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队,党卫队与盖世太保(怎么来的?有何区别?)

2023-06-10 08:30:0016:57 829
所属专辑:战争与和平
声音简介



今天咱们聊聊纳粹德国的「冲锋队」,「党卫队」与「盖世太保」。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战结束。8月8日,美苏英法四国政府在伦敦签署《关于控诉和惩罚欧洲轴心国主要战犯的协议》,并通过了著名的《伦敦宪章》。随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以及反人类罪对22名德国战犯进行审判。同时还起诉了德国内阁,纳粹党,党卫队、盖世太保,冲锋队、参谋总部和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六个组织。最终纳粹党,盖世太保、党卫队被宣判为犯罪组织,而德国内阁、冲锋队、参谋本部和最高统帅部被判无罪。


所以今天咱们就谈谈「冲锋队」,「党卫队」与「盖世太保」,它们都是些什么组织?它们与「纳粹」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1. 冲锋队


纳粹的前身,是创立于魏玛共和国时代的德国工人党。起初只是一个极右翼的小政党,创始人也不是希特勒。希特勒最初加入德国工人党,本来是作为间谍,为军方搜集情报的。但是二年以后,他自己变成了党魁,并把纳粹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右翼政党。并且在1932年的德国国会选举中获胜,希特勒也因此被任命为德国总理。

1933年,德国议会通过《授权法案》。简而言之,就是议会经过投票决定今后议会将放弃一切权力,将权力授权给希特勒和他领导的德国内阁。 而这就事实上实现了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所说的:用「民主的方式在德国结束民主」。

可以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纳粹在德国开始了「一党专制」。希特勒成了德国的独裁者。这个《授权法案》的正式名称,叫《解除国家与人民的贫困痛苦法》(Gesetz zur Behebung der Not von Volk und Reich)

「冲锋队」德语叫Sturmabteilung简称SA。Sturm有冲锋,冲击的意思。Abteilung有部门,支队,分队的意思。「冲锋队」并不是正规军队,而是纳粹党领导的群众武装组织。因为成员统一都穿黄褐色卡其布上衣,因此也被称为「褐衫军」。这是学习和模仿意大利一战以后成立的准军事组织「黑衫军」。三十年代国民党成立的「复兴社」,成员统一着装蓝衣黄裤,俗称「蓝衣社」,也是学习的「黑衫军」和「褐衫军」。

「冲锋队」的早期成员主要是失业工人。领导人是恩斯特·罗姆(Ernst Julius Günther Röhm,1887.11.28-1934.7.1),他与希特勒一样,都是纳粹早期革命家。在党内的资历与威望与希特勒不相上下。他是纳粹党内的激进派。主张德国还要进行更彻底的二次革命,推进社会平等,提倡把主要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化,扩大工人阶级的权力进行土地改革,没收旧贵族的田产再分配。「冲锋队」就是直接受其控制的,也是他的主要支持者和政治资本。

简而言之,因为政治观点的分歧,和争夺党内领导权,恩斯特·罗姆就成了希特勒在纳粹党内的政治对手。而对德国军队控制权的争夺,则成了双方发生冲突的导火索。

20世纪三十年代,一方面因为经济大萧条,使以失业工人为主体的冲锋队人数大增。  而另一方面,因为一战之后凡尔赛和约限制了德国正规军的数量。所以到1934冲锋队的人数号称有300万,远远超过了德国国防军的数量。所以1934年1月,恩斯特·罗姆就提出,要让「冲锋」取代德国正规军,让德国国防军成为冲锋队的附属。但这个提议被希特勒拒绝。希特勒宣布「冲锋队」只能是德国国防军的附属,并且给罗姆施压,强迫罗姆公开发表声明,声明国防军高于冲锋队,双方的矛盾就此激化。

1934年6月30日凌晨大约4:30,希特勒蓄谋已久的党内政治大清洗拉开帷幕,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长刀之夜」( Die Nacht der langen Messer)也叫「血洗冲锋队」。因为大清洗的理由是冲锋队领导人恩斯特·罗姆,密谋反党政变,所以也被称为「罗姆政变」。(Röhm-Putsch)。

从6月30日至7月2日,正式的统计数字是,有大约85人被杀,超过一千人被捕,冲锋队主要骨干悉数落网,恩斯特·罗姆被铺入狱,最后死在狱中。

对冲锋队的政治大清洗,是以挽救党和国家命运的名义进行的,所以希特勒不仅通过清洗铲除了政治对手,和党内反对派,也获得了德国国防军的一致支持。兴登堡总统甚至发了一个电报,对希特勒表达「深深的感激」。

