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517-537条

2022-09-06 08:38:3610:03 642
声音简介

第五百一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社区矫正机构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后三十日以内作出决定。收监执行决定书一经作出,立即生效。
  人民法院应当将收监执行决定书送达社区矫正机构和公安机关,并抄送人民检察院,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付执行。
  第五百一十八条 被收监执行的罪犯有不计入执行刑期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作出收监决定时,确定不计入执行刑期的具体时间。
第三节 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的交付执行
  第五百一十九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罪犯,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确定社区矫正执行地。社区矫正执行地为罪犯的居住地;罪犯在多个地方居住的,可以确定其经常居住地为执行地;罪犯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无法确定或者不适宜执行社区矫正的,应当根据有利于罪犯接受矫正、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原则,确定执行地。
  宣判时,应当告知罪犯自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十日以内到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以及不按期报到的后果。
  人民法院应当自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五日以内通知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并在十日以内将判决书、裁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送达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执行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与社区矫正执行地不在同一地方的,由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将法律文书转送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五百二十条 对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十日以内,将判决书、裁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并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
第四节 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和附带民事裁判的执行
  第五百二十一条 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是指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中下列判项的执行:
  (一)罚金、没收财产;
  (二)追缴、责令退赔违法所得;
  (三)处置随案移送的赃款赃物;
  (四)没收随案移送的供犯罪所用本人财物;
  (五)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相关涉财产的判项。
  第五百二十二条 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和附带民事裁判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由第一审人民法院负责裁判执行的机构执行。
  第五百二十三条 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无故不缴纳或者未足额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经强制缴纳仍不能全部缴纳的,在任何时候,包括主刑执行完毕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应当追缴。
  行政机关对被告人就同一事实已经处以罚款的,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应当折抵,扣除行政处罚已执行的部分。
  第五百二十四条 因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罚金确有困难,被执行人申请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罚金的,应当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后一个月以内作出裁定。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准许;不符合条件的,驳回申请。
  第五百二十五条 判处没收财产的,判决生效后,应当立即执行。
  第五百二十六条 执行财产刑,应当参照被扶养人住所地政府公布的上年度当地居民最低生活费标准,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人的生活必需费用。
  第五百二十七条 被判处财产刑,同时又承担附带民事赔偿责任的被执行人,应当先履行民事赔偿责任。
  第五百二十八条 执行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附带民事裁判过程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或者案外人对被执行标的书面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百二十九条 执行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附带民事裁判过程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一)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被撤销的;
  (二)被执行人死亡或者被执行死刑,且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三)被判处罚金的单位终止,且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四)依照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免除罚金的;
  (五)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裁定终结执行后,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有被隐匿、转移等情形的,应当追缴。
  第五百三十条 被执行财产在外地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委托财产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执行。
  第五百三十一条 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附带民事裁判全部或者部分被撤销的,已经执行的财产应当全部或者部分返还被执行人;无法返还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五百三十二条 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附带民事裁判的执行,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刑事司法解释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民事执行的有关规定。
第五节 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
  第五百三十三条 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应当裁定减刑;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尚未裁定减刑前又犯罪的,应当在依法减刑后,对其所犯新罪另行审判。
  第五百三十四条 对减刑、假释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减刑建议书后一个月以内作出裁定;
  (二)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减刑、假释建议书后一个月以内作出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三)对被判处有期徒刑和被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在收到执行机关提出的减刑、假释建议书后一个月以内作出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四)对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级执行机关审核同意的减刑建议书后一个月以内作出裁定。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减刑,由社区矫正执行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在收到社区矫正机构减刑建议书后三十日以内作出裁定。
 第五百三十五条 受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审查执行机关移送的材料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一)减刑、假释建议书;
  (二)原审法院的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制件;
  (三)证明罪犯确有悔改、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具体事实的书面材料;
  (四)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等;
  (五)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
  (六)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附带民事裁判的执行、履行情况;
  (七)根据案件情况需要移送的其他材料。
  人民检察院对报请减刑、假释案件提出意见的,执行机关应当一并移送受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人民法院。
  经审查,材料不全的,应当通知提请减刑、假释的执行机关在三日以内补送;逾期未补送的,不予立案。
  第五百三十六条 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对罪犯积极履行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附带民事裁判确定的义务的,可以认定有悔改表现,在减刑、假释时从宽掌握;对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的,在减刑、假释时从严掌握。
  第五百三十七条 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在立案后五日以内对下列事项予以公示:
  (一)罪犯的姓名、年龄等个人基本情况;
  (二)原判认定的罪名和刑期;
  (三)罪犯历次减刑情况;
  (四)执行机关的减刑、假释建议和依据。
  公示应当写明公示期限和提出意见的方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最高院《九民纪要》理解与适用

本专辑参考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编著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一书!十分感谢最高院的核心观点!

by:每日学法

最高院《公司法》适用(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二)、(三)均于2014年修正并于同年2月20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by:听听法律

最高法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2022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6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by:梦西园

最高法关于适用刑诉法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by:梦西园

最高院民法典解读

最高院关于民法典的解读。民法典每天学一条,了解法条沿革,法条和释义一起学,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听毛毛法,要么睡着了,要么忘不了。

by:毛毛法

美国最高院案件实录

美国最高院从1960年到2018年的真实法庭实录

by:VeraXin的钻石人生

1819年•早安,最高院案例

每一天都要更进步一点过去的过去,该蒙尘,换当下的越加优秀

by:如初M

最高院指导案例精选

此专辑可为法学生、法考学生作为平时法律积累的材料,也可做为非法律人士了解法律知识的材料。欢迎大家收听和交流!!

by:杞梓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