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I 二十四孝图【简介】

2022-11-04 14:47:1606:46 36
声音简介

《二十四孝图》简介


《二十四孝图》是《朝花夕拾》第三篇,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从而达成他历来的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的目的。


我们在听书的时候,也应该本着拿来主义的精髓加以辨别。


""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杰作。在隋炀帝开科举制度之前,官吏选拔多采用察举制,而察举制最主要的考察选项之一便是孝道,特别是在汉、晋两朝,孝道成为走上仕途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们平时所说的孝道,在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中,是这样定义的:“善事父母为孝”。这里面的含义非常深邃,想要彻底弄清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这在学术界也是饱有争议的学术课题。我们试着从本意去理解,一个善字,说明对待父母的事情要驾轻就熟,怎么去理解呢?就是说你父母的生日、爱好、主要工作、生活经历这些基本的常识你得知道吧?你父母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你得知道吧?这是孝的基础,而现代人往往连孝的基础都做不到。把孝和养彻底地颠倒过来了,以前是先养后孝,现在是无孝贵养,白话就是把小孩子太当回事,而缺乏对父母最基本的关心。等到你的孩子长大了,他们也是跟你学的一模一样,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国民缺乏基本孝道的恶性循环。等你老了,再去责备孩子不孝顺,那时候就已经悔之晚矣。


所以有教养的家庭,总是以老人居上,孩童居下,为何,这是天道规则约束的。你见过地面出现在天空之上的情况吗?没有过吧!


地上可以水草丰茂、花红柳绿,但是地上的东西再茂盛,也不会茂盛到太空上去的。中国文化,最基础的就是位面,每一件事物什么时候该出现在什么位置,这都是有讲究的。


我们再说回第二个字,善事父母者为孝,事是事情的事,那这个事字讲的是什么?


这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就是之前提到的这些关于父母的生活细节,你得知道并且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和父母进行通畅的沟通,这是事的第一层意思,父母说什么你都觉得烦,从来不去考虑父母的感受,也从未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问题,这就会产生很严重的矛盾和隔阂,那还谈什么孝顺呢?事的第二次含义,讲的就是事业,古代讲究子承父业,子承父志,在现代社会,这个要分辨地去看待,你不一定要继承父母的事业,但是你得懂你父母的思想,你是他们的血脉延伸,所以你理所当然地也应该继承他们的思想。继承不是说全盘接受,而是要保留优秀的部分并且发扬光大,同时摒弃不良的部分。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深邃的思想。人和人之间的最核心的区别,其实也就是思考方法的不同,曾经有个哲学家进行了一个人性剖析:如果让你必须舍弃身上的一个部位,你会选择舍弃什么?手、脚、还是其他器官?如果一直让你选择下去?你最终保留的是什么?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最后选择的还是脑袋。为什么?因为那里装着你区别于其他人的独一无二的思想,也就是所谓的灵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

by:惠声惠影_hh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此文集...

by:无言笑笑生

朝花夕拾

自己喜欢的文章的分享,可能是自己写的,也可能是其他作者写的,接受投稿~o(* ̄▽ ̄*)ブ

by:不及大人

朝花夕拾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by:鹿呦终南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鲁迅/著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中国现...

by:蜡烛灯塔小丰子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

by:悠游逛逛

朝花夕拾

鲁迅先生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

by:晴海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