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申胥谏许越成 》左丘明 (求订阅)

2024-03-02 13:45:0904:19 83
声音简介
3-11 《申胥谏许越成 》左丘明 (求订阅)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老九。
非常喜欢《古文观止》,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宝库。
希望你也喜欢,并订阅,我们一起交流。

《申胥谏许越成 》

上一篇《诸稽郢行成于吴 》讲到,越国为了取得喘息的机会培养国力,采用了文种所献计谋,提出了灭吴的三个步骤:一、求和“广侈吴王之心”,使其欲望膨胀;二、怂恿夫差“伯诸侯之心”(即参与中原争霸),使其耗尽国力;三、“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等到吴国因战而疲以及天灾等打击下,给予最后一击,并派遣诸稽郢去讲和。
吴国也有能人,吴国大夫申胥xū(实际就是伍子胥)明若观火,看出了文种的计谋,力劝吴王夫差不要答应,可以说文种与申胥的分析不谋而合。但是吴王夫差由于不用申胥而亡国,越王勾践由于用了文种而灭吴称霸。看来能否虚心采纳下属的正确意见,是关系国家兴亡成败的大事。

我们看一下原文。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xuán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huǐ弗摧,为蛇将若何?”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yào吾军士?”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gān,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

吴王夫差接受越国议和,而申胥看穿了越国在求和幌子下所掩藏的消耗吴国综合国力的包藏祸心,提醒夫差不要答应越国的求和。申胥的 “谏辞”从越国的用心在于“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使吴国“甲兵钝弊”、“民人离落”、“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进行分析,
可以说与文种的策略不谋而合。
再从越王爱民,四方归之,生产发展,国力增强进行进谏,说明不趁机灭掉越国,后患无穷,建议一举消灭。
可以说,申胥对于吴、越双方的国情、君情、民情以及吴越关系,都分析的特别到位。
可惜,夫差骄傲自满,一意孤行,不听忠言,与越国订立和约。越国因此得以喘息,并于鲁哀公二十二年 (前473)灭掉了吴国。夫差国灭身丧之际,不知道是否会想起伍子胥当初的劝谏。

好了,本期《申胥谏许越成 》播放完毕,欢迎订阅,我们下期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老九又来了

吴王夫差接受越国议和,而申胥看穿了越国在求和幌子下所掩藏的消耗吴国综合国力的包藏祸心,提醒夫差不要答应越国的求和。申胥的 “谏辞”从越国的用心在于“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使吴国“甲兵钝弊”、“民人离落”、“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进行分析, 可以说与文种的策略不谋而合。 再从越王爱民,四方归之,生产发展,国力增强进行进谏,说明不趁机灭掉越国,后患无穷,建议一举消灭。

猜你喜欢
问学谏往录

【内容简介】现代政治学家萧公权的回忆录。在书中,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教学生涯做了详尽的回顾和总结,涵盖家庭婚姻、治学门径、政治理念、民族情感和人格修养等诸...

by:可爱的大喜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

by:老裴背古文

魏郑公谏录公版书

全书共五卷。唐王方庆撰。魏郑公即魏徵,贞观十年魏徵主持修撰五代史成,进封郑国公。此书编录魏徵事迹,侧重其谏奏及与太宗的问对。元至顺年间,翟思忠撰《魏谏公续录》二...

by:善意流传

答司马谏议书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

by:老裴背古文

《楚辞 七谏》

能变成神的奇人东方朔,用他独有的方式诠释封建时代正直之士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心境。欢迎大家订阅,评价,转发,希望这位古代的奇人能带给你快乐和智慧!

by:丁老师讲国学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不是当老师的,不是做主持的,不是搞播音的,不是说相声的,不是干培训的,也不是学文学的,更不是什么名人要人,读的不好,多多担待!听说有个叫风雅的老先生比较高大上...

by:老裴背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