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长版】清康熙青花冰梅开光博古纹冰梅罐|瓷器鉴定

2021-10-27 14:09:4629:58 1652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予复堂主。

每器轻品这个节目已经有半年没更新了,之前录制了17期节目,跟大家讲解了17件器物完整的鉴定方法。但是我始终有一个愿望,就是想给大家奉献更多的免费鉴定技巧,所以从今天开始,咱们的【每器轻品】节目继续更新,希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给大家更新完50期,如果时间宽裕,我打算坚持做到100期。
大家也知道咱们【每器轻品】这个节目的宗旨是通过10-15分钟的时间,来完整的介绍一件器物的鉴定流程和方法,让大家通过实践的角度来提升水平。不过前6期节目因为是直接从快手上的视频转换的音频,只有1分钟时间,时间太短,所以无法全面的呈现鉴定知识。所以在开始更新这个节目之前,我计划,先把前面6期节目做成加长版来奉献给大家。
那么就让我们从第一件器物开始我们的鉴定知识学习之旅吧



第一次节目,我们先来讲一个康熙的青花冰梅人头罐。我们刚刚进入收藏圈子的朋友,开始了解到瓷器的基本分类和年代分类后,大部分人其实都想拥有一件康熙的瓷器,除了市场上常见的外销盘之外,如果想拥有一件不太贵的立件,那么其实,康熙的人头罐就是最适合入手的了,人物画片比较贵,而冰梅或者博古的相对便宜一些,并且我也经常跟大家说,罐子是个好东西,因为他不太贵,并且又是立件,足够大,上面有足够多的知识点可以让我们学习。



人头罐顾名思义,就是有点像人头那么大的一个罐子,在整个清代都比较流行。但是我跟大家也说过,看一件器物,除了我们先要知新老,就是看这件器物有没有老气之外,在断年代里面,最重要的不是着急看他的彩或者画的什么图片。最重要的是上来先看一看器型。



那我们首先看图一,这个罐子,我们看到他直口,丰肩,圆腹,下腹渐收,那这种罐子的器型呢,典型就是清早期罐子的特点。我们知道康熙时期很多器型,尤其是将军罐,都是比较高大挺拔的,重心偏上,尤其是丰肩,到了清晚期,罐子相对来说就溜肩了。这就是我说的,看东西,除了看新老、感受老气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先看器型了,很多东西,通过器型,就能直接给我们一个关于年代的明确提示,让我们心中先有一个大体的判断,然后再通过青花、画法等等来印证我们的判断。



图一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看图二,这是一个比较晚期的罐子了,明显我们看到已经溜肩了,肩部不丰满了。器型的这些变化就是时代的标记。可能有些朋友不信,觉得这点变化是时代原因吗?当然是啊,我们之所以不知道,只是因为我们不生活在那个年代,我给你一部电影,你应该一眼就能知道这个人是解放前,还是6、70年代,还是新世纪,为什么啊,因为就这么前后几十年,人民的审美和衣服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你现在在街上应该很难看到一个穿中山装的人吧,瓷器也一样的。

图二


那么看了器型之后,我们来看第二个知识点,我们看到这个罐子的口是不施釉的,也就是沙口的,这个沙口也是清代,尤其是清早期和中期的一个特征,我们有印象,明代的罐子基本都是口施釉的,而清代罐子多沙口,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到了晚清,一些罐子也是釉口的,而且口沿是酱油,当然我们说的是这种人头罐或者普通的罐子,你不要拿一个太白罐或者观音瓶之类的跟我抬杠,不同器型的特点不同。

然后我们看图三,仔细看一下口沿,看口对我们来说,其实判断一件器物很重要,因为如果口没有挂釉,那么看胎质非常重要,如果口挂釉了,那么看一些爆釉点啊,一些釉的垂流,还有一些器物特殊的灯草口等等,对我们判断器物非常重要。


图三


那我们可以看到这件器物口没有挂釉,是沙口的,整体胎质很洁白细腻,说明淘洗的非常仔细,看起来有一种很细糯的感觉,如果大家能摸一下,就会感觉看起像很细摸起来也很细,有一种石膏的感觉,这就是我们说的清早期,尤其是康熙时期的糯米胎,而越到晚期,里面杂质越多,没有这么洁白细腻了。这也是清早期康熙时期的特点。那么通过器型,通过胎质,通过沙口,都将我们引导向清早期,尤其是康熙时期。

