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傷寒雜病論 卷十六婦人各病脈證幷治及中醫藥法第十五,二十六,二十八條

2024-03-23 17:17:3216:04 25
所属专辑:傷寒雜病論
声音简介
傷寒雜病論 卷十六
婦人各病脈證並治
【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嘔,不能食,無寒熱,此為妊娠,桂枝湯主之;於法六十日當有此證;設有醫治逆者,卻一月;加吐下者,則絕之。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升。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偏身漐漐似有汗出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才病必不除。

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此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斷後三月衄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 茯苓 牡丹桃仁 芍藥各等分

右五味,末之,煉蜜為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可漸加至三丸。

婦人懷孕六七月,脈弦,發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之。

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續下血都不絕者;假令妊娠腹中痛者,此為胞阻,膠艾湯主之。

膠艾湯方
地黃六兩 芎二兩 阿膠二兩 艾葉三兩 當歸三兩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煮六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溫服一升,日三服。

婦人懷妊,腹中㽲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當歸芍藥散方
當歸三兩 芍藥一斤 茯苓四兩 白朮四兩 澤瀉半斤 芎三兩

右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匙,溫酒和,日三服。

妊娠,嘔吐不止,幹薑人參半夏丸主之。

幹薑人參半夏丸方
幹薑一兩 人參一兩 半夏二兩

右三味,末之,以生薑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日三服,飲下。

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

當歸貝母苦參丸方
當歸四兩 貝母四兩 苦參四兩

右三味,末之,煉蜜為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日三服。

妊娠,有水氣,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 茯苓三兩

右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匙,日三服,小便利則愈。

婦人妊娠,身無他病,宜常服當歸散,則臨產不難,產後亦免生他病。

當歸散方
當歸一斤 黃芩一斤 芍藥一斤 芎一斤 白朮半斤

右五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匙,日再服。

妊娠,身有寒濕,或腹痛,或心煩,心痛,不能飲食,其胎躍躍動者,宜養之,白朮散主之。

白朮散方
白朮 芎 蜀椒(去目,汗) 牡蠣各等分

右四味,杵為散,酒服一錢匙,日三服,夜一服。

婦人懷身七月,腹滿不得小便,從腰以下如有水狀,此太陰當養不養,心氣實也,宜瀉勞宮,關元,小便利則愈。

【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

【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產婦鬱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則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也。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鬱冒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停後服。

產後腹中㽲痛,若虛寒不足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當歸三兩 生薑五兩 羊肉一斤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不可下也,宜枳實芍藥散和之。

枳實芍藥散方
枳實 芍藥等分

右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匙,日三服,麥粥和下之。

【師曰】產後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必腹中有瘀血著臍下也,下瘀血湯主之。

下瘀血湯方
大黃三兩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蟅蟲二十枚(去足)

右三味,末之,煉蜜和丸,以酒一升,小一升煮取八合,頓服之,當下血如豚肝。

產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也;若不大便,煩躁,發熱,脈微實者,宜和之;若日晡所煩躁,食則譫語,至夜即愈者,大承氣湯主之。(方見前)

產後中風,數十日不解,頭痛,惡寒,發熱,心下滿,幹嘔,續自微汗出,小柴胡湯主之。(方見前)

產後中風,發熱,面赤,頭痛而喘,脈弦數者,竹葉湯主之。

竹葉湯方
竹葉一把 葛根三兩 桔梗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 生薑五兩 大棗十五枚(劈)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產後煩亂,嘔逆,無外證者,此乳中虛也,竹皮大丸主之。

竹皮大丸方
竹茹二分 石膏二分 桂枝一分 甘草七分 白薇一分

右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如彈子大,飲服一丸,日三服,夜二服,有熱者倍白薇。

產後下利,脈虛極者,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方
白頭翁二兩 黃連三兩 黃檗三兩 秦皮三兩 甘草二兩 阿膠二兩

右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二升半,去滓,內膠烊消,分溫三服。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者,半夏厚朴茯苓生薑湯主之。

半夏厚朴茯苓生薑湯方
半夏一升 厚朴三兩 茯苓四兩 生薑五兩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分溫四服,日三服,夜一服,痛者,加桔梗一、兩。

婦人髒燥,悲傷欲哭,數欠伸,象如神靈所作者,甘草小麥大棗湯主之。

甘草小麥大棗湯方
甘草三兩 小麥一升 大棗十枚(擘)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後治其痞,治吐誕沫‘宜桔梗甘草茯苓澤瀉湯;治痞宜瀉心湯。

桔梗甘草茯苓澤瀉湯方
桔梗三兩 甘草二兩 茯苓三兩 澤瀉二兩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

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為諸經水斷絕,血結胞門。或繞臍疼痛,狀如寒疝;或痛在關元,肌若魚鱗;或陰中掣痛,少腹惡寒;或引腰脊,或下氣街;此皆帶下。萬病一言,察其寒、熱、虛、實、緊、弦、行其針藥,各探其源,子當辨記,勿謂不然。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裏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

