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人】11.姑娘你这么努力,何必看男人脸色丨民国王祖贤的故事

2017-11-17 18:25:0020:57 516
声音简介

哪有那么多男的来为你保驾护航,还是努力赚钱才对吧。

【别样原创】【撰稿:吴基友】【主播:荭鸶】


你肯定也有这种感觉:现在的大女主戏、大女主文,不谈恋爱就会直接全剧终。


骊姬、楚乔、芈月、周莹……一个个嘴巴上说的是千秋大梦,家国情怀,但是梦想实现的途径是——我来让你爱、你自愿替我升级打怪。


比如说之后要播出的范冰冰的《赢天下》,依旧是荆轲、蒙恬、嬴政、李斯都爱她的戏码——我在历史课本也就认识这么几个秦国男子,都特么被编剧拿来成就范冰冰的大事业了。(大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我范爷真的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插一句,剧情梗概最高能的桥段莫过于万里长城还是秦始皇为找到巴清而修建的



就像网友总结的那样:“照这个套路,董明珠会成功,一定是因为马云、马化腾、王健民、许家印都爱她。


没有真刀真枪的算计与权术相争,不知道女性原来也有智慧和能力去征服世界,只知道倾覆天下唯一方式是仰仗男人,强行把任何历史事件动机定性为“争夺配偶行为”——可是,没有爱情就成就不了一个女性吗?


肯定不是啊。


我特别想发起一次众筹,让好导演可以拍拍这个神奇的女子——吕碧城,一个清末民初的闺阁小姐的故事。


当我看到她的故事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我X!玛丽苏都不敢这么写!


严复高徒、袁世凯身边的总统秘书、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在思想开放的民国,也活得像一个不安分的异数。


关键是,她还长这么好看!





吕碧城的这张照片,实在像王祖贤


感觉上天不仅创造她的时候很用心,还亲自下场给她打光。


吕碧城证明了一件事,现在的人,对成功女性的想象,实在是太贫瘠了



吕碧城一出场,就是特别玛丽苏的写法——


1883年,她出身徽州的书香门第。7岁以文才成名,之后更被称为“三百年来最后一个女词人”、“凤毛麟角之才女”,封神地位几近李清照。





她爹很厉害,曾是和晚清名臣张之洞一起工作的革命战友。


因为官场黑暗,一怒之下从编制里裸辞,回家专心督促自家女儿读书。


有了进士老爹的翰墨濡染,还有母胎自带的文学天赋,吕碧城5岁的时候,便能对上父亲随口吟的诗联,7岁的时候便能画出大幅山水,变成当地有名的才女。


她写景,清丽婉约。


寒食东风郊外路,漠漠平原,触目成凄苦。

鸟从空翠落,人负夕阳来。

远近铙歌传彩帜,万千嫠纬泣淄衣,哀乐太参差。


也能写情,哀婉凄清,带着传统女性的细腻敏感。


地转天旋千万劫,人间只此一回逢。当时何似莫匆匆。

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

霎春痕如梦影,休苦苦,唤真真。


写人生,有红尘看透的潇洒、也有永恒的哀愁与孤独。


诗笔随秋老,浮生共墨磨。

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

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凄侧绕吟坛。


但是她与同个时代的才女们不同的是,除了莺莺燕燕的情爱,她还写女权、写女英雄、写女子豪情


吕碧城写这些的时候,一扫深闺幽怨,写出了一腔硬邦邦的豪气。


夜雨谈兵,春风说剑。

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从洒。

谁起平权倡独立,普天尺蠖待同伸。

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作新民。

待看廿纪争存日,便是蛾眉独立时。


据说,清末的才子诗人樊增祥,在读到“夜雨谈兵,春风说剑”时候拍案叫绝。但是当他知道写这词的吕碧城,只有12岁时,连声大呼不敢相信。



吕碧城书法,笔锋凌厉,不同其他女子的蝇头小楷


因为文才,吕碧城两次成功地置死地而重生。


第一次是家人。


每一出大女主戏的套路,都少不了宅斗的狗血戏码


吕父因故身亡后,族亲欺负吕碧城一家只有四个女孩(她的两个哥哥早亡)、又不在老家,竟然唆使匪徒,劫持了从京城回来处理祖产的吕母,霸占了吕家的财产。


还在京城的吕碧城听闻此事后,当机立断写信给父亲的朋友求助。


幸好当时的两江总督感怀她的信,文字言辞真切,才出手相救,吕家才安然度险,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家产。


而当时,她只有12岁。





第二次,救了自己。


20岁的时候,她逃家来天津想要上学,身上一分钱都没带。


在这时,她靠一封给借住在《大公报》报社的旧识的求助信,受到《大公报》总经理赏识。人家不仅亲自上门拜访,还当天就拍板聘请她为《大公报》的主笔——



这就是一手提携吕碧城的《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

两人见面当晚,吕碧城随手写下《满江红·感怀》

大气磅礴,胸蕴天下,高唱女权,一扫脂粉闺怨,惊艳到了英敛之


“晦暗神州,忻曙光一线遥射。问何人女权高唱?

