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辉书法笔记

2021-03-21 08:33:5008:15 222
所属专辑:小篆书法读要
声音简介
1、“作字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唐、孙过庭

2、线的物质成因:毛笔、水墨、纸张;线的基本要求:力强、气厚、势活、意富。

3、"将欲顺之,必故逆之。将欲落之,必故起之。将欲转之,必故折之。将欲掣之,必故顿之。将欲伸之,必故屈之。将欲拔之,必故起之。将欲束之,必故拓之。将欲行之,必故停之。书亦逆数焉。"——清、笪重光

4、结字的辩证规律:主次、大小、斜正、曲直、收放、向背、俯仰、横纵、虚实、争让、秾纤、疏密等等。

5、作字应做到指实、掌虚、腕活。情智兼施,心手相应。

6、方笔:铺毫而出,刚劲凝整、庄重、骨力外拓。<隶书、楷书>圆笔:裹锋而出,凝炼、柔婉、遒润、筋力内含。<篆书、草书>

7、“夫善画者,筑基于笔、建勋于墨、而能使笔墨变化无穷者,在蘸水耳"------黄宾虹语

8、墨法应以笔法为先。

9、写草书的人,不能忽视对篆书的训练。

10、碑帖融合,自张旭 《古诗四帖》开始。


11、书法真正自觉是在魏晋时期,但直到20世纪之前,书法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始终是纠缠在一起的,本体没有完全独立。20世纪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硬笔、电脑的普及,汉字的改革等,促使毛笔字彻底退出了实用领域,书法成为了纯粹的艺术行为。

12、当代创作观念的确立标明了书法本体的独立,创作主体、欣赏主体空前的自觉,这是较之以前最大的进步,是当代书法发展的重要依据。当代书法创作非常重要的特点是承袭明清、民国,碑帖并重、碑帖兼融基础上创作的多元化。碑帖并重和兼融势必会在当代形成高潮。

13、功利性是一把双刃剑,有消极的一面,就是它消解了艺术创造的本质——写心。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如东汉树碑成风,也是一种功利行为,但它推动了东汉书法的发展。对于展览,大家还是应该积极参加,关键在于自我心态的把握。


14、隶书结字一定要“整”。特别是以方为主的这类隶书,边廓要齐,不必参差太多。要正确处理齐与不齐的辩证关系。

15、用笔的气血要饱满,要遒润。笔力为骨,水墨为血肉,不能只有骨力而不讲血肉,否则即涉于枯硬寒俭。这关系到作品的格调。黄宾虹画论中对此多有论及。

16、笔势即线的运动状态,字势即字运动状态。势是构形的内在动力。无对比变化即无势,无势之行是为死形。


17、“绞转”是古人用笔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用以解决在转换运动方向时保持中锋的方法之一。清人包世臣即已讲到“绞转”,这并不是什么当代人的新发现。随着清代碑学和金石学的兴起,书家开始认真研究秦汉篆隶的用笔。遂有“中原古法”之说。除绞转之外,还有篆隶用笔的“中实”之法,这都是有别于唐之后的提法。北魏用笔的基础即中实,点画中段的行笔非常的饱满有力,且力度的运用与两端没有太大的差别。相对地讲,“中怯”就成为包世臣所批评的唐以后书法的缺点。

18、小大篆笔法区别:用笔同为中锋圆笔、藏锋、涩进。但大篆按笔更多于小篆,而小篆则提笔多于大篆。大篆起收处方圆、转折、藏露兼用。笔画内裹毫、铺毫交相为用,绞转的运用较小篆更多,提按变化较小篆更丰富,笔在画内的运动情况比小篆复杂的多。大篆以筋力胜,而小篆以骨力胜,此亦内擫与外拓之别也。


19、“直起直落,灭迹隐端”为篆隶起收笔常用之法。

20、临小篆可草化,只借其篆法,活泼多姿一些,求用笔的生动和字构的变化,不必刻板,可增加方折的写法,即汉隶之法。可以秦诏版、新莽嘉量等资料为参照。

21、作业(作者临《散氏盘》)用笔浑圆不够。大篆的笔法比小篆要复杂。铺而归裹,按而归提。绞转,用“捻管”的方法调整笔毫锥体触纸面。使笔毫的状态随时在铺裹之间进行动态的调整,加上笔毫着纸面的调整,使线的内在节奏丰富。法的运用不要太单一,否则线的艺术表现力会削弱。


22、长锋笔对线条丰富性的表现要长于短锋,但不便于提按和回复束锋原状。用笔根的方法(当代王镛先生擅用此法)源于中国画。此法可增加线的质拙和力度,使线条重、拙、辣。

23、顺着笔路分析笔法,还原运动过程中的复杂性。要讲得出此笔以什么笔法与笔势完成的。这样的学习收获才会大。

24、个性越强的作品越容易把人“框”住,抽取共性的东西较难。米芾的手札和王铎的临作其所包含的二王一路行草书的共性更多,应学。以此生发与变化,余地就大。个性太强的东西,可做一下桥梁,但要溯到源头上去研究发掘,对传统学问的切入点还是要归到主脉上。

25、训练束锋圆笔的目的是使线丰厚不单薄,将来写方笔时才不会一铺到底而失于扁薄。


26、大篆尤其是《散盘》,有灿烂之美,如夜空星汉。

27、行书的临习当侧重于行气即章法,同时尽量注意笔法变化的丰富性和笔势运动的活泼性。笔力的训练,必须有一个较长过程,不是老师一讲学生就会的。要改变重于单字临习的习惯,在行与章法的整体关系中去处理单字的结构。可先学习王铎《临圣教序》,此作非常好,是帖学入门的极好范本。

28、篆书的临摹要注意书写速度、线条轻重、粗细的变化。重新构字,组字,有很强的绘画性,象形性。主要写其趣味,写出其天趣。训练的目的是使线条厚、重、浑、沉、变化丰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笔记读书法

对在漫长人生中读过的书而言,人类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在读完每一本书后都有扎实的收获,就要有技巧地写读书笔记,并养成长期的习惯本书介绍了19个让读书体验更加充...

by:AAA我是果秋糖

笔记侠 | 笔记江湖

去不了现场?见不到真人?无法获取第一手干货资料?别着急,大侠来了!第一时间还原现场,带来新鲜实用的商业秘籍!(包含商业思维|商业模式|市场营销|产...

by:笔记侠

诡闻笔记

山野乡村,诡事异闻。捞尸,上身,喝符水,扎纸人,五仙庙,问米过阴,阴山走蛟……我行走在人群和俗世之外,经历一件件常人难以窥见的隐秘诡异之事!现在,讲给你听。

by:白巫蝉

贼王笔记

【内容简介】扒手,别名小手,又名三只手;最直接的叫法是小偷、贼、贼娃子、死贼娃子;隐晦一点的称谓是钳工;江湖上的切口是跳丁冬、反欠;最为高雅的称呼是枪手。一个成...

by:视纪印象文化

拆案笔记

精心布局的凶案、骇人听闻的手段、错综复杂的谜团、爱恨情仇的纠缠……这一起起曲折的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由新京报和喜马拉雅共同出...

by: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