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

2023-06-16 01:59:3108:52 542
声音简介

《金锁记》|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

 


1、【内容】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ren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ren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si,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ren,没si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ren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ren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ren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作者将现代中guo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细微地镂刻着ren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ren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min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fa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张爱玲是“一个对ren生充满悲剧感的ren”,夏志清在《中guo现代小说史》中曾评价“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可又是一个活泼的讽刺家,记录近代中guo都市生活的一个忠诚宽厚的历史家”。 张爱玲小说中的ren物几乎都是悲剧形象。她以独特的视角,冷峻的笔触,刻画一些旧女性形象,她们总是浸透着太多的不幸,从上层的太太小姐到下层的丫头佣ren,从新派的知识女性到封建的旧时女子。这些女性生活在一个琐碎的物质世界中,常常处于封建制度和西方文明的侵蚀之间,为了金qian、欲望,虚荣而近乎疯狂。她们各有各的特点,惟一的共性就是生活在男权主义、家庭主义的笼罩之下,受压迫与虐待的地位始终得不到改变。张爱玲的悲剧性创作意识铸就的女性悲剧ren生。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ren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ren看。张爱玲的《金锁记》就是这样一部令ren叹息的悲剧作品。七巧的青春、爱情和对生活抱有的一切积极美好的幻想因为父权社会的畸形婚姻、畸形经济、畸形家族而被一点点无情的消磨和撕碎。便只剩下最赤裸裸的畸形的ren性。这是一个畸形的社会。生出无数畸形的女ren。因为女ren是水,天生脆弱。

2、【形象分析】

首先,从历史因由看,七巧是因为钱才无奈牺牲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嫁到姜家的,具有极强的金钱情节。她认为,“人都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为了得到金钱,她不惜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戴着黄金枷锁的“奴隶”。小说题名《金锁记》,这个金锁,就是存在七巧骨髓深处的黄金枷锁,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在不断寻求病态发泄与报复的过程中,她变得越来越自私、乖戾、刻毒、残忍。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曹七巧身上存在着严重的性缺失或者性压抑。弗洛依德认为,心理障碍是因为性紧张的累积所引起的。情欲的不满足,性紧张,这种潜意识才是曹七巧性格孤癖,行为怪异的动力根源。因为爱情体验的缺失,情欲体验的得不到满足,无助、无依,让她苦楚不已,疼痛不已,孤独不已,充满着强烈的落寞与感伤。这成了她性格悲剧的主因,成了促使她蜕变的动力。情欲的丝把她缠得死死的,越缠越紧,扼杀了人性。这从他对待儿子、女儿的婚姻可以得到充足论证:我得不到的,我看着你们得到、看到你们快乐开心,我会更压抑。所以,你们也别想得到。这就是七巧内心的真实写照。

第三,从精神分析角度看,七巧身上有着浓厚的“艾列屈拉情意综合征”表现为一种“恋子嫉女”情结。

“恋子”。儿子结婚了,她害怕失去儿子,不愿看到儿子和儿媳恩爱,就想方设法,不惜采用任何卑劣的手段拆开他们,让儿子回到自己身边。引儿子抽鸦片烟,为儿子纳妾,也是为把儿子牢笼在自己身边。后来儿媳和涓儿的死,还是为了彻底让儿子留在自己身边。

“嫉女”:看到长安与童世舫自由美满的爱情之后,七巧心灵的天平便失衡了。我得不到的,你凭什么得到?她这样羞辱女儿:“你有哪一点叫人看得上眼?趁早别自骗自了!姓童的还不是看上了姜家的门第!”正是因为女儿在爱情上的春风得意,而自己情欲得不到不满足,使七巧产生了这样的“自卑情结”。为了改善这种劣势,求得对卑下的补偿,她设计扼杀了女儿的婚姻!七巧在自己女儿婚姻痛苦上得到了快意,心理得到了补偿,但这样未免过于悲凉!