若安达克。雪浪千寻悲业海,风潮廿纪看东亚。

听青闺挥涕发狂言,君休讶!

幽与闭,如长夜。羁与绊,无休歇。叩帝阍不见,愤怀难泻。

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从洒。

叹蛙居井底愿频违,情空惹!”



她摇身一变,从一个接近流浪边缘的女子,变成中国第一位新闻女编辑


而且还成功在《大公报》火了——一下子成为当时新兴民间女子意见领袖,出入那些原本属于男子的社交场所,谈笑风生、狂刷流量。





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袁世凯之子、李鸿章之孙、慈禧太后的贴身女官……都是吕碧城的迷弟迷妹。就连秋瑾,和她几面之交,也与她订为文字之交,还私下邀请她一起为革命东渡日本。


鲁迅曾说,民国是一个盛产易卜生式“娜拉”的时代,身无长物的“娜拉”出走后,要么回归,要么堕落


吕碧城展示了第三种方式,女子也可以成功。



吕碧城很有才,也很大胆。


成为《大公报》主笔的吕碧城,不仅变成了中国最早的白领女性,还成为了中国女权运动首倡者


仅仅数月,她就以大量鼓吹女子解放、女子教育而且格律严谨、文风大气的时评,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受到各界赏识。


这时候是一百多年前,大清王朝还没亡呢。





她用笔抨击那些鼓吹“三从四德”、“女戒女训”的封建老夫子们。


她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男德女德,“女德”不过是把女性当玩物的不平等条约


“世每别之曰女德,推其意义,盖视女子为男子之附庸物,其教育之道,只求男子之便利为目的,而不知一世之中,夫夫妇妇自应各尽其道,无所谓男德女德也。”


在她看来,女权不是一定要女子压制男子,而是平权


女子有受教育、接受文明的权力,而这说到底也是爱国的方式。


“殊不知女权之兴,归宿爱国,非释放于礼法之范围,实欲释放其幽囚束缚之虐奴;且非欲其势力胜过男子,实欲使平等自由,得与男子同趋文明教化之途;同习有用之学,同具刚毅之气……合完全之人,以成完全之家,合完全之家以成完全之国”。


吕碧城说,在这竞争的世界,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强国就必须四亿人一起合力,因此更不能忽视两亿女子的力量


解放妇女,男女平权,是中国强盛的唯一办法。



“鉴湖女侠”秋瑾原本也曾用“碧城”作为笔名

吕碧城爆红后,两人被称“南北两碧城”

而当秋瑾慕名前来拜访后,便“慨然取消其号”

甘心让出“碧城”之名号



她更大胆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当秋瑾遇害,无人敢收尸,吕碧城设计与人偷出她的遗体安葬,数次亲自祭拜。还在报纸为此噤声时,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的报纸上追怀。


第二件事,慈禧驾崩后,她在《大公报》直接发了一首《百字令》,极尽嘲讽。


大意说,慈禧在政这么久来,只知道送钱、割让国土给列强,死了也不知道有没有脸面去见汉唐的吕后、武则天。


因为这件事,她被逼着退出《大公报》,差点被军阀暗杀。


有人说她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实际上她身上表现出来的,分明更多是一种“宁为玉碎”的传统文人式浪漫。



吕碧城和民国其他才女不一样的点,在于她曾一度接近政治权力的高层,并利用权势和自己的影响力,去做自己一直追求的事。


她有着超出自己阶级和年代的远见——最突出的,莫过于她一直坚持,女子一定要接受新式教育。


当时吕碧城,被称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


在她看来,只有通过新文明的洗礼,女子才会变成完全的国民、真正的个人,才能与男性一起合力与列强抗争。


23岁的时候,在吕碧城推动下,中国第一所公立女子学堂“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立,她担任总教习,两年后,出任“监督”,也就是后世的校长一职。



“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旧照


她的教学理念很简单,女子,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将来尽各自的力量


这样子的远见,足以让她在民国一众红颜中,独具风骚。



《妇女时报》1911年第2期刊登的“教育家吕碧城女士小影”

而她们一家四个女儿,都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

大姐吕惠如是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校长

二姐吕美荪是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校长

妹妹吕坤秀在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员



这所女子学堂,不仅轰动一时,在此求学、听从吕碧城教学的很多学生,后来也成为杰出的女权革命家、教育家、艺术家,比如邓颖超、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等。


后来,学堂停办,她受邀进入袁世凯的总统府,成为机要秘书。是第一位任此高职的女性。


本想大展拳脚,靠着自己改变更多女子的命运。但三年后,袁世凯意欲称帝,她愤而辞职,退出官场,移居上海。


几年后,吕碧城赴哥伦比亚大学留学,顺便为《时报》做特邀记者。


这个时候,她才35岁,但她已经经历了绝大数男人一辈子都过不完、也不可能过上的精彩生活



吕碧城一生喜爱奢华打扮,尤其出国时候

她说自己出门在外,代表的是中国女性,可不能给自家露怯


再后来,她再次出国,到欧美各地旅游采风,一走七年,留下一部周游列国的《欧美漫游录》。


48岁的时候,她一手建立了中国保护动物委员会,成为中国第一个动保人士,不仅从此吃素,而且代表中国出席各类动保国际会议,成为宋美龄之外,外国人认识中国女性的另一个窗口


61岁的时候,吕碧城去世于香港。临终前,她要求火葬,把骨灰撒进大海。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我在前面说了,为什么玛丽苏不敢这么写?


