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秋词(其一)刘禹锡

2022-04-29 13:19:5616:57 1481
声音简介

《秋词》(其一)知识点与练习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二、故事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时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三、理解

【原诗】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逢:碰到。

悲:悲叹(动词,与下一句的“胜”相对)。

寂寥:寂寞萧索。

言:说。

排:推开,冲破。

碧宵:蓝天。

 

【译文】

从来每逢秋天到来时候都让人觉得悲伤寂寞萧索,我却说秋天胜过春天。

秋高气爽的时候一只仙鹤遨游白云之上,引得我的诗情也飞上了云霄。

 

四、作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首诗开篇就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直截了当地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说出了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秋日胜春朝”,使用对比的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充满生机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的方式抛出自己的看法。为什么秋胜过春呢?先说了自己的看法,再作解释。

第三句体现了五言绝句中的第三句破局转折的结构性特点。用一个场景感很强的画面来把诗歌的情感丰富度拉开。诗人用特别典型有动感的具体事物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蓝天白云秋高气爽一只飞速上升的白鹤冲破云霄,这句就一个感觉,动感十足。这幅画面可以是看做对“秋日胜春朝”的解释。

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里的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样的描写里面根本找不到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白鹤一飞冲霄是“实”,自己的诗情得旷远是“虚”。这样的两句把“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自然而然就得出一种充满激情的感受。这首诗,读起来根本读不到悲凉的感受,体会到的是博大的胸怀和高昂激越的气概。

五、课文主题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六、刘禹锡诗歌诗歌欣赏

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杂曲歌辞其八·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九首·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七、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刘禹锡,字(梦得),()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2.结合全诗内容填空。(1)这首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豪放)、(热情)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是(议论)兼(抒情)。(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采用了(对比)写法,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诗人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观点。(3)这首诗是他在被贬时写下的,诗中写下了他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情怀和(笑对逆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4.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什么深意?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5.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答: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6.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答:作者一反过去诗歌的“悲秋”习惯,而断言“秋日胜春朝”,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7.试分析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两个突出特点。答:①对比鲜明,在对比中显现作者的态度。②虚实结合,由虚入实,“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用鲜明的形象来表现感情。
8.诗人勾画了一幅什么样的“胜春朝”的秋景图?请具体描写一下。答:诗人勾画了一幅秋高气爽、一群白鹤在蓝天白云之上翱翔,令人顿生诗情到碧霄的秋景图。
9.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描绘了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
10.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答: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1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答:“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1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答: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13.秋词后两句借景抒情。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14.请以第一首诗中“鹤”的意象为例作一简要赏析。答:在秋日晴空中,这只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矫健凌厉,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表层意思)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诗言志”,作者以此说明:人只要有志气,就会有奋斗精神,就不会感到寂寥。(深层意蕴)
15.你认为这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答:这两首诗最可贵的是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16.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答: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17.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答:诗人抓“鹤飞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在诗人看来“鹤”是不屈的化身,它给于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18.诗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请写出一句“逢秋悲寂寥”的古诗词名句。答: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唐•钱起《题苏公林亭》: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19.请说说第一句诗突出作者对秋有什么样的独特体验? 答: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2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答: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21.理解性默写。(1)《秋词》中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2)《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3)《秋词》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传统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2.选择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C、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D、这首诗抓住一鹤凌云这一事物进行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刘禹锡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祖为中山靖王刘胜,性刚直,唐顺宗时参加王叔文改革,被贬,“二王八司马”之一,颠沛各地为官,早年与柳宗元交好,晚年为太子宾客,居...

by:我行其嘢

归园田居其一

原文: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by:准高三生ing

刘禹锡讲谈

刘禹锡号称文学界的平头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他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向我们展示了他艰辛灿烂辉煌的一生。

by:青山有梦

刘禹锡诗文

他一生被贬达23年,身处逆境,却达人知命,笑看人生;他是朝廷流放的浪子,但又是时代高亢的歌者;他用自己傲视忧患的气概,抒发出一腔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他以豁...

by:一株木棉的树

其一綦讲故事

在古代,人们早就发现了"通过故事讲道理"这种巧妙的方式,留下了数不清的寓言。古代寓言故事是古代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它作为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对后世人们思...

by:其一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