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详解五十一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2022-09-28 16:52:0005:01 53
声音简介

《论语》详解五十一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杨伯峻: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钱穆:先生说:“只有上知与下愚的人不可迁移。”

李泽厚:孔子说:“只有最聪明的和最愚蠢的,才不改变。”

详解:本章字面简单,却曲解多多。其中的“与”是解释的关键,上面三位和通常的,都把“与”解释成“和”,但这只是一个后起的意思。“与”的本义是“赐予”,原来是指朋党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赐予,因而引申为“结交、亲附”。

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上知”就是君子,“下愚”就是小人,为什么?因为没有“上知”,不可能成为君子。儒家最注重智慧的,而智慧的获得,与“圣人之道”的“见、闻、学、行”是一体的。“见、闻、学、行” “圣人之道”必须达到不退转的位次,才可能有真正的智慧,也就是“上知”的呈现。要不退转,必须彻底穷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及”就谈不上“上知”,而没有“上知”,也成就不了真正的“君子”。而“小人”,将人自小之,与世漂移,浮萍无根,何谈智慧?对于人来说,最大的愚蠢就是这“将人自小”,“小人”就是真正的“下愚”。

君子为什么要“与”小人、结交小人?因为君子都是从小人而来,从小人转化而来,任何人,在没有“见、闻、学、行”“圣人之道”之前,都是小人,都曾自小之。“圣人之道”,是大道,不是私道,永远活泼、当下地呈现,即使没有孔子,“圣人之道”也不会被掩盖,而任何人,只有“见、闻、学、行”“圣人之道”,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才可能转小人而成君子。君子,不可能与小人为敌,而是要去结交他们,对其“小人”之相“不相”之。但一般的人,如果没有达到不退转,在与“小人”的结交中,就会面临上一章的情况“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因此,站在现实的立场上,孔子还是主张“远小人”,特别小孩子,一定不能交给小人“教育”,否则后患无穷。

但真正的君子,不单单要出于污泥而不染,而且更要赴汤蹈火,于恶世恶人中“见、闻、学、行”“圣人之道”,不如此,无以成就真正的不退转,也无以使得“人不知”的世界转化成“人不愠”的世界。“唯”,这和上章不同,表示希望、祈使的意思,这是孔子对所有立志成为君子的人的希望与期许。“上知”,具有真正智慧的君子,达到不退转的位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移”,当然也包括“与小人”的情况,也只有通过“与小人”历练,才可能成就真正的不退转。“不移”,不改变、不退转的意思。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愿真正“见、闻、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结交、亲附没有智慧、充满贪婪、恐惧的小人而成就“见、闻、学、行”“圣人之道”的不退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论语详解

《论语》流传至今几千年来,无数先哲大师对其进行解释。然而,缠师用他极高的古汉语造诣、试图站在孔子的角度,对迄今为止大家公认的几位诸如朱熹等进行了批判性的解释,开...

by:优雅011

论语详解

缠中说禅,当代奇人,新浪名博《全球第一博客---缠中说禅》博主,2006年2月1日在新浪开篇写博,2008年10月10日病重停博,留下宝贵文章1130篇...

by:缠中易禅

《论语》详解

1)翻译重点字词2)逐句翻译采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的《论语译注》(同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翻译基础3)透过关键词发散性拓展历史、古代文学、奇闻逸事,知识面丰...

by:我是小小徐同学

《论语详解》

求知务必求真,求真务必独思!

by:仲向

缠中说禅论语详解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为儒家文化的“原始文献”。但《论语》成书的春秋时期并无标点符号,自汉朝以后才有句读,宋朝始有圈点,流传至今...

by:YD工作室

论语原文+详解/AI朗读

《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行的典籍,全书共20篇492章,一万余字。一般认为,《论语》是由孔子弟子所辑录。孔子与《论语》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

by:光影D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