因为她是个没有感情线的奇女子。


感情线是近年戏剧中大女主唯一翻身的可能性——遇到男人便等于可以乱开技能点,通过征服男人便能收服世界。


而吕碧城,终生未嫁——这特么让编剧如何发挥啊!





吕碧城是真的好看,明眸善睐、打扮新潮,举手之间既有传统闺秀的大气,也有时代女性的风格。当时的名流都觉得她是小仙女,严复都夸她很可爱。


而吕碧城也不是一个心如死灰,只想把日子过成尼姑的姑娘。


她也会一见钟情,相传她在上海火车站遇到一个陌生男子,立刻神魂颠倒,但当时没有上去搭讪,后来不久战争爆发,再见更是渺茫。


吕碧城便写下一句:地转天旋千万劫,人间只此一回逢。当时何似莫匆匆。



但是对她来说,自己遇到的男人,不算称心,不如不嫁


她曾说过,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就太年轻;汪荣宝人不错,但也结婚了;诸宗元,有点老,不配我。


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追了她很久,她都没答应。



袁克文是中朝混血

也算眉清目秀、风度翩翩,还极擅昆曲

但是吕碧城明确说了:

“袁家公子哥儿,只适合在欢场中偎红依翠。”



吕碧城自己并不抗拒爱情结婚,只是她很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


她说自己不在乎钱和门第,只要文学上的地位够相衬就好了。既然大家都配不上我,那就单身吧。反正我还有点钱。





而事实上,她除了文才,也足够傲娇的底气。


毕竟当时女子下嫁大多是为了找一个稳定的粮票。但是吕碧城,自己本来就是上海滩的富婆——


30岁那年在从总统府辞职移居上海后,她与外商合办贸易、一起炒股,几年间就迅速积累起客观的财富。不仅在上海静安寺路自建了一个豪华别墅,还过着令人艳羡的、相当奢侈潇洒的生活。


这特么不就是不努力赚钱,将来可是要结婚的民国版故事嘛?!


说真的,民国出了多少才女作家,但多得是因为贫困、流离、离婚陷入痛苦的深渊。


反倒是吕碧城,一个人在上海滩独立自强,潇洒得很。


女子不是不能吃苦,但不必吃男人的苦。而且你都努力到这地步,何必一定要屈从世俗对人生圆满的定义而委身嫁人?





有人一说吕碧城,就用那个“民国第一剩女”的标签,我想说这真的是蠢毙了。


活了60个年头,横跨学政商文四界,自由切换,从未失手。这样的女子,你却只注意到她是否结婚了没?


她把自己想说的都说了,把自己想做的都做了,堂堂正正,痛痛快快,从不需要通过男性来成就自己,因为她足够聪明、也足够有钱


事实上,这才是现实——哪有那么多男的来为你保驾护航?你这么努力,又何必看男人的脸色?


和男性的交往从来不是吕碧城故事的发展主轴,没有爱情加持,依旧无损她的光芒。


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好吗?




更多图文内容请关注“别样”公众号

吴基友,写在最后的话:

“吕碧城人生最后一首诗真特别好,是这样的:

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

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冷清柔

女丈夫也!

冷清柔

此女让人钦佩!

猜你喜欢
11. Fruit

颜色、服装、动物、身体、家庭、天气、零食、数字、形状、快餐、情绪、宠物等20个生活常见主题,涵盖生活方方面面。全书共包含230+英语认知词句。每个主题均由一个核...

by:北京阳光博客

11.LRO's Eyes

哈勃空间望远镜、陆地卫星7号、斯皮策太空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通过20种太空望远镜,带小读者...

by:北京阳光博客

姑娘姑娘

浪漫和物质这个困扰千年的话题在现在的时代依旧存在快餐式的爱情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百无一用的是一事无成时候的温柔...

by:华语音乐

11.You Sing, She Sings

《GrammarToolkit》系列套书共24本,由美国陪你读书语言研究与发展中心出品,带孩子在欣赏绘本故事的同时学会语法知识。这套书分别讲述了情态动词、介词...

by:北京阳光博客

11. 玛蒂娜做家务

从1954年第一册《玛蒂娜在农场》于比利时出版,玛蒂娜这个自信、乐观、优雅、独立的女孩已经陪伴了全世界数不清的小读者69个年头,并广受大家喜爱。她的故事被...

by:北京阳光博客

姑娘

《姑娘》这首歌由叶辰轩作词作曲并演唱,词充满爱意但曲中带有遗憾,歌曲表达对喜欢的姑娘的思念以及爱而不得的幻想和遗憾。

by:华语音乐

姑娘

我跟从前一样热闹又轻狂匆匆走过时间的角落...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