第四,再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来看看七巧的性格悲剧成因。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作为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需要。作为一种缺失性需要,它可以引起匮乏性动机。对性、情欲的需要在人类的一切需要中居于必须优先满足的地位。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就失去了动机;得不到满足,紧张积累,兴奋亢进,动机明确而强烈。试想,如果七巧的情欲得到了满足,性紧张得到了消除,兴奋降低,就不会有“恋子”、“嫉女”,就不会有两个媳妇的悲剧和女儿婚姻的破灭,也就不会一步一步蜕变,成为一个魔妇。安全需要虽然位列第二,地位也相当突出。出于不安全的考虑,七巧才会用爱情、亲情、幸福、人格去换取金钱,不择手段地守住她用青春换来的这点家产。

第五、造成七巧悲剧的社会因素。七巧生活的,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最商业化的上海,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封建文化与西方的拜金主义在这里融合,沉淀。一方面,封建家庭关系、伦理规范日趋瓦解,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残余势力胶合,达到本质上的相同――贪欲和极端的利已主义。更可怕的是,在中西文化中的沉渣吞噬下,人的心灵被蛀蚀、被毒化,沦为黄金枷锁下的奴隶与怪胎。这就是《金锁记》的社会大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出七巧这个戴着黄金枷锁的“奴隶”与“怪胎”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样分析,七巧形象就有道理地站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由衷佩服张爱玲深刻洞察时代、塑造典型人物、反映特定历史时段人性的能力。夏志清教授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第十五章中这样写张爱玲:“她在情感上握住了中国历史上那一个时代,她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情风俗的正确的了解,不单是自然主义客观描写的成功;她于认识之外,更有强烈的情感——她感觉到那个时代的可爱与可怕。”因为有了张爱玲,我们才有幸看到曹七巧这一站立在中国小说史上的伟大人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金锁记-张爱玲

喜爱张爱玲的作品,从读书中寻得另一番滋味。请大家多多支持!近期因为版权问题,可能作品会慢慢被下架。我会努力寻找解决办法,并完成《金锁记》,之后再诵读其它作品,谢...

by:Johnny_MC

张爱玲 《金锁记》

张爱玲,这三个字于我是有魔力的,大学时读她的小说,研究生时沉迷于她文字里的情节中,我的青春我的爱情都有她的影子,如今,已为人母,再重读张书,又别是一番滋味。我不...

by:展妮_9h

《金锁记》拆书稿(共六篇)

《金锁记》这部中篇小说,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

by:敬_妈

曹剑萍作品

曹剑萍,男,湖南沅江人。已出版长篇小说《呼渡》、散文集《那一枝摇曳的桃花》、长篇纪实文学《踏歌而行》等;发表中篇小说《猫》《嘿,美食》《透明的眼泪》等。已在《人...

by:新生观文学

曹先森作品赏析

曹先森,国家一级播音员,有声演播培训专业讲师!20年省级电台专业主播,声音表演培训机构“仙声阁”创始人!多年播音、配音教育经验,喜马拉雅有声书A级独家签约...

by:DJ曹先森_xsg

曹文轩作品集

欢迎微:feng13923227867

by:典妈书房11

曹会智作品专辑

作者简介:曹会智,洛阳人,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业余时间,喜欢随手记录生活。

by:玉华104158971

曹可扬诵读作品

曹可扬,声音工作者,非常有魅力的诵读者。2021年2月7日溘然长逝。我们以编辑这个专辑,作为痛悼曹可扬老师。或许在未来漫长思念你的日子里,你的声音都值得被反复循...

by:影像诗人夏天

细讲贾平凹莫言张爱玲村上春树|亮轩书场|废都金锁记

作家面对面:与文学名家对话台湾著名作家亮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带你走进名作家的内心和名著的世界张爱玲:《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第一炉香》莫言:《我们的...

by:国之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