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隺川的对话:一个人”也“能过得好?当然!

2022-09-08 04:38:5256:30 51
所属专辑:站在30岁的边上
声音简介

/隺川


中国语词的神奇魅力就在于遣词造句之中蕴含着一些框架性的推断和假设,比如这个问句“一个人怎么可以过得好”,似乎隐含着一个人生活应该会有诸多不便的寂寞的时光,过得好是相对不容易的事情,而我作为一个一直对外宣称不婚不孕拒绝相亲的人,必须认真且谨慎地回答这个问题,好让事情变得不像是此地无银,死鸭子嘴硬~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没有刻意要选择一个人生活,而是顺其自然地变成了那样,一个人生活久了让其他人加入自己本身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从我个人的性格来说,有两个缺陷,姑且这样说吧,一是社恐,所以我获得快乐的方式不能是向外的、很社交性的那种,跟一般认识的人对视/话落到地上的片刻沉默对我来说都是致死级别的大事件,所以还是一个人比较安全;另外一个就是,比较容易受亲密的人影响,多少有些讨好型人格吧,希望配合别人的节奏,哪怕要牺牲自己,所以亲密关系对我来说比较困难,它会限制我的自由活动。


然后说回这个问题本身——一个人怎么可以过得好,感觉可以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好”。一种符合提问的目的的似乎合理的定义是,“有意思”,一个人怎么找乐子,怎么打发时间。


我是可以一个人嗨歌三个小时打底的人,友唱的会员,42元/小时的快乐,还完花呗感觉资金捉襟见肘的时候就在家自己录歌/录有声书~同时我喜欢画画,小的时候学过素描,现在会画一点彩铅,也喜欢绣花,一个新解锁的技能,发现还有点天赋;研三才开始学自行车,但自此迷上了共享单车长途挑战赛,其实就是自己解锁一些骑行的地图,吹吹小风穿过大街小巷,周六晚上骑回来的时候路过脏摊带点串串和啤酒上楼,吃个宵夜;偶尔会跟户外社团去京郊徒步/露营,工作之后跟他们一起去过库布奇沙漠。


所以你看,一个人能做的事情还是非常多的,如果只是怕寂寞想要杀时间,方案多种多样。


我对“过得好”这件事的要求不是特别高,这可能是我比较容易一个人过得好的原因。我特别喜欢顾城的一首诗,诗里有一句大概说的是“生命的力量不要太强,生活的惯性不要太弱”,从我的角度片面而积极地解释它的话,就是,给自己一种可以自然而然的舒展的生命感;当我们观察植物,尤其是种子发芽的过程,它冲破坚硬的壳、覆盖它的给它黑暗的土,迎接太阳的那个劲头,以及你三五天忘了浇水,植物倒伏一片,你浇上水不消几分钟就又生机勃勃的那个样子,这是生命的力量;但是我不太希望我的日常生活里充满了这种力量,之前看国内的偶像剧,经常有那种早上起床给自己打气,今天也要加油呀式的鹿小葵语录,当然可能确实有很多人会通过这种方法获得力量,我只说我自己的感受或者说是偏见,就是我到底得经历多大的不幸,活得多么痛苦,多么挣扎,才需要每天给自己打气才有勇气迎接这一天啊,我不希望我的生活充满了这种生命的力量,也不想夸张化我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承担的那些压力、不顺甚至是怒火;


而生活的惯性不要太弱,我的解读是一种等待的耐性和一如既往的熟悉感。怎么理解呢?先说一件小事。我毕业之前就租了我现在住的这间屋子,工作四年没有换过,有一天晚上我梦醒起来打算喝水,穿上拖鞋走到桌边拿起小杯子喝完水又脱掉拖鞋回到床上,盖上被子继续睡觉,整个过程我没有开灯,但是没有跌倒,没有碰碎水杯,水没有撒,而且我相信就算我打算开灯,我也可以顺利了按下开关,这种来自于熟悉感的温暖是我会感到幸福的时刻——它很微小,甚至不留心的话稍纵即逝,我更愿意留心这样的惯性和细节。


至于等待的耐性,因为按照节目本来的惯例,在结尾可能会需要嘉宾推荐一个什么,我可能要稍微打乱一下这个顺序,把我的推荐提的前面来~我想推荐的书叫“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书的作者是一个生物学家,这种书是实打实的自然观察笔记,他在北美的一片森林中划定了一块一平方米大小的土地,然后以一年为周期观察这片大森林中的这一小块土地四季的变化,小到雪如何一寸一寸消融,孢子如何传播,大到这块土地上的访客,比如松鼠,比如鸟类,它们又有什么样的习性,如何跟这块土地互动。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是一种“自在”“好在”的平静,这是一块山水生生的坛城,周而复始地遵循着它自己的规律,就这么运动着。之前看《我在故宫修文物》那部纪录片的时候,有一个特别触动我的地方,就是漆器修复组,他们在修复古代漆器的时候,需要用到漆树产生的漆,当然可能有更多获取这个漆的方法,但是他们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就是在院子里,自己种了一棵漆树,师傅种的,等徒弟变成师傅了,还可以用这棵树的漆来修复文物——用自己半生的时间等一棵树长大,这大概就是工作和事业的区别,也是我指的那种等待的耐性,我希望我可以投身/尝试更多可以让我拥有这种耐性的事情,对我来说这是能产生幸福感的部分~


了解自己是谁,适合什么,要什么,能做什么,这件事很难,可能得用一生的磕磕绊绊去学习。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接受的教育都是外向型的反省,“别人家的孩子”,“以史为鉴,以人为鉴”,“见贤思齐”,先树立一个标杆一个典型,一个理想化的标准,然后参照着对自己修修剪剪。那个时候我们只知道得有个镜子,但是如何选对镜子,如果修剪自己才是恰如其分的,其实是一件非常需要智慧的事情,可是没有人教过我们。


我小时候就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又乖又听话,成绩又好,所以家长、老师会在各个场合把我拎出来做那个镜子,所以造成我一个误解是我会把家长和老师口中的那个“我”,再镶上一层金边作为我自己的镜子,我选了一个错误的镜子,它让我养成了一个这样的思维习惯:从别人的眼光里评价自己,如果没有获得认可就否定自己或者至少会感到失落。我到大学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大学没有想好,所以工作后就继续被这种思维影响,最终导致第一份工作就潦草收场了。


这个问题我到现在还在想,而且要继续优化,降低它对我以后人生的影响;多做一些真实面对自己的关照,把虚荣心对真实的蒙蔽降到最低,少看一些注定只是擦肩而过的嘴脸,不要无能狂怒。


对我来说,只有当我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才可能有勇气接受另一个人走近我的生活,他不是来给我解闷儿的,我也不打算指望他陪我到临终的床边。如果未来我会拥有另一半,那我们一定是像两株参天树一样并肩站在一起,不是单方的依附,也不是一起腐烂在土里。一个人生活,不是放弃其他生活的可能,而只是处于某个对自己进行探索的人生大航海阶段;一个人生活更不是单纯的宅着,虚耗时光,李诞说得很对,能做废物的,都是大天才,我们只能做普通人。


祝我们都能幸运,生命的力量不要太强,生活的惯性不要太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鼓腹而游草

同样站在30的边缘,相似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