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不要取媚于世

2022-06-04 22:03:2305:16 65
声音简介

首先,来谈谈社会十大俗气:


一、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


二、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


三、遇美人必急索登床;


四、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


五、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


六、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


七、施人一小惠便广布于众;


八、与人交谈便借刁言以逞才;


九、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被人索偿时则其态如王;


十、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


我向来不劝人做文人,只要做人便是。颜之推《家训》 中说过:“但成学士,亦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


你们要明白,不做文人,还可以 做人,一做文人,做人就不甚容易。


如果不做文人,而可以做人,也算不愧父母之养育师傅之教训,子夏所谓贤与不贤,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孔子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可见行字重要在文字之上。文做不好有什么要紧?人却不可不做好。


我想行字是第一,文字在其次。行如吃饭,文如吃点心。单吃点心,不吃饭是不行的。


现代人的毛病就是把点心当饭吃,文章非常庄重,而行为非常幽 默。


中国的幽默大家不是苏东坡,不是袁中郎,不是东方朔,而是把一切国事当儿戏,把官 厅当家祠,依违两可,昏昏冥冥生子生孙,度此一生的人。


我主张应当反过来,做人应该规 矩一点,而行文不妨放逸些。


你能一天苦干,能认真办铁路,火车开准时刻,或认真办小学,叫学生得实益,到了晚上看看小书,国不会亡的,就是看梅兰芳,杨小楼,甚至到跳舞 场拥舞女,国也不会亡。


文学不应该过于严肃枯燥,过于严肃无味,人家就看不下去。


因为文学象点心,不妨精雅一点,技巧一点。做人道理却应该认清。


但是在下还有一句话。


我劝诸位不要做文人,因为做文人非遭同行臭骂不可,但是有人性好文学,总要掉弄文墨。


既做文人,而不预备成为文妓,就只有一道:就是带一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分自会高。


要有点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分。


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的文, 独往独来,存真保诚,有气骨,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


袁中郎说得好:“物之传者必以质,(质就是诚实,不空疏,有自己的见地,这是由思与学炼来的。)文之不传,非不工也。


树之不实,非无花叶也。人之不泽,非无肤发也。文章亦尔。(一人必有 一人忠实的思想骨干,文字辞藻都是余事。)


行世者必真,悦俗者必媚,真久必见,媚久必厌,自然之理也。”这样就同时可以做文人,也可以做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林语堂自传 林语堂著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

by:有声的深海

林语堂散文集 林语堂著

林语堂(1894—1976),原名玉堂,福建省龙溪县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曾留学美国、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

by:有声的深海

朱门/林语堂

一对才子佳人,一段缠绵爱情,一曲奋进之歌。民国时期,跨越门第界限的爱情传奇,我愿清风瘦马,伴君行走天涯。且听这些年轻人如何冲破“朱门”找寻真爱。作者:林语堂演播...

by:柠檬之语

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复杂的、有争议的作家。

by:博雅人文

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先生的散文集

by:桦彬之声

林语堂经典语录

林语堂堪称现代和苏东坡最相似的文人,他学贯中西、幽默无比,他把人生活成了艺术。他的人生智慧体现在他的经典语录中,学习他的人生智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听他的经典语录,...

by:_李奥_

东坡传 林语堂

苏东坡,如雷贯耳的人物,让我们忘却他的诗词,跟随林语堂更近的走近他。林语堂是近代大家,而且此传记系由英文翻译而成,初时面向英语国家读者,出口转内销,翻译过来,对...

by:饿食渴饮困了睡觉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林语堂的人生哲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悲剧的喜剧人生观,在他身上融汇了东西方的智慧,他以人生...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林语堂作品精选

林语堂一生著作甚丰,思想内容极其复杂。他自谓“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但他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方面。总体来说,林语堂的散文创作发展可分为三个...

by:向日葵_6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