「冲锋队」也从此开始失势,淡出德国政坛,成为一个普通的民间组织。二战期间只是协助参与了部分德国本土,与部分占领区的治安维护,所以冲锋队虽然在纽伦堡审判中也被指控,但最终被判无罪。

而在「长刀之夜」冲锋陷阵,负责清洗冲锋队的,就是忠于希特勒的准军事组织党卫队和盖世太保。

党卫队


「党卫队」德语的名称是Schutzstaffel 简称SS。Schutz有保卫、保护的意思,Staffel有中队,梯队的意思,直译就是「保卫队」或者「保安队」。它的前身是纳粹党内专门负责希特勒个人安全事务的一个特别安保部门,原来属于是冲锋队的一个下属分支人数不到300人。

1929年希特勒任命希姆莱 (Heinrich Luitpold Himmler)为党卫队第四任队长之后,在希特勒的扶持下党卫队迅速发展成为纳粹党内受希特勒直接领导的,纳粹最高纪律监察机关,也成为了希特勒党内政治斗争对抗政敌罗姆和瓦解冲锋队的一支重要力量。

1933年《授权法案》颁布之后,德国事上变成了「党国一体」的纳粹独裁。党卫队队长希姆莱兼任德国内政部长,国家警察总长,国家安全部长。党卫队内部建立了对应德国政府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的12个机能部。党卫队事实上成了纳粹党控制国家警察,情报,司法,国防,经济,外交,教育,财l等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一个「超级集权组织」。也成了希特勒确保各级干部对纳粹党中央领导忠诚的审查和监督部门。

「长刀之夜」党卫队血洗了冲锋队之后,希特勒说:鉴于党卫队的巨大功绩,我将其升格为纳粹党内的一个独立组织。所以长刀之夜之后党卫队脱离冲锋队成为纳粹党内的一个独立组织,而被血洗和整肃之后的冲锋队,成了被党卫队管辖的组织。也正是因为在「长刀之夜」的出色表现,党卫队的特务部队(SS-Verfügungstruppe,简称SS-VT)被正式批准可以拥有武装战斗部队的特权。而这就是之后的武装党卫队的前身。

武装党卫队中文一般译为党卫军。德语简称:Waffen-SS。Waffen有武器,武装的意思。党卫军不是党卫队,而是党卫队下属的一支准军事部队,是由早期的党卫队的特务部队发展而来的。二战前党卫队的特务部队大约有不到一万人,大约在1940年前后,开始使用「党卫军」这一名称。之后不断扩充到1945年二战结束前大约有60万左右的兵力,党卫军虽然名义上是隶属党卫队的,准军事武装组织,但实际上是归德国国防军指挥的德国军事部队。协同国防军在前线参与作战。这大约60万党卫军中大约只有一半是德国人、剩下的,一半是德裔外国人、一半全是外国人。

党卫队是从希姆莱担任第四任队长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从1929年到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希姆莱担任党卫队最高领导人16年(Heinrich Luitpold Himmler)。在希特勒的支持下,他把党卫队从一个不到300人的元首保安队,发展成一个总数大约100万人的第三帝国最有权势的部门。但是希姆莱最后还是背叛了希特勒,被希特勒免职,最后被俘自杀身亡。

1946年9月30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决「党卫队」是一个犯罪组织。仅存的党卫队最高级别官员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Ernst Kaltenbrunner)被判反人类罪,执行绞刑。


盖世太保

「盖世太保」的德语是Geheime Staatspolizei)。Geheime有秘密、保密的意思,Staat有国家、政府的意思。Polizei是警察的意思。所以盖世太保,直译就是「秘密国家警察」,缩写是Gestapo;德语发音是 [ɡeˈstaːpo, ɡəˈʃtaːpo] 。盖世太保就是这个德语缩写的汉语音译。「秘密警察」简单说,就是区别于普通「制服警察」和「秩序警察」的「政治警察」。前身是普鲁士警察局。

按照1919年通过的《魏玛宪法》,普鲁士成为德国的一个自治邦,就是“普鲁士自由邦”实行地方自治。1933年纳粹执政以后,废除了德国的地方自治制度,普鲁士邦议会和立法机构都被解散,仅保留行政单位。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之后,戈林被任命为普鲁士的内政部长(Hermann Wilhelm Göring)德国最大的警察队伍,普鲁士警察局就属于他的管辖范围。


