金山农民画的色彩和透视风格非常有特色,如果你不太了解,那么这几枚邮票绝对可以带你“入门”。


第一枚“江南小镇”和第三枚“喂牛”邮票都是作者以亲身感受描绘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小村镇生机勃勃的景象:拱桥舟船穿梭游弋,两边的瓦房鳞次栉比、疏密相间;河道延伸,消失在透视的焦点上。《喂牛》则通过一位农夫深夜精心饲养牛群的场景描绘,展现出勤劳致富的图景。画面采用极具夸张和概括的艺术手法,别有情趣。


第二枚“新菜上市”,通过三对特写的大菜篮,含蓄地表现了上市新菜的量大质优、品种繁多。这种以局部表现的手法,突破了民间风俗画传统的平稳格局。第四枚“看电影”邮票以浓郁的绿色为基调,以明亮的黄色作对比,烘托出看电影的热烈气氛。这也体现了中国广大农民对丰富的文化精神生活的渴求,一种鼓励“劳逸结合”的理念也在此体现了出来。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所以扶贫工作也主要在农村,而且由于地域辽阔,各地的风情差别也很大。随着现代文明的快节奏步伐,中国农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邮票,集中展现了这些农村风情。它既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特色,又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状。


1988年210日,邮电部发行了《农村风情》特种邮票,共4枚,分别为“丰歌高奏 喜乐长鸣”“各显神通 吉庆有余”“知识闪光 龙腾凤飞”“安居乐业 丰衣足食”。邮票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的年画艺术形式,从4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现代农村的风貌。


4枚邮票中的喜鹊登梅、大鸡有余、花飞蝶舞、腾龙飞凤环绕着老年、中年、青年、少年的主体人物形象,又分别以花瓶中的牡丹、莲花、菊花、梅花暗喻四季平安,十分符合广大农民的审美意识。


同年109日,为了祝贺首届全国农运会降重举行,《第一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纪念邮票面世,全套2枚,分别为自行车载重比赛和武术。这2枚邮票图案的上方,统一绘有第一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会徽,会徽图形是一轮红日从绿色田野上冉冉升起,左右各4条跑道组成了一个字,代表着中国八亿农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跑道通向万里长城,体现了广大农民奋发向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和精神;红日中的“1”字和绿色田野上的“1988北京字样,则代表着运动会的举办时间和地点。


到了1996年,中国成为拥有9亿多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也是亚洲唯一没有搞过农业普查的国家。为了适应以农为本的基本国情,进一步查清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进行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


也就是这一年的元旦,《中国首次农业普查》纪念邮票面世,它寓意着农业普查拉开中国农业迈向现代化、迈向大丰收和大发展的序幕。


这枚邮票的图案中心是此起彼伏的绿色田野,点点红色是机械化作业在田间紧张而繁忙地工作,在远近地边点缀有房舍、树木和牛群等;上方是中国首次农业普查徽志;中间大面积为土黄色,寓意辽阔的黄土地;绿色的边沿和一棵挺立的绿色麦穗,象征着农业普查的内涵和意义。


到了2006年,又有一个非常具有突破意义的政策:我国废止了农业税条例。历史悠久的农业税收从此宣告结束,9亿农民将永远告别种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


要知道,我国农业税自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就开始了,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在封建社会,农业税是封建国家最主要的税收来源。


2006年222日,为纪念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中国邮政发行了《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全套1枚。邮票画面像一页纸被掀开,上部为一个大大的“税”字,第一笔的麦穗形状象征的是农业税,“税”字被掀开的纸遮住了一部分,象征着农业税已成为历史;掀开的纸的背面是“200611日全面取消农业税”字样,而在露出的新一页纸上,描绘的是蓝天白云下,彩虹高照,一大片绿油油的农田旁边是肥壮的牛羊,寓意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迎来了美好的新天地。


在农业领域,有一位老人的名字不得不提——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没错,就是袁隆平。2013102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杂交水稻》特种邮票12枚,分别表现了制种丰收两个主题。第一枚以袁隆平院士在田间耕作为背景、杂交水稻制种原理为主图,反映了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艰辛;第二枚则以世界地图为背景、丰收的稻穗和米饭为主图,反映杂交水稻惠及世界人民、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让“吃不饱”不再是难题。2019年,袁隆平获得了共和国勋章,他的功勋会一直被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铭记。


说到农业科技,2017917日,中国邮政发行《科技创新》纪念邮票15枚,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多个科学领域的探索与成就。其中,第四枚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画面体现了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的改造对农业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让那些贫瘠的土地重新变成沃土的正是这些研究的成果。


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这一天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日期为2018923日。也就在这一天,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纪念邮票11枚,表现了农民在金秋时节庆祝丰收的场景。画面中一对年轻的夫妇在舞动鼓槌欢快地舞蹈,在他们背后,金黄的庄稼溢满粮仓,空中飞来的喜鹊更是增添了丰收的喜庆氛围,画面远处表现了南方的梯田,前景与背景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全国上下庆五谷丰登、享丰收喜悦的美好画面。


回顾新中国七十年的三农发展,实际上就是一条百折不挠的脱贫路、振兴路。2020年的全面脱贫,是一段路程的终点,但也是新征程的起点。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之路已经展开,中国农村经历了沧桑巨变,而未来更值得期待。


小邮票,大文章,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点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原声!习近平讲述精准扶贫这4年

今天,人民日报推出微视频《一个不能少》,一起跟随习近平的原声,听他讲述精准扶贫这4年。“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是2013年1...

by:人民网

扶贫札记 | 扶贫机构和扶贫官员常备之书

小说简介:《扶贫札记》根据作者自身的扶贫经历,用小说的形式记录精准扶贫实践中的酸甜苦辣。小说既有对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客观呈现和理性思考,又有对梦想的诗意抚慰...

by:长江文艺出版社

扶贫公主

.CP战场玫瑰,问就是我想起舞闭嘴火影综漫家教种田文一句话简介:发家致富靠基建立意:开始行动梦想才可能实现作品简评:阿缘因为一款游戏,机缘巧合的来到了异世界,成...

by:宋江看上了黛玉

中国扶贫映像

鲜活的人物、真实的案例、客观的分析、生动的展现,用视频讲述中国扶贫故事、贡献中国智慧,分享减贫经验、搭建沟通桥梁。中国扶贫历程、世界减贫实践,让我们一起见证。

by: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