同时我们仔细看图三,上来还有几个特点,大家不能忽略,第一个我们能看到一些旋纹,这是典型的手工拉胚的痕迹,跟现代机器制胚,或者注浆胎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这个旋纹看起来很自然,第二是上面在胎釉交界处微微泛起一点火石红,当然准确来说其实这个应该不是火石红,只是一般大家没有分别那么清楚,准确来说这个应该叫一线红,或者有些朋友叫一线黄,当然也有其他名字,他是一种护胎釉,随着年岁的积累,逐渐氧化形成的。而火石红,是胎里面渗出来的,有时候在胎釉交界处,有时候是一片一片的,我们知道火石红是因为胎淘洗的不干净,里面有杂质,逐渐氧化析出造成的,它就需要两个成因,一个是年代比较长,一般要2、300年以上,一个是要含铁有杂质。而其实清早期的胎质淘洗比较干净,不太常见火石红,而如果大家看到清晚期的瓷器有火石红,也要打个问号,因为年代不够。所以这个罐子上的红,准确来说是护胎釉造成的,当然不管是火石红也好还是护胎釉也好,主要是看他出现的是否自然,过渡要自然,不能是很死板很僵硬的一大片,而是有过渡的,尤其是火石红,要有从胎里面泛出来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要多看
那好,看了口之后,我们看一些釉和画片,我们看图四


图四


首先,我们看到这是咱们前面讲过的冰梅开窗的画法,从冰梅的画法,典型是清早期的画法,我们在另外一节课讲过,清早期的冰梅,是用深色的青花料来划线模拟冰裂纹,用浅色的青花涂抹,同时冰梅排列比较散乱,花朵画的随意但比较完整。到了清中期,冰梅花朵感觉是复印出来的,已经图案化了,排列整齐,而清晚期的冰裂纹是青花料叠加形成的。那我们看这个罐子,典型是清早期冰梅的画法。不懂的朋友出门左转,看我的另外的一个系列课程。

同时呢,我曾经跟大家讲过,看瓷器除了断年代之外,我们看新老很重要,怎么看新老呢,就是看器物上面的岁月痕迹,这个我们也有一门专门的课来讲,具体到这个罐子,我们还是看图四,除了上面讲的一线红这样岁月的痕迹外,我们看图四反光的地方,可以看出非常明显的一些划痕,这个叫做牛毛纹,专业术语叫做软道。这个就是典型使用的痕迹,我们想一想,我们怎么判断我们买的手机是不是二手的啊,当然就是看屏幕上是不是有一些划痕啊,这就是岁月的痕迹。当然我们主要也是看这种痕迹是不是自然,是不是符合使用的习惯。怎么看呢,有几点,第一,痕迹是不是自然的,如果这个痕迹都是一个方向的,或者比较均匀,或者感觉死板,那么多半是人工仿制的,现在有一些方法就是用机器加一个布条,反复的抽打,当然这种痕迹比较呆板。第二就是看这种划痕的位置是否符合常识,有这种划痕是因为擦拭或者接触碰撞导致的,那么它就一定多出现在一些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比如肚子上突出的部位。第三呢,也要看一看这些刮痕里面,是不是比较柔和,里面有一些氧化的感觉或者杂质侵入的感觉,而新的刮痕看起来一般比较尖锐扎眼,这是生活常识,大家想一想自己平时生活怎么判断一个东西是新的和旧的就懂了。
那好,我们看了画法,也看了软道之后。我们看看图五,是一张器身的,我们看到正面开光,也叫开窗,画的是博古纹饰,这个在清代非常常见了,没有太多可以讲的。同时我们看青花发色,还算是比较漂亮,蓝中泛一点点黑,这是研磨的不是特别细腻的浙青料特点。研磨的比较细腻的浙青料,其实也是可以呈现翠毛蓝的效果的,这个罐子发色没有那么顶级,但也相对不错,像一杯深沉的葡萄酒,还是挺好看的


图五


图五中,我们除了看画片和青花之外,我们还要看看釉的感觉,我们能感觉到这个釉比较紧洁,感觉蹦的很紧,烧结的温度相对也比较高,就形成了这种康熙时期典型的紧皮亮釉的感觉,因为釉比较薄,烧结温度也高,所以整个釉面就非常平整,感觉很紧,而到了乾隆后期开始,很多瓷器的釉面开始有波浪釉了。但是呢,这件瓷器的釉相对来说不够白,不是康熙中期那种粉白色,或者上了化妆土的那种可以形成翠毛蓝的白色,所以这件器物应该不是康熙中期最鼎盛的时候的,整个釉面有点白中闪青,也就是有点鸭蛋青,这种颜色在康熙早期或晚期比较常见。而这件器物,综合画片、器型、青花等等,应该是康熙偏晚期的。


同时呢,我们看图六,我拍的照片像素比较高,但是不知道上传之后像素怎么样,如果您能放大看不模糊的话,你就会发现,虽然釉面看起来很亮,甚至有些朋友怀疑是新的,但是你放大看,就能感觉到,这个釉面其实很温润,这也是年代的痕迹,我们管它叫做包浆,是反复擦拭导致的,形成的一种氧化膜,大家可以放大图六看灯光的反光出就知道,这种温润跟新瓷器的那种贼光不一样,当然跟造假用酸泡过得那种很木的感觉也不一样,大家多看多体会。



