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这么优秀,为什么5个儿子个个都“不成器”?默默心疼这个老父亲一秒钟

2023-11-22 22:04:3505:21 202
声音简介

原创播客:

提起陶渊明,中国人几乎家喻户晓。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在中小学教材和各种鸡汤文中,随处可见,更别说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文如《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了。中国古代诗坛,如果少了陶渊明,就好像四季没有了春天,大地没有了树木,宇宙中没有星辰,酸甜苦辣五味少了一味,绝对是个大损失。然而,谁能想到,这样声名煊赫的人物养了五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哪怕是淡淡的一笔,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这是怎么回事?


话说陶渊明有五个儿子,老大阿舒、老二阿宣、老三老四阿雍和阿端(duan)、老五阿通。不过,五个儿子,都没有继承他的满腹才华,颠覆了“虎父无犬子”的普遍认知。陶渊明有一首著名的诗叫《责子》,就是描写自己的五个宝贝儿子,调侃起来毫不留情,个个都那么“有才”,读来让人忍俊不止,真有些心疼他这个老父亲。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白发被(bei)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固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在这首诗里对5个儿子一一“责之”。 此“责”,不是责备,也不是责骂,而是嗔责。大儿子阿舒已经“二八”一十六岁,可生性懒惰无匹。二儿子快十五了,至圣先师孔子可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但阿宣对文术毫无兴趣。雍、端是双胞胎,十三岁的人了,连简单的加减算术都不会。小儿通眼看就满九岁,成天只知道寻好吃的。


但细品诗的内容,对于五个儿子的情况,陶渊明虽不免失落,但对于这些问题,他并不追究,而是淡然地作为“天运”来接受。孩子有孩子的命,有他们自己的人生,既然父亲的喜好没能“影响”他们,那就是“天运苟如此”了。每个人的人生都得自己去过,强求不得、代替不得,且孰得孰失又如何得知,还是“且进杯中物”吧。从诗中可以看出,对于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来说,明是责子,却是父爱满满,倒也乐得自在,看得通透。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409年,陶渊明当时已四十四岁,并已辞官三年。作为父亲的他,先后几次入仕皆为了养家糊口。但他始终不能也不想强迫自己适应官场,最终毅然决然地选择过他想过的生活。辞官后家人生活依然很困难,儿子们也没能很“优秀”,按照现在一些人的标准,他的做法可能被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然而,超出世俗之见,真率地对待自己和家人,这正是陶渊明人格中很先锋的所在。


    五十岁那年,陶渊明患疟疾病重,自以为将不久于人世,便与五个儿子立下遗言,即《与子俨等疏》。在这封准遗书中,他对五个儿子表白心迹,他对儿子们唯一的期盼就是,兄弟五人能够和睦相处。这是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他的人生理想同样,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以实现的。如果一个人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已经很不简单了。追求自己人生自由的父母,也一定会给子女以人生的自由。这也是个简单的道理。虽说陶渊明的5个儿子没有能够像他一样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陶渊明对儿子的教育观点还是蛮值得现在的家长思考一下的

我是主播-多才多艺的小猴子,感谢大家的收听,欢迎订阅评价转发我的专辑,下期节目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拂尘老友

太有意思啦

魔力老冯

这种坦然的心态还是值得学习的

多才多艺的小猴子 回复 @魔力老冯

确实是的😁

听书乐陶陶

还真是虎父确实无犬子啊😄

猜你喜欢
陶渊明

陶渊明,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陶渊明传

淡雅风流,田园放歌,陶渊明的坎坷人生与辉煌著作

by:江山照月

陶渊明诗词

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生平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

by:_云衫_

唱响陶渊明

吟唱陶渊明诗词

by:发发Ella

陶渊明的幽灵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本书受到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

by:上海文艺_电子书

陶渊明集(全)

萧统编《陶渊明集》,是历来公认最权威的陶渊明作品全集,对中国后世的诗词乃至文化气质都发生过深刻影响,是唐诗宋词上游的一脉源头活水。该集为梁昭明太子萧统遍搜陶渊明...

by:煦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