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盗墓笔记第四部-肠断金村(1)

2023-06-13 14:23:0326:02 1.6万
所属专辑:茂才通鉴
声音简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列位:
在下洛阳书生茂才。今天咱接着给您讲真实版洛阳盗墓笔记的第四部:肠断金村!

周代洛阳流行歌曲中的“黍离之悲”


这首诗,是诗经第六部《王风》中的《黍离》。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王风》一共十篇,收集的就是洛邑,也就是咱洛阳的民歌。洛阳不是都城吗?怎么成民歌了?这是因为,周平王东迁洛阳,王室的地位和诸侯没了差别,诗歌也不能再称雅了。



《黍离》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黍离》。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成为汉语中的一个成语。
茂才我今天开始讲的这个系列,心中正是满怀着这黍离之悲!
自打中国有了盗墓者回事,洛阳好像就和盗墓沾上了边儿。千百年来,无论是官盗还是民盗,洛阳总是人才辈出,前仆后继:古有曹操、刘豫这些盗墓皇上,今天有孙殿英、张少侠这些江湖豪客,有人说洛阳是一个阴性的城市,茂才觉得还是挺靠谱的,那还真是阴气冲天,让后代子孙都汗颜。
千百年的盗挖,洛阳邙山十墓九空,流散的珍宝真如满天星斗,邑不计其数,这点连洛阳人自己都麻木了。可是,这里头有没有让洛阳人一想起来,就肝肠寸断的古墓和珍宝?
有!这就是白马寺镇金村那八座王陵和里面流散的珍宝。

顶级美术馆奇珍来自洛阳金村


法国的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积为24公顷,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艺术的标志性建筑。


但是您知道吗?在日本的甲贺,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居然也有贝聿铭设计的一座美术馆,这是滋贺县甲贺市的私立美术馆,名叫美秀美术馆。



说到甲贺,听众中要是有二次元的话,估计已经开始兴奋起来了。没错,这正是甲贺忍者的故乡。美秀美术馆的创办者名叫小山美秀子,她也是日本新兴宗教神慈秀明会的创办人。神慈秀明会认为天地间的美具有改变人心免于邪恶的作用,所以搜罗世间美好的艺术品,存放在美的地方。



这个极具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女人,以继承和其他不可知的方式,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从全球买来诸多顶级的艺术品。美术馆的格局非常有意思,只通过一条隧洞,通向山巅海边的美术馆,完全是按照桃花源的建造这个地方的,美术馆从内到外,都代表了当今世界美术馆的最高水平。
几年前,茂才从朋友那里看到一套关于美秀美术馆图册,除了惊叹于美术馆设计的精巧华美,图册中一些青铜器和玉器吸引了我的目光。
因为对中国文化艺术和历史的热爱,茂才我对中国的文物是有一定涉猎的。这批文物,一看就来自于中国,而且是先秦时代的东西,但是它的形制和样子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
过于精美的东西,我们经常会说“美得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所以茂才我这里也就不用苍白的语言去描述她们的样子了,

看图↓↓↓



这些青铜器和玉器大部分属于东周晚期的器物。说到这儿,大家估计都已经猜到了。没错!这些青铜器的正是来自于洛阳白马寺金村,能不精美吗?那原本就是周王室的器物啊!


在今天洛阳博物馆的珍宝馆,核心区域有一座错金银的战国铜鼎,堪称美艳绝伦,看到它的形制,你立刻就会和美秀美术馆的馆藏对上号了。是的,她们原本就是来自同一批王陵的周天子遗物啊。
除了美秀美术馆,茂才有几个朋友已经移民到加拿大。其中一个朋友曾经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图,这是收藏于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周代的青铜器。同样的,这些来自洛阳白马寺金村的青铜器精美富丽,形制特殊,堪称绝无仅有。



对古玩行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论艺术价值,中国战汉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是最有艺术张力,器物是活的,线条是流动的。一件古玩总是承载了那个时代的一些精气神儿,战汉时期百家争鸣,恰恰是我华夏民族思想最为活跃、精神最为奔放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周王室虽然衰微,但是作为贵族阶级的最高代表,周王室拥有的器物,也理应是最为华美的,代表了中国青铜时代的最高水平。
不过,看到这些代表着中国青铜时代最高水平的奇珍异宝流落到海外,突然让人黯然神伤,心头滴血。那么奇珍异宝终究是怎么流落到海外的?自然还是因为盗墓。

最早的“中国”


说到这些珍宝,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周朝。大家都知道,洛阳素称十三朝古都,这十三朝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但前面几个大家一定得记住:夏、商、西周和东周。
那位说了,这西周都城城不是在陕西吗?没错,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就是今天西安城区的西边。不过呢,西周有两个都城,起初武王定都镐京。但是武王感觉离中原太远。便想在夏商故都的伊洛河地区建立新都。好些洛阳人都知道啊,偃师的二里头就是夏都斟鄩;离不远就是商城遗址,那曾经是商代的另一个都城。



