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难管?

2023-05-11 19:06:3610:57 41
声音简介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难管?优秀的父母都会避免这几种行为……
原创 主创团 新东方家庭教育 2023-05-01 07:05 发表于河北
图片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作者:主创团·烟花三月
为什么我怎么说,孩子都不愿意听?
为什么我掏心掏肺,孩子却对我避而远之?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理解我的苦心呢?
所有的父母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哪怕为孩子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
可是,亲子之间还是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父母百思不得其解,亲子关系的弦一触即断。
想起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关键是如何教育。”
父母的一些教育行为看似是为了孩子好,实则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造成伤害。
避免以下8种行为,你也可以成为好父母,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图片
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

生活中,很多父母不愿让孩子吃一丁点苦,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
所以,才致使孩子上了小学还不会剥鸡蛋,上了初中还不会系鞋带,到了大学还需要把脏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
殊不知,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是害不是爱。
失去实践机会,没有真实能力的孩子寸步难行。
因此,我们也看到了“昆明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获奖被撤销”,2名小学生因获奖研究课题“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一事,卷入学术造假的质疑风波。
父母想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有一个更好的起跑线,这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
错就错在父母不择手段,让孩子坐上直升机直抵云霄,失了过程历练的孩子跌落时会摔得更惨、跌得更重。
心理学家曾奇峰在《你不知道的自己》中写道:
“人对独立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成长中的孩子,过近的距离,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
该是孩子走的路一条也不会少,该是孩子吃的苦一种也不可缺。
不必担心这一路孩子会饱尝苦涩,因为苦涩过后有回甘。
图片
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父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会固执地认为出现问题就是孩子的原因,这样根本教育不好孩子。
主持人王芳在书中记录了一件事:
王芳教女儿婉儿系鞋带,教了很多遍,可婉儿就是不会系。
王芳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讲解、示范得这么清晰明了,女儿还是不会,她差点就忍不住骂女儿是笨蛋了。
但是,婉儿的舅舅只教了一遍,婉儿就学会了。
原来,王芳是站在婉儿的对面教的,婉儿看的都是相反方向的,而舅舅和婉儿站在同一侧,所以婉儿只需要看一遍就学会了。
角度不同,所见不同。
其实教育有时很简单:
蹲下来,听见孩子的声音,看见孩子的世界。
把自己变成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
图片
图片
只会物质奖励,毁掉孩子的价值观

父母为了激发孩子做一件事情的兴趣,往往拿金钱或者其他物质作为奖励。
这种方法看似立竿见影,其实会在不知不觉间让亲子关系变成交易关系。
《少年说》曾有一位男孩说:“我跟我妈妈是交易的关系。”
原来,为了鼓励男孩做一些像洗碗、取快递、扔垃圾这样力所能及的事,妈妈总用物质奖励他。
这让他很矛盾,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是家中一员,理应无偿做这些事情,另一方面妈妈给的奖励很诱人,他又不愿舍弃。
一直被物质奖励刺激的孩子,一旦失去这种刺激,孩子做事的内驱力就会荡然无存。
最好的方法是精神奖励,例如带孩子旅行一趟,陪孩子看喜欢的电影,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等。
精神奖励会让孩子的内心更丰富,价值感更足,人生也更丰盈。
图片
把别人家的模子,套在自家孩子身上

有种愚蠢的做法就是,把别人家的模子,套在自家孩子身上,家长费劲,孩子痛苦。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发挥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小时候,就表现出对医学的特殊喜好,但迫于那个时代的“父权”压力,他走上科考之路。
但李时珍对八股文一点都不感兴趣,学习费时费劲不见成效,结果三次科考都没有考中。
后来,李时珍说服父亲同意他弃文从医,这次父亲选择了尊重孩子的兴趣。
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李时珍如鱼得水,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医学家,留下了中外闻名的典籍《本草纲目》。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人的智力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内省智力和自然智力。
人的智力优势各不相同,千万别把别人家的模子,套在自家孩子身上。
看见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让孩子勇敢地做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图片
图片
逼迫孩子成为“学习机器”

