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系列57“第二次布匿战争”之两次穿越亚平宁

2024-03-14 12:11:2012:08 94
所属专辑:地缘看世界
声音简介



欧洲系列 — 57“第二次布匿战争”之两次穿越亚平宁

       当汉尼拔与内高卢的凯尔特人结成同盟后,亚平宁山脉或者说罗马与凯尔特人之间的那条地缘分割线,重新又成为了罗马的守护者。很显然,罗马并没有像中国人那样,沿山脉修筑一条长城,以隔绝北方蛮族南侵的每一条线路,虽然罗马后来在英国也的确用了这个方法。对于军事上占优的罗马人来说,如果你能够赢得每一场地面战争的胜利,又何必耗费巨大资源,去维持一道长度需要达到350公里的防御工事呢(对于领地总人口不过300万的罗马来说,这可是项超级工程)。


  正常情况下,占有军事优势的一方会更加关心,有哪条通道可以帮助他们攻入对手的腹地,并倾注力量来修筑道路。根据罗马与波河平原的地理关系,罗马选择在意大利半岛的两端,打通了两条通往北方的“大道”。西侧那条能够沿海岸线,经伊特鲁里亚、利古里亚,最终绕过阿尔卑斯山脉进入马西利亚以及外高卢(法国)地区。在地图上把罗马、比萨、热那亚、嘎纳、马赛这些地中海沿岸名城连一条线便是了。另一条穿越亚平宁山脉,通往北方的道路位置也很好找,就在那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的南侧。


       翻越分水岭之后,可以沿亚平宁山脉西南麓进入罗马。(注:刚刚发现,在《罗马地缘结构图》中,罗马与内高卢地区的东部分界线“卢比孔河”的位置标错了,应该是北边那条。会修正一下,顺便把这两条罗马大道标上去)


  当公元前217年的春天到来之时,罗马此时可以用来与汉尼拔交锋(除了地方守备部队)的兵力,已经增加至了6万(包括从波河回撤的2万人)。这也是本土作战的优势所在,总是比客军更容易补充。为了阻止迦太基人向意大利中南部入侵,上述6万兵力也被分置在了东西两侧(西4东2)。然而我们一直在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在世界军事史上,那些通常少有人走,疏于维护的小路,总是能够为攻击方带来惊喜。


  在类似战术刚刚在阿尔卑斯山实践过的情况下,罗马人并不应该惊讶,汉尼拔能够在两条大道中间,又找到了条能够穿越亚平宁山脉的道路。类似的方法我们在以前的内容中也多次解释过,只要分水岭两侧有两条源头相近的河谷,就有机会成为一条天然通道。相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难度,翻越亚平宁山脉的难度要低的多了。公元前217年3月,恐怖的迦太基人带着4万军队出现在了台伯河西岸(希望进一步了解细节的朋友,在地图上找到意大利城市博罗尼亚与佛罗伦萨之间的交通线,就大致知道汉尼拔的进军路线了)

  对于罗马人来说,他们比较惊讶的是攻击来临的时间。因为此时虽然山上积雪和严寒已经成不能阻止对手的进攻,但融化的积雪此时正将山麓变成一片沼泽之地。也就是说,罗马人认为最起码要等地面晒干一些后,迦太基人才会发起进攻。这种误判也影响到了罗马人的情报工作,使得他们原先布防在亚平宁山脉北麓的守军,只能迅速回撤追击对手了。
  从地缘结构上看,选择从北方渗透的迦太基人,在拿下波河平原后,下一步针对的就是伊特鲁里亚了。最终双方在意大利半岛所进行的第三场战役,也正是发生在台伯河的西岸,佩鲁甲(又是一个意甲城市)西侧的“特拉西梅诺湖”畔。就战术层面来看,那位军事天才这一次采取的是伏击战,在湖北侧的山谷中做了一个口袋,让急于追击的3万罗马人掉了进去。而特拉西梅诺湖之战的结果就是,九成罗马士兵被杀或者被俘。


  不到半年时间里,罗马的损失已经超过了他们常备军的数量。更为致命的是,罗马城几乎无可避免的袒露在了迦太基人面前。几乎所有罗马人都相信,汉尼拔下一步会跨越台伯河,直接攻击罗马城。然而汉尼拔在沿山麓渡过台伯河之后,却并没有南下罗马,而是径直向东再一次翻越亚平宁山脉,进入了意大利半岛的东海岸地区。

  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对汉尼拔的选择疑惑不解,在大多数人看来,连战连捷,又得到凯尔特人支持的迦太基军队,没有理由不拿下罗马城。不过事实上,在汉尼拔的计划中,并没有攻破罗马城这一环。另外,如果他只是完成了一次军事上的远征,打赢了几场战役的话,也就担不起“战略之父“的美誉了。我一直在强调,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同时也必须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懂得用政治眼光来把握大势。2153年后,东方一位同样伟大的战略家,在被迫进行一次远征之后,对这次经历做了如下战略性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段话穿越千年送给汉尼拔用也毫无违和感。