可是直到周武王去世,这愿望没有实现。武王去世,他的儿子成王还小,于是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就没有到鲁国自己的封地,而是留在中央辅佐成王。在此期间,他继承武王的遗志,很认真勘察和占卜之后,在洛河和涧河的交汇处,建立了都城,这都是今天洛阳周王城广场城市雕塑“周公营建洛邑”的历史典故。此后,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和周穆王,四代君王均在洛阳地区建都。
几年前,陕西宝鸡青铜博物馆的一批重器来到洛阳,在洛阳博物馆进行展示,其中一尊名为“何尊”的青铜酒器让洛阳人激动不已。




为啥呢?因为何尊内壁有12行122个字的铭文,记载了成王在其亲政五年时,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训,营建被称为“成周”的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这一重要史实,好记述了对其下属“宗小子”的训诰。
铭文中有这样的词句:“余其宅兹中国,自之牧民。”这是“中国”这俩字首次作为词组,在历史上出现,这是我们做为中国人应该记住的一件大事。


不久之前啊,我在网上听到了一段陈丹青老师的演讲音频,在谈到中国美术史的时候,他说:“中国这个词不准确,因为这个词只形成了100多年,不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之前都叫我大清、我大唐什么的……”
这儿我得和陈老师商榷一下:中国这个词早在周朝初年她就出现,迄今将近三千年了。虽然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周朝初只代表洛阳周边一带,但随着华夏民族的开疆拓土,这个概念是不断扩大的。汉唐盛世,中国的面积要大一些;比如弱宋,中国的面积要小一些。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先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来犬戎攻进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是为东周。

王城公园:东周王城的遗址?


前面的系列我们讲道,茂才我小时候生活在洛阳西工区东风轴承厂大院。大院西面不远,就是王城公园,这是建国后洛阳建设的最早的公园,也是我小时候的乐园。而公园的得名,正是因为它建在东周王城遗址之上。



王城公园的西侧,一片周代的仿古建筑群,南面是一对古色古香的纪胜阙,北侧一座高大的韶乐台,中心广场有很多石柱,名为纪胜柱。中学的时候,我就曾经在这里认真研读过柱上的铭文。


从这些铭文让我得知,1954到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王城遗址南临洛河,西跨涧水,呈不规则矩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都于东周王城。由平王至景王加上后来的赧王,先后有二十五王在此执政达五百余年之久。根据地层推断,王城建于春秋中叶以前,战国、秦、西汉时迭经修补,西汉后期废弃。



东周王城的规模、布局和演变,历代文献多有记载。但因年代久远,昔日壮观的景象如今已荡然无存。东周王城遗址北依邙山,南临洛河,平面大体呈正方形。西北角在今东干沟村北,东北角在今洛阳火车站东约1公里,西南角在今兴隆寨村西北,东南城角被洛河被冲毁。今五女冢村附近地势较高,城墙遗迹保存较好,直到今天,地面上仍能看到残存的东周王城城墙。整个王城周长约15公里。



  考古工作者一步步确认,洛阳东周王城的四面城垣和三个城角,城址的大致范围和今天洛阳的西工区相当。
最近几年,文物工作者又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王作鼎:周平王的遗物?


中学,茂才曾经在洛阳市27中读过书,这地方在今天西工体育场北边。不过当时我怎么也没想到,我上课的地方,下面居然埋着周平王!这就是洛阳的奇妙之处了。 
2002年春,在我离开学校二十年后,学校为了修建教师宿舍,请考古工作者对校园内的两座东周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处理地基时,照例要用洛阳铲探探地下有没有文物,结果发现地下有异常,怀疑有墓葬。


据我的老哥哥,洛阳日报著名记者孙钦良的文章中说,配合基建发掘的考古人员下令开掘,结果令人吃惊:地下竟有一座“亞”字形大墓!这座大墓有4条墓道,规模很大。接着,又发现一座方形大亩,有2条墓道,是个“中”字形大墓。


  考古人员感觉这次遇到了“大家伙”,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甲”字形墓是贵族墓,“亞”字形墓是天子墓,“中”字形墓也是天子墓。若根据墓道来区分,“甲”字形墓只有一条墓道,是贵族墓。“亞”字形墓是有威望的天子墓,共有4条墓道;有2条墓道的也是天子墓。而一般人的墓没有墓道,只有个竖井,把棺材放下去就行了。
  考古人员怀疑这是天子墓。
  不过,如果是天子墓,附近一定有陪葬的车马坑,于是大家赶紧挖掘。果然,在“亞”字形墓的东北角,人们发现了两个车马坑,不过是分设:车坑是车坑,马坑是马坑,两者相隔仅1米。
  这些“亞”字形、“中”字形的大墓,在洛阳考古史上从未出现过,考古人员此前也只是在文字中见到过记载。现在,在洛阳发现“亞”字形、“中”字形大墓,可以说是天大的惊喜!