1933年4月,戈林将警局中的政治部门和情报部门分离出来,安插纳粹党党员出任要职。成立了一个政治警察组织,这就是盖世太保。

简单说,「盖世太保」早期是普鲁士邦的效忠纳粹的政治警察,它的作用与功能与冲锋队和党卫队相互有交叉,互相也有覆盖。在希特勒上台之后推行的所谓一体化政策中,这些组织也都试图,扩大自身的权力和影响力,它们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最后在希特勒的协调下,盖世太保1934年,被合并进党卫队,并在长刀之夜与党卫队联手,清洗了冲锋队,成为党卫队控制的一个全国性的秘密警察组织。但盖世太保的规模要比冲锋队和党卫队小很多。到1944年大约有3万多人。盖世太保的创始人是戈林,被合并进党卫队后归希姆莱领导。而希姆莱则任命海德里希为盖世太保负责人。(Reinhard Tristan Eugen Heydrich)

海德里希最初进入党卫队,是专门负责组建党卫队的情报与反情报部门的。他1932年正式出任保安局局(Sicherheitsdienst),就是所谓的SD。1933年筹建集中营。1934年4月,盖世太保被合并进党卫队后,被任命为盖世太保首长。

保安局与盖世太保都是党卫队的下属机构,海德里希是两个部门的负责人。保安局负责搜集情报盖世太保和刑事警察 则负责执行工作。1936年海德里希又兼任了德国治安警察首脑,这使得党卫队保安局的权力又进一步加大。

纳粹德国的警察分两类一类叫「秩序警察」,就是负责维护一般社会秩序的,包括全国的「制服警察」和「市警察」;另一类叫「治安警察」,就是指「盖世太保」和「刑事警察」(Kriminalpolizei;Kripo)。而海德里希既是盖世太保首长,也是治安警察总监还是保安局局长。也就是说德国的情报,政治警察和刑事警察,都归他一人负责。

在海德里希的领导下,盖世太保很快发展成为一个精干高效,无法无天,臭名昭著的恐惧制造部门。因为盖世太保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而「法外执法」,他们还可以以预防犯罪之名对任何他们认为有可能犯罪的人进行所谓「保护性逮捕」。

但海德里希在1942年6月4日遇刺身亡,死时只有38岁,对盖世太保是一个重大打击。1945年德国投降后,盖世太保解散,战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将盖世太保与党卫队一起定性为犯罪组织,西德政府因此拒绝向海德里希的遗孀和他的3个孩子支付抚恤金。在1956年和1959年,经过了一系列对西德政府的诉讼后,海德里希的家属最终胜诉,赢得了抚恤金权利。

「盖世太保」名字的由来


另外还有一点题外的花絮,盖世太保的德语全称是Geheime Staatspolizei,而缩写Gestapo是用第一个单词秘密的头两个字母,第二个单词国家的头三个字母,以及第三个单词警察的头两个字母,也就是2-3-2组成的缩写形式,这其实并不是盖世太保自己的刻意为之,也并非出于什么特殊的理由,据说当初只是因为邮局嫌全称太长,而自己设计的一个缩写邮戳,设计者也是一个完全不知名的,普通的邮局职员,结果阴差阳错的这个邮戳,就被当作盖世太保的简称保留了下来而且被广泛使用。而中文将这个简称翻译成“盖世太保”,也可以算是个神来之笔,既是音译也是意译。这个翻译据说是国民党蓝衣社的酆悌翻译的 (音替)酆悌自己就被称为所谓蓝衣社十三太保之一。盖世太保这个名称,其实也并不是最早的中文译名,但因为这个翻译最传神达意 ,所以广为流传,最后成了约定俗成的标准译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党卫队

党卫队是纳粹党实行法西斯恐怖统治的最庞大的执行工具。自1934年起,党卫队拥有45000名秘密警察,分布在全国20个局、39个分局、300个边防警察中心;有40...

by:大可1813

宇宙护卫队

有趣的认知和科普知识

by:秋风厌倦漂泊_kt

宇宙护卫队

宇宙护卫队系列故事

by:陈丫豆

国宝护卫队

《国宝护卫队》系列故事围绕四年级女孩林森森和伙伴们组成的“国宝护卫队”穿梭于地球和距地球600光年的波星球之间,寻找遗失的国宝、探秘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的冒险经历展...

by:萌伢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