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万章33李白的清平调

2024-03-20 22:31:4107:33 25
所属专辑:心性自然
声音简介
孟子与万章33、李白的清平调
像李白那么好的学问,在唐明皇的心
目中,不也是“以优伶畜之”吗?有一次
唐明皇喝醉了,和杨贵妃两人在沉香亭赏
牡丹、喝酒,玩得高兴的时候,就吩咐太
监,去找李白来作诗,著名的“清平调”
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作的。李白后来的遭遇
不好,就是因为他懂这一套,所以当太监
奉皇帝的命令去请他时,他故意喝得醉醺
醺的,可是谁知他是真醉还是装醉?问唐
明皇找他干什么,唐明皇要他作歌,他要
求皇帝命令杨贵妃为他磨墨,最得宠的太
监高力士替他脱靴,这时唐明皇正在兴头
上,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他作了三首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杆
李白作完了这三首诗,把笔随便一
抛,唐明皇看他诗作得好,立即叫人把笔
拾起来,留着做纪念,并且叫乐工们来配
歌谱。
当时,杨贵妃、高力士两人侍候这醉
鬼老半天,当然心里恨得牙痒痒的,可是
这时唐明皇正在高兴的时候,又正在大加
赞赏李白,所以有气也发不出来。而且乐
工一配上曲谱,由杨贵妃唱出来,非常好
听,尤其诗中的句子,实在写得好。像“云
想衣裳花想容”这一句,就是描写杨贵妃
的美丽,意思是说;看到天上的云彩,就
会想到杨贵妃所穿的衣服,是那么高贵、
华丽、飘逸、雅致、多姿多彩;看到牡丹
花,就想到杨贵妃容颜的艳丽、亭匀、娇
媚、温柔,花也为之逊色;真是马屁拍到
了马心里!所以杨贵妃也非常高兴,简直
沉醉在李白的诗句中,吟唱不已。
最后,高力士劝杨贵妃不要唱了,告
诉她这是李白骂她的,他说李白的诗中
“可怜飞燕倚新妆”
,把你比做赵飞燕,
而赵飞燕是祸国的妃子呀;他诗中又说
“名花倾国两相欢”
,也是说你美是很美,
可是这美是要倾国的呀。杨贵妃听他这么
一说,再也不唱清平调了,从此李白也就
慢慢倒霉了。可是李白是否有意骂她呢?
这是心理上的问题,很难找到客观的证据
下论断。但依据当时的客观情形看来,李
白很可能是故意借酒装疯,作诗暗中影射
的。
从这些历史上的故事看来,帝王们对
于一些文学家、艺术家们,的确是“以优
伶畜之”
,给他们官做,养着他们好玩的。
我们由历史上的许多故事,就看穿了
历史上的这些内情。再看孟子,他是引用
子思的话来答复万章的,可见司马迁写
《史记》,也是看穿了上下古今的历史,
原来不过如此而已,而这一思想的启发,
在孟子之前,子思就已经说出来了:“今
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你鲁缪公心目
中,不过把我(伋)当宠物一样看待,养着
玩玩的。如同现代人养什么北京狗、贵宾
狗、腊肠狗似的,物质的待遇是很高,但
没有真正的礼貌与恭敬心。
万章一听孟老夫子这样答复,把话说
到正题上了,也越说越明了,于是就问:
假使一个国君,
“欲养君子”
,要怎样才
算合礼呢?
万章这句话里的“养”字,应该作“供
养”解释。
“供养”是下养上,恭敬地养,
是合礼的。上对下的养是培养、抚养,那
就不必太讲究礼貌了。如果既不是供养,
又不是培养或抚养的另外一种“养”,那
就属于很难听的“畜养”了,就像家里养
一只哈巴狗一样,所以就叫做畜养。
孟子说:以子思这件事来说,第一次
君王赏识他,对他恭敬,以师礼待他,因
为鲁缪公是国家的君主,子思不能失礼,
所以再拜以后接受。这样一来,后面跟着
送东西的人可多了,以现代官制来比喻,
就是英国的首相,美国的国务卿,国民政
府的“行政院”长,以及各院部会首长,
听说女王或总统给某人送了东西,大家都
纷纷跟着送。如此一来,子思先生对于这
些人,虽不下跪,至少要作揖,于是天天
站在门口,迎迎送送,打躬作揖都来不及
了,这简直是侮辱人。这是孟子用子思的
故事,来说明人情世态的一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南怀瑾|孟子与万章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在《孟子》书中所记述的,不仅是为政的原理准...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南怀瑾|孟子与离娄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迹及其学说最重要的资料。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南怀瑾|孟子与公孙丑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迹及其学说最重要的资料。孟子生于战国时代,他继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所以...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孟子·万章下

孟子·万章下

by:向荣诵数

孟子 万章

南师孟子系列演讲之一,《万章》这一篇最短,但却最引人入胜;原因是孟子与万章师生二人,问答犀利,又充满禅机,内容所涉及的,有些更是数千年来炎黄子孙心中的疑问。《万...

by:菩提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