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调神大论02:春三月(上)

2023-05-20 03:31:4216:43 1.6万
声音简介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一、春三月,此谓发陈。


1.春三月

春天的三个月,也就是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从立春这个节气开始的,立春就是在每年的2月3日到5日之间,通常是在农历正月的前后。


春三月,包括六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春三月这个季节的时间划分,是根据我们国家的中原地区为标准的,也就是黄河流域,以河南地区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如果是在黄河流域以北的地方,春天就要稍稍晚一些,如果是在南方,春天就会早一些。


2.此谓发陈

春天这三个月,是草木万物发陈的季节。

此谓发陈,翻译过来:这就是发陈的季节。


(1)植物的发陈

发陈就是推陈出新,俗话说得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在春天的时候,重新发出了新芽,这就是发陈。

还有植物的种子,种到了地里面,埋到了泥土下面,然后,立春过后,大地萌动,种子会发芽,会破土而出。


在秋天和冬天的时候,大地会吸收外界的阳气,藏到地下,大地将阳气藏在地下水中,所以,冬天的时候,大地的下面,是很暖和的,因为大地的底下藏着阳气,比如农村的菜窖,冬天的时候很温暖,如果把青菜放到里面,不会上冻。

而到了春天,外界气候变暖了,大地底下的阳气也向上生发,这个时候,埋在泥土里面的种子,如果有足够的水分,加上阳气的推动,就会破土而出,钻出了地面。

这就是春三月,此谓发陈


这是植物。种子在泥土里面发出来。花草树木,在春天里发出嫩芽,都是发陈。


 (2)动物的发陈

还有动物,动物在春天,也会发陈,比如冬天的时候,住在泥土里面冬眠的动物,比如青蛙,还有各种虫子,到了春天,也会破土而出。这也是因为,春天来了,地底下的阳气向上生发,所以,这些在泥土里面冬眠的动物们,就醒过来了。


春天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立春过后是雨水,然后是惊蛰。

惊蛰的蛰,就是冬眠的虫子,睡在泥土下面,一睡就是一个冬天,到了惊蛰这个节气,天上开始打雷了,然后,雷声惊醒了睡在泥土下面的虫子,这就是惊蛰。

惊蛰过后,地底下的虫子就纷纷地钻出地面,这也和这篇《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讲的这句话“春三月,此谓发陈”相呼应。


(3)人的“发陈”

不光是动物,人也是一样,人在春天的时候,也会发陈,只不过通常我们感觉不到。人的这种发陈,表现在我们在春天的时候,会将一个冬天身体里面积累的晦气,阴晦的气,不好的气机,在春天来到时候,把它散发出去。

所以,我们在春天的时候,通常都有春游的习惯,去到野外,大自然之中,呼吸新鲜的空气,把身体里面不好的气机,发散出去。

有很多人,尤其在北方生活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冬天一过,春天来到之后,身体都会感觉一下子轻快了许多。这就是发陈


这是春三月,此谓发陈

这一句是在讲春天的时候,大自然之中,总的气候规律是什么样的。这个规律,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发陈


二、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1.天地俱生

天地之间,阳气开始发动,这里的生,就是生阳气。


(1)天地间的阳气,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

首先,阳气是来自于太阳,太阳的阳光,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

再者,天地间的阳气,按照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观念,阳是从阴中生出来的。这一点不容易理解。


(2)太极

我们都说,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和阳,两仪也常被称为两极,阴和阳之间,是互相转化的,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比如,在冬天的季节,天气非常寒冷,这是阴气为主,阴长阳消,寒冷到了极点,阴到了极点,然后,阴就开始向阳转化,阳就又出生了,这就是阴极阳升,也就是物极必反的规律。

如果按照太阳和地球的关系,由于地球围着太阳旋转,冬天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居住的北半球远离了太阳的照射,所以天气就变得寒冷了,冬天过去,寒冷到了极点之后,天气又慢慢变暖了。然后到了夏天的时候,天气又变得炎热。这就是冬天夏天,季节交替的规律,都符合物极必反的规律。

而对于我们居住的这片大地本身,我们居住在地球上,这个地球本身也是这样,冬天的时候寒冷,寒冷到了极点,就开始寒极生热,慢慢地回暖了。


(3)道法自然

古代的圣人老子曾经说过,道法自然

这句话,中国人都知道,这是道家的观点。


什么是道法自然呢?

