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长而不宰

2022-09-20 16:19:1109:08 31
所属专辑:道德经全解
声音简介
第十章 长而不宰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今译】

精神与形体相配合,持守住“道”,能够做到不离开吗?集中精气,达到柔和,能够做到像婴儿一样吗?涤除杂念而深入观照,能够做到没有瑕疵吗?爱护人民,治理国家,能够做到无为吗?自然的感官在接触外物时,能够做到宁静平和吗?明晓各种事理之后,能够做到不使用智巧吗?滋生万物,养育万物。生养了它们却不据为己有,帮助了它们却不自恃有功,引导了它们却不进行宰制,这就是玄妙的道德啊!

【解析】

纯洁无染的婴儿状态

“载营魄抱一”,说的就是魂魄合一,“营”就是魂的意思,现在“魂魄”常常用作一个词,但“魂魄”原本是两个词的。简单地说,魄,代表着人的形体感觉;魂,代表着人的精神思维。因此,“营魄抱一”就可以理解为精神与身体的合一。老子问,精神与身体合而为一,能够不相分离吗?对此,我们要进行反观,精神与身体是可以分离的吗?表面上看来,精神与身体就是合一的,是不可分的,魂灵出窍之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精神只能依从于身体而存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精神与身体必然是合一的,谈不上分离不分离。可是,如果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讲,精神与身体的确会出现相互分离的情形。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说辞,叫做“身不由己”。什么叫做“身不由己”呢?也就是说自己的身体不能由自己来控制。对于这一说法,当分作两种情况来看。在一种情况下,身不由己是由外力的迫使所造成的,一个人不喜欢做那样的事,但是有着某种外在的压力逼迫着他不得不那么去做;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并不存在什么外在的压力,身不由己完全是自我的控制力薄弱所造成的。这就涉及到自制力的问题。古罗马的基督教神学家圣保罗曾多次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心里是愿意的,但身体是软弱的。”这话乍听起来很矛盾,可在现实当中,很多人的确就是这样的,甚至可以说,心志很坚强,能够对自己的心中意愿做到彻底的身体力行的人是比较少的。因此,超强的自制力才被看作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因此,老子才问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在老子看来,使得精神与身体相合为一,正是“道”的基本要求之一。

老子提出的第二种诘问是:“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专气致柔”,指的是集中精气,达到一种柔和的状态。老子认为,柔和的状态才是符合“道”的。晋代名将刘琨在《重赠卢谌》一诗中写道:“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意思是,哪曾想到,原本那么坚硬的钢铁,千锤百炼之后却柔软得可以在指间缠绕。刘琨的原意是表达自己身为久经沙场的英雄而今却无用武之地的悲慨,可是这两句诗却往往给人以另外一种角度的启发,那就是原本强硬的性情,经过辛苦的磨炼之后,可以变得平和柔顺。这种“柔软”的境界是比“强硬”的境界更高一筹的,套用老子的思想,“绕指柔”的状态才是符合“道”的精神的。其实,这并非仅仅是老子一人的见解,甚至也不仅仅是中国人这样看。英国人以风度优雅著称,因此被誉为绅士的国度,而英语中的“绅士”一词是如何表达的呢?是gentleman,这个单词由gentle和man两部分构成,gentle是温柔的意思,而man就是男人的意思,从构词上来讲,所谓绅士,也就是温柔的人、和善的人,而这种温柔和善的性情是与高贵的品质联系在一起的。而在老子这里,柔和随顺就更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

老子问道,柔和随顺,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老子》一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婴儿”一类的词语,例如,第四十九章,老子说道:“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五十五章,老子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在上面两句引文中,“孩”和“赤子”与“婴儿”都是同类的含义。在第二十章,老子也曾说道:“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那么,老子为什么经常以婴孩来作比喻呢?这就是因为婴孩有着特殊纯朴的品质,没有经过任何世俗的沾染和人为的教导,心中毫无杂念,不会怀有任何巧诈的意图,一切随顺自然,而这,正是符合老子的“无为”之道的。可是,一个人既已长大之后,又如何能够回复到婴儿的那种心理状态呢?老子这么来比喻,当然不是要人们的智力发展阶段都停留在婴儿的水平上,而是强调心地的纯洁。

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得意弟子神秀禅师曾经吟过这样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当时尚未研究过佛学、后来成为弘忍大师继承人的慧能法师则说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慧能看来,明镜台之所以要时时地去拂拭,是因为心中存有尘念,如若心中无此概念,本不招惹,又何须去拂拭呢?慧能法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是与老子所讲的“道”有着共通之妙的。但是这所谓的“无一物”,并非说是毫无感知,而是讲心地纯洁。该小说涉及揭露官场:“经验要丰富,心地要纯洁。”而老子所讲喻的“婴儿之状”,也就恰同于此,一个人,你的人生经历可以很复杂,你的思想可以很丰富,你可以知道得很多,你也懂得很多的行事技巧,你也懂得韬略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你并不会因为这些而使得自己原本纯洁的心地遭受污染,即使你受到了别人的欺辱,你也并不会因此而去欺辱别人,而是对他人依然以善美之心相待,这就是老子所诘问的“能如婴儿乎”的现实意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第十章加餐课-2022年十二生肖运

第十章加餐课-2022年十二生肖运势解析,如有缺少是官方系统删除,后期发现会补上,记得收藏关注

by:易学guoxueyijing168

四柱8字算法 第十章十神对应的应事特点

第十章十神对应的应事特点,如有缺少是官方系统删除,后期发现会补上,记得收藏关注

by:易学guoxueyijing168

458条人性秘术,第十章,婚姻解密,情场制胜

加入圈子:地球号:w973386785(备注破局)1、普通人如何快速获取第1桶金!2、破解互联网的流量(密码)!3、揭秘网红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潜规则)!只寻找...

by:一句白

《王阳明的人生智慧》第十章 与逆境共处,吃苦如吃补

“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王阳明人生是痛苦与快乐交织并行,二者相伴相生,既矛盾又联系。所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就是告诉我们要...

by:妙巴

郑板桥 十章

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皆自成一家,影响后世直至今天。

by:苗儿青

老子《道德经》精选十章

【简介】:《道德经》又名《道德真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我们精选其中耳熟能详的篇章(共计十章...

by:奇爵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