父母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本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
但是见不得孩子闲着,摁着头强迫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想起电视剧《小舍得》中的男孩颜子悠,本是充满阳光活力的年纪,却被妈妈逼成一脸阴郁的样子。
图片
他爱好踢足球,可是妈妈把他的课外时间都安排上了辅导课程。
他喜欢研究昆虫,妈妈却给他布置了一道又一道题目,试卷如同纷飞的雪片将他掩埋。
最后,他的成绩不仅没有提高,还患上了抑郁症。
强压之下,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为孩子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
图片
不断提高目标,不管孩子是否够得着

为了督促孩子更上进,避免孩子骄傲落后,有些父母喜欢为孩子设置目标。
可是把目标定得太高,孩子总也够不到,这样不但不能激励孩子,还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当孩子的测试成绩是B时,父母要求孩子向A看齐,孩子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实现目标。
父母发觉孩子的潜力无穷,又提出A+的目标。
可这个目标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孩子怎么努力都无法企及。
前有遥不可及的目标,后有鞭策不怠的父母,孩子沮丧、挫败,连A都不能稳拿。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设立的目标应该在孩子跳一跳能够得着的范围内,孩子的发展才会更有成效。
有了合适的目标,孩子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更有奋斗的动力。
图片
一厢情愿为孩子设计路并领路

父母自诩是过来人,有的是人生经验,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父母情愿牵着孩子的手,让孩子亦步亦趋。
可父母费尽心思为孩子设计的人生之路,是孩子愿意走的吗?
仍然记得《小欢喜》中的丁一,他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也考上了父母期望中的大学、选择了父母认为最有前景的金融专业。
但是,他没有丝毫快乐可言,他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地质专业,压抑自己的梦想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图片
每天学着不喜欢的专业、听着梦想破碎的声音、受着整晚失眠的折磨,丁一终于坚持不下去了,他用跳楼这种决绝的方式,与父母的控制做着最后的抗争。
原来,父母为孩子规划好的道路仅仅是自己喜欢的,与孩子毫无关系。
在父母以爱为名的控制下,孩子活得一点也不开心。
诗人于戈说:
“为人父母,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父母终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和体验,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即便有些许艰难,他们也会甘之如饴。
因为靠自己创造出的成就感,无人能给。
图片
自己都做不到,却强迫孩子必须完成

有些事情,父母自己都完不成,却要求孩子样样做得好。
父母没事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却要求孩子放下手机去学习;
父母长年累月都读不到一本书,却迫切希望孩子能爱上读书;
父母在假期中熬夜晚起,却期待孩子能早起、自律 ······
这不是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而是妥妥的“双标”。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近的参照者。
只有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才能有样学样,成为父母期待的样子。
作家刘娜说:“父母的言行里藏着孩子的认知,孩子的命运里也载着父母的重量,父母的言行举止某种程度蕴含着孩子的灾祸福祉。”
父母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命运走向。
愿为人父母的我们都努力避免不当行为,给孩子最好的指引,让孩子越来越有福气。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为什么为什么

本书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by:猫等等

为什么结婚率越来越低

在当今社会,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结婚,远离传统的婚姻制度?这个问题牵扯着我们的家庭观念、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多年来,婚姻率的下降一直是引...

by:海霞煦时

食欲为什么越来越好

《食欲为什么越来越好》是一个深入探讨人类食欲和饮食习惯的科普健康专辑。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欲似乎也越来越旺盛。这个专辑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解析...

by:孙华贵

富爸爸:为什么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我们要用15年的时间影响一亿人读书,10万个家庭实现财务自由和身心健康。(想交流和进我读书群的听友,威X,joane1030)穷人和富人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致富...

by:财务自由筑梦人

富爸爸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

欢迎您加入系统,一起来实践吧,加V:18156921164财务自由,就是你理想的生活方式由你获得的被动收入来支付,当然每个人的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财务自由...

by:财务自由小宁

富爸爸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

人们之所以深陷财务困境,是因为他们在学校读了很多年的书,走出校门才发现自己对金钱一无所知,无法适应残酷的现实世界。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如果你想实现财务自由,别再让...

by:终身都要成长

富爸爸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

欢迎您加入系统,一起来实践吧,加V:18156921164财务自由,就是你理想的生活方式由你获得的被动收入来支付,当然每个人的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财务自由...

by: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富爸爸: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

这本书是作为《富爸爸穷爸爸》的升级版而写的。书中认为富人和穷人、中产阶级的大区别在于教育,这种教育不是指普通的学校教育,而是现实生活中的财商教育。书中剖析了现实...

by:每天都要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