图六


那好,看完器身之后,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翻底,看看底,很多有经验的人,其实一看底,就知道器物的新老,甚至大体能断代,为什么呢,因为器物的底给我们非常多的信息。我们看图七




图七


首先我们看到这个底足是圈足,我们知道明代很多琢器,就是大的罐子之类的,经常是沙平底,还经常有竹片刮削的痕迹,到了明末清初,其实也很常见,而这个罐子相对小,而且已经到了康熙中晚期了,所以是圈足的方式,底施釉,但是圈足是露胎的

从露胎处,我们可以看到胎质还是比较洁白细腻的,杂质很少,我们一定要注意看底的胎和口沿的胎,因为是一个器物,如果底足的胎跟口沿的差很多,或者底足的胎看起来很干老,而口沿的很湿或者瓷化程度很高,那么可能是老底接的新器物,我们一定要注意。

可能有朋友觉得这个底很脏,但是其实我们仔细看胎,这个胎是洁白细糯的,是典型的康熙糯米胎,而这个脏的东西,是陈设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可以说是一种油渍包浆,看起来非常纯熟,不建议大家洗掉,这也是岁月的痕迹。

同时我们把图片放大看,底的釉下面有旋纹,是拉胚造成的,看起来比较自然,是手工拉胚的痕迹,而到了清晚期,随着工艺的改进,这种痕迹相对越来越不明显了。

另外我们可以看看底部的缩釉点,相对比较小而深,因为这个时期底部施釉还是比较厚的,烧结的温度也高,而到了晚期,釉和温度都控制的不太好,很多缩釉点比较大而浅,这也是一个小的知识点。

另外我们看到底部是双全款,我们看到有明显的起步落笔,不是印上去的,很自然。太有交界处也很自然。

那底部给我提供的信息,让我们感觉到这件瓷器肯定是老的,同时也指向了清早期康熙时期。


最后我们看一下图八,简单看一下器物的内部。



图八


我们可以看到器物的内部,也有一圈一圈的痕迹,跟手指肚差不多一样宽,我们回想一下拉胚,就知道这是手工在机器上拉胚造成的,不是现代的做法。

那么综上所述,种种迹象都指向康熙时期,并且上面的岁月痕迹说明这件器物是老东西,所以我们可以断定这是一件康熙时期的人头罐。
那好,今天的课程就讲这么多,我是想通过一件件时代特征明显的器物,来给大家全面的阐释一下鉴定的方法。不仅仅是这件器物上的知识点大家要学,而是要慢慢掌握一种鉴定流程和思路,不要看到图画里画了一个侍女发髻高耸就是康熙的,看到斧劈皴就是康熙的,这样断代很容易吃药的。



感谢各位,大家可以添加我的微信,【予复堂主】的拼音



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予复讲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江渚_mj

老师用心了,图文并茂,讲的细致

予复堂主 回复 @江渚_mj

感谢

猜你喜欢
清圣祖康熙

康熙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他的成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父亲出走,母亲改嫁,叔父乱政,权臣当道的险情之下,他过早地摆脱了少年的玩性,涉足于权力的刀光剑...

by:面朝大海_0

康熙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by:晓夏是大美女

康熙

康熙拥有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有“千古一帝”的美誉,自律担当,隐忍果断,开明包容的格局和人格魅力,让我们对这位帝王肃然起敬

by:AppleMM

清圣祖康熙全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千古英雄,纵横驰骋,说不完的壮怀激烈,道不尽的叱咤风云。握一把历史的刻刀,雕琢出岁月流逝的...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康熙朝

康熙朝历史,玄烨他到底算不算千古一帝。

by:声优聊史

康熙会盟

清康熙中期蒙古草原动荡不定,漠北喀尔喀蒙古内讧。当时的康熙王朝、准噶尔蒙古噶尔丹、西藏黄教上层、沙皇俄国等各方势力都关注喀尔喀蒙古的风云变幻,矛盾异常复杂。当时...

by:回忆听书的年代

康熙日讲

康熙帝自十八岁亲政开始,连续十五年间,进行经筵日讲,没有一天间断过学习。最近朋友圈流行一句话:比你有钱比你长得帅比你聪明的人都在努力拼搏,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by:幸航之声

原文版《康熙侠义传》

作为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通俗文学样式,侠义公案小说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余绪。侠义公案小说的特点,小说里侠客和清官的铲恶锄奸都深深地为百姓期待政治清明、期待超强正义...

by:婉卿讲书

康熙私访完整版

老乔的康熙私访完整版

by:乔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