  更大的惊喜还在等着洛阳人。接下来,考古人员从“亞”字形大墓中挖出了一个宝贝,是一尊青铜器,高0.4米、口径0.45米,内壁铸有“王作宝彝”铭文。而“王作”是天子用器的标志。
  好了!这是天子墓,已经无疑了。
  遗憾的是,该墓在发掘时,已经有8个盗洞了。有好几拨盗贼下来过,在墓室内挖了一圈,把认为值钱的东西都弄走了。但粗心的盗贼还是在一个角落里留下了“王作宝彝”等几件器物——谢天谢地,留下“王作宝彝”4个字,就等于留下一座龙椅了,这4个字足以证明这是天子墓。
  但也别高兴得太早,虽然是东周天子墓,但东周共有25个天子,这到底是谁的墓呢?考古人员又开始探究起来。事后,一位参与发掘的考古人员对记者说,当时他站在那里,最希望这是周平王的墓。为什么呢?因为周平王来到洛阳,才带来了东周时代,开启了春秋战国,他如果在“市中心”躺着,岂不又是一个旅游景点?
今天,你在洛阳博物馆珍宝馆,就可以看到这个王作鼎。该鼎造型古拙,内壁刻“王作宝尊彝”铭文。据此,专家推测该墓主人可能是东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

九鼎和洛阳


文物专家说,王作鼎的地位至高无上——作为东周最高等级的鼎,只有“王”才配使用。因此,考古工作者根据东周天子的在位情况,推测该墓的主人很可能就是东周第一代天子——周平王。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周武王灭商后,曾公开展示九鼎。
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置于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于洛邑“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



秦武王守鼎的官吏说:“此武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秦武王尽平生之力,将鼎抬离地半尺。正要迈步,不觉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压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声,将胫骨压断。众人急忙把他扶归公馆,秦武王疼痛难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气绝而亡。秦武王即位时曾言:“得游巩、洛,生死无恨。”今日果然死于洛阳。


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也有史学家认为,九鼎并非是九个,而是只有一个,因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简称九鼎。



  只可惜,原来发掘出来的“亞”字形天子墓,连同那颇有气势的4条墓道及拥有积石积炭结构的墓室,都在当时挖土机的轰鸣声中,永远地从这里消失了,一栋7层家属楼正压在天子墓遗址之上,我中学的几位老师,如今已经退休,也都在这楼上住。
  洛阳一位考古专家的话:我坚信这里是平王墓,这个结果值得期待!但分明又有一声叹息:即便是天子墓,又怎么恢复呢!
如果金村王陵这些珍宝的身世究竟如何?咱们下期再说!


感谢各位乡亲父老的支持,路过的朋友请扫描二维码关注茂才的小号(或在公众号中添加“茂才通鉴”),也可收听“喜马拉雅FM”上茂才通鉴的音频。

余生无他,唯有尽心竭力给诸位的生活增添一点色彩而已,谢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98918ouvd

世界第一国产现代小说,喜马拉雅你没有,你好意思吗,你管这叫盗墓笔记

听友57096045

fighting!!

听友57103606

太久才能听到一期

猜你喜欢
盗墓笔记

很短,但值得一听文案来源于网络

by:浮梦易生

东派盗墓笔记

2023年,我在把头给我留下的院子,写着小说,花姐递给我一杯茶,看着坐着轮椅的花姐,对花姐说:“我把我们的故事,写成小说,我想让把头他们活在小说里”。花姐笑了笑...

by:云纪泽

北派盗墓笔记

节目主题:关于盗墓,北派盗墓笔记主播介绍:木槿旧寂主播寄语:喜欢看这类节目的小伙伴可以跟主播一起探讨一下更新频率:每日一更

by:木槿旧寂

详解盗墓笔记

在分析过网上各种版本推理后,针对一些争论较大或比较热门的谜团,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并不能完全肯定其正确性,仅供交流讨论,所以小伙伴们若有不同意见,反应不必过于激烈...

by:小牛儿123

东北盗墓笔记

来自于东北一名盗墓者的口述,为了所谓的出人头地,加入了东北的盗墓团伙,从南向北,江湖百态,三教九流,从少年到中年,酒量见长,岁月蹉跎,接触过许多奇人异事,各位有...

by:启功传书

《盗墓笔记》歌曲

这个是盗墓笔记的歌曲。只要跟盗墓笔记有关的歌曲都有。但我一个人的力量终是有限的,所以各位听众,如果你们有喜欢的盗墓笔记歌,而我这里却没有的话,欢迎大家在这里说,...

by:无墨玄

盗墓笔记终极解析

下面我会把这本书主线故事之前的时间线列出来,因为盗墓笔记之所以大家觉得看的乱是因为它里面主要的故事不是按照主人公也就是吴邪现在的时间线发展的,而是吴邪慢慢探索才...

by:疯人不疲

声音主播

1425140

简介:司马公蛰居洛阳独乐园十七年,在地窖中写成《资治通鉴》……茂才也生于洛阳,是中国传统的读书人。地方晚报从业二十年,后运营报社自媒体平台三年。如今拥抱移动互联时代,跻身内容创业队伍。欲立足洛阳,放眼世界,和全球华人一起守望华夏民族的精神圣城,保我民族一线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