  简单点说,汉尼拔希望借这次远征,让刚刚完成意大利半岛及其附属岛屿统一大业的罗马共和国,重新陷入分裂状态。高卢人(凯尔特人)、伊特鲁里亚人、希腊人。。。乃至其它非拉丁系的民族,都是他策反的目标。由于罗马的“共和国”结构,以及对给予公民权的开放态度,即使是那些已经享有罗马公民权的伊特鲁里亚人、希腊人城邦,也还能保持他们原有的结构,或者说保持很大的自治权(甚至能有自卫性质的军队)。也就是说,他们只是以“盟友“的身份,像一个个模块组合进了罗马共和国中,而不是和罗马人真正完成了融合。一旦罗马人的控制力减弱,这些模块会更愿意恢复到独立状态。


  模块式国家也是现代西方式国家体系的一大特点,所谓“联邦制”这种模式在法律层面的体现。对于认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中国人看来,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究其本质,还是”海中地“与”地中海“地缘格局所造成的影响。如果你所希望整合在一起的,是一个个独立性很强的地缘板块,那么以商业模式让这些板块明白合则互利,比强行整合在一起的成本会更低。当然,模块组合的方式并不会只有一种,所以我们直到今天,还会在欧洲大陆看到一些试图独立的板块,比如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


  对于汉尼拔来说,之所以没有把目标锁定在消灭罗马上,是因为迦太基的商本文化底蕴并不适合建立一个能够控制整个意大利半岛的帝国。让那些迦太基商人政治家选择的话,他们更愿意分得意大利半岛沿线的所有港口。在这种情况下,倒不如让意大利重回战国时代,迦太基做为最具比较优势的第三方,再一次称霸地中海。为了这个目标,汉尼拔在征战意大利的过程中,很注意区分对手的成分,如果被俘的是罗马人,那么他们的下场一般会非常悲惨;如果是罗马人的盟友,那么就有机会享受到回家的感觉了。正是在这种政治手段的辅助下,伊特鲁里亚人很快放弃了抵抗。


  当然,即使把目标锁定在消灭罗马这件事上,与不攻破罗马城本身也并不矛盾。如果能做到的话,迦太基人完全可以在洗掠罗马城后,再把罗马城毁了,以从心理上击溃罗马。问题在于这样做的风险实在太高了,之前我们也说了,如果防守方决心坚守的话,攻破一座城的时间会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对于一支客地作战的远征军来说,无论你的战力有多强,长期被困于一个点都是极其危险的。你很有可能在没有破城之前,就被对手反包围了。有鉴于此,汉尼拔更愿意在运动中引诱罗马与之决战,然后在野战中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


  类似的困境,当年亚历山大也曾经碰到过,而波斯人在那场战争中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总是希望通过一场决战,来解决掉所有的麻烦。如果说波斯人那样做,跟帝国正在走下坡路,时间拖的久了对自己未必有利的话,那么正处在上升期的罗马,应该更有时间和汉尼拔耗下去的。那么罗马到底有没有意识到这点呢?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阴阳二次元系列

阴阳二次元系列是一个以网配圈为背景,走世界奇妙物语和阴阳魔界风格的奇幻向广播剧系列,每期都是独立的故事,但会有些微妙的联系...

by:糯糯的往昔

地缘看世界|欧洲系列

当你想放松心情,欣赏身边的世界,试试从地缘与大历史观的视角,听听人类与地理环境的故事。

by:吾言身寸也

野蛮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星期日泰晤士报》十佳畅销书荣获英国笔会/赫塞尔-提尔曼历史图书奖立足于八种语言的原始档案、访谈记录、学术著作,《野蛮大陆》如同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二战结束...

by:陶伊

【限免】不知名的神话|二次元系列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不知名的神话........故事呢,要从一场浩劫说起那是一场真正的浩劫,“莉尔”这位宇灵,在暴虐的魔鬼面前被彻底毁灭……一点点的光团,是她留下...

by:潘攀

欧洲行

欢迎关注顶呱呱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就是顶呱呱”。

by:每逢嘉节

欧洲旅行攻略|欧洲美食|享乐欧洲-神威/著

翻开这本书,有欧洲著名景点的游后感和导游信息,经验与教训都讲给大家听;有不知名的欧陆小镇,为你的欧洲游带来更多清新的可选项;有吃货们感兴趣的米其林三星探秘和市场...

by:十国

随艺听欧洲|每周1个欧洲故事

《美学·艺见》2021年,艺瀚带你与美学同行——点击免费收听胡艺瀚老师首档美学日知录《美学·艺见》已经上线,每周1条美学意见,提高审美,共话品质生活。每周二晚...

by:胡艺瀚

游遍欧洲

只为那一刻蓝色的海天

by:芒格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