关于道法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解释,就是“人法地,地法天”,人的生命规律,是效法他脚下的这片大地,大地的自然规律;而大地,是效法天道的规律。

天道是什么?就是天体,包括太阳,月亮,还有木火土金水这些行星们的运行规律,以及彼此互相之间的作用力。


我们都知道,木火土金水,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五行,现在随着全社会对国学文化的重视,五行的知识已经重新编入小学的教材之中了,在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之中,里面就有这样的知识,五行的知识,最早是源自于木火土金水这五颗行星,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这是地法天

大地上的草木万物,它们的生长变化,都效法天道的规律,受到天道规律的影响。

然后呢,是天法道,天体的运行,甚至整个宇宙的运行,都有它的道。


这个道是什么呢?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又说,道法自然。这个道,就是自然的规律,我们就把它叫做自然,自然是什么,不知道,自然就是自然,没有办法再探究下去了,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因为,这已经超出了我们人类的认知规律。


我记得过去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学科叫做自然,自然是什么,没有人能把它说得清楚,当我们遇到了我们用常理解释不了的现象时,我们会说这是大自然的力量,真的很奇妙。


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几句话是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所讲的。


中国古代的经典,《道德经》,还有《易经》,这些经典,都是探索天道规律的经典,很多中国古老的文化,其实已经超出了我们现今人类的智慧所能承受的,所以,我们也把这些古人的智慧,称为圣人的智慧,意思就是它们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认知和理解的。对那些能够感悟天道规律的人,我们就把他们尊称为圣人。


所以,天地俱生,这句话不容易理解,如果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会觉得这句话玄而又玄,但是老子也说过,“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我们现在的人类科学,为什么对很多事物,很多自然现象都解释不了?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科技手段,无法帮助我们进入认识宇宙的那扇众妙之门


2.万物以荣

天地俱生,我们按照太极的观点来解释,简单地理解,就是冬天寒冷到了极点,然后,寒极生热,到了春天,天地之间,阳气开始生出来了。

然后,阳气越来越多了,最后就万物以荣。草木万物,花草和树木就开始开花了。

这个,就是开花的意思。我过去看过很多人在解释《黄帝内经》的时候,都把这个荣解释成欣欣向荣,是草木长得很茂盛的意思。其实,这个荣,根据古代的字典,《尔雅》中的说法,叫做“木谓之华,草谓之荣”,意思就是木本植物开的花,叫做华,草本植物开的花,叫做荣。

很多家庭,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荣和华,这两个字都比较常用,当我们学习了解了这些中国文化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荣和华,本义是什么意思。


这一句,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讲的是到了春天的时候,天地间阴阳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阳长阴消,阳气处在生长的阶段,上升的阶段,阴气处在衰退的阶段。

这是用《易经》和太极的思想来解释这一句。


我们学习《黄帝内经》的时候,有很多知识,很多古人的智慧,都是互相交叉的,尤其是中医之中,涉及了大量的道家和易经的智慧,中医和道家,中医和《易经》都彼此不分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60051900

老师讲的很细致,讲的也听的懂,喜欢听老师讲

磨磨雷

老师讲的真好,受益匪浅!

1310408JLB

讲的太对了!

gdzqa7a0feoahsbrfo61

老师辛苦😊

点零_j8

讲的太好了,超级喜欢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02四气调神大论

值得用心去听的书!!!《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

by:杵峰工作室

村长侃|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四季养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by: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周美岭详解《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主讲人简介《黄帝内经》是一部关于天、地、人关系,与如何做到天人合一的伟大著作,是一部修养身心的智慧之书。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书四大经典之首,《黄帝内经...

by:周先生医道

《皇帝内经》论一.摄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冬

愿全世界所有的人事物祥和平安富足喜悦自在!

by:1318709tamp

有趣的凉茶《黄帝内经·素问》篇二《四气调神大论》完

1.关于篇名:四,四季。气,气象。四气,此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调,调理、调摄。神,指精神情志。清·高士宗《素问直解》:“四气调神者,...

by:導法自然1

四气调神(姒姜作品,免费单播)

作者:姒姜。代表作《上穷碧落》《情何以堪》《落蕊重芳》一个病入膏肓的大少爷遇上貌似乖巧无名的小医女,满腹权谋算计尽融于淡淡药香,最美的爱情不过是你是我唯一的药,...

by:蓦等等_白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