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22-09-21 15:22:4009:02 77
声音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天上的宫殿,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又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里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都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不可得。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苏轼一生,以崇尚儒学、讲究实务为主。彼时,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by:安的影子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亲爱的们,中秋节快乐!♛第一乐章**但愿人长久**♛第二乐章**春江花月夜**♛第三乐章**彩云追月**♛第四乐章**天涯共此时**♛第五乐章**花好月圆夜*...

by:星辰暖阳

千里共婵娟

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人的一生有三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失其一者,是为遗憾;失其二者,是为可怜;失其三者,枉活一生。”因此,人生不应仅仅储蓄金钱,还应储蓄情...

by:芳华之声

但愿,人长久

节目主题:人生感悟,自我成长主播介绍:一个85后的小萌新主播,正在努力学习成长中主播寄语:不求被理解,但求理解人。更新频率:两天一更

by:皓月无暇

千里共良宵《听青音》

青音:央广著名主播、全国“金话筒奖”获得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在节目主持和心理咨询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华人广播知名自媒体,“音符爱计划”公益基...

by:青音

中国之声 千里共良宵

第一步将上架一些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的节目,后期会增加更多,比如毕业纪念册系列的音频

by:Medib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