【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知之?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故唇口乾燥也,溫經湯主之。

溫經湯方
吳茱萸三兩 當歸二兩 芎二兩 芍藥二兩 人參二兩 桂枝二兩 阿膠二兩 牡丹皮二兩 甘草二兩 生薑二兩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日三服,每服一升,溫飲之。

經水不利,少腹滿痛,或一月再經者,王瓜根散主之。陰腫者,亦主之。

王瓜根散方
王瓜根三分 芍藥三分 桂枝三分 蟅蟲三枚

右四味,杵為散,酒服方寸匙,日三服。

婦人半產若漏下者,旋覆花湯主之;脈虛弱者,黃芪當歸湯主之。

旋覆花湯方
旋覆花三兩 蔥十四莖 新絳少許。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

黃芪當歸湯方
黃芪二兩半 當歸半兩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婦人陷經漏下,色黑如塊者,膠薑湯主之。

膠湯薑方
阿膠三兩 地黃六兩 芎二兩 生薑三兩(切) 當歸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先煮六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溫服一升,日三服。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或經後產後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阿膠湯主之。

大黃甘遂阿膠湯方
大黃四兩 甘遂二兩 阿膠三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二味,取一升,去滓,內膠烊消,溫頓服之。

婦人時腹痛,經水時行時止,止而復行者,抵當湯主之。

抵當湯方
水蛭三十個(熬) 虻蟲三十個(去翅足十,熬) 桃仁二十個 大黃三兩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婦人經水閉,髒堅癖,下白物不止,此中有幹血也,礬石丸主之。

礬石丸方
礬石三分(燒) 杏仁一分

右二味,末之,煉蜜為丸,棗核大,內髒中,劇者再內之。

婦人六十二種風證,腹中氣血如刺痛者,紅藍花酒主之。

紅藍花酒方
紅藍花一兩

右一味,以酒一斗,煎減半,去滓,分溫再服。

婦人腹中諸病痛者,當歸芍藥散主之;小建中湯亦主之;當歸芍藥散見前。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膠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

【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腎氣丸主之。

腎氣丸方
地黃八兩 薯蕷四兩 山茱萸四兩 澤瀉三兩 牡丹皮三兩 茯苓三兩 桂枝一兩 附子一枚(炮)

右八味,搗篩,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溫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不知漸增,至二十五丸。

婦人陰寒,蛇床子散主之。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一兩

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合相得,如棗大,綿裹內陰中,自溫。

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瘡也,蝕爛者,狼牙湯主之。

狼牙湯方
狼牙三兩

右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去滓,以綿纏箸如繭大,浸湯瀝陰中,洗之,日四遍。

胃氣下泄,陰吹而喧,如失氣者,此穀道實也,豬膏發煎主之。

豬膏發煎方
豬膏半斤亂髮三枚(如雞子大)

右二味,和膏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16年12月25日
第十五条:从事中医医疗活动的人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并进行执业注册。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拟订本款规定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
第二十六条: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
第二十八条:对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本医疗机构医师处方的需要,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医疗机构应当遵守中药饮片炮制的有关规定,对其炮制的中药饮片的质量负责,保证药品安全。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根据临床用药需要,医疗机构可以凭本医疗机构医师的处方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第三十条: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前款所称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使用的方劑。

附:文中為漢朝劑量折合今之劑量分別是:
1斤=16兩=250克
1兩=15.625克=24銖
1撮=2克
1斗=10升=1000毫升
1合=2侖=20毫升
1丈=10尺=100寸=2310釐米
梔子10枚平均15克
栝樓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實1枚14.4克
石膏雞子大約40克
厚朴一尺約30克
梧子大即黃豆粒大小
蜀椒一升約50克
葶藶子一升約60克
吳茱萸一升約50克
五味子一升約50克
半夏一升約130克
虻虫一升約16克
附子大者一枚約20-30克
附子中者一枚約15克
烏頭大者一枚約5.6克
烏頭中者一枚約3克
杏仁大者十枚約4克
竹葉一握約12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傷寒雜病論

學習經典,感悟經典!

by:原來本自足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乃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利用闲暇时间听书,也是不错的学习方法。本人发现,反复读书可以增加记忆,同时反复听,可以明显提高对经...

by:想要飞翔的小海豚

伤寒杂病论

树立中医思维弘扬中医文化裴永清教授《详解伤寒论及临床应用》课程视频在“弘医书苑”微信公众号连载。欢迎一起学习~

by:高小皋

傷寒雜病論

书籍信息:伤寒杂病论内容重点:是医圣张仲景的传世经典,与《黃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辩证论治的圣经。本文是根据成无己本训读,供...

by:春田的惊鸿

伤寒杂病论

什么是《伤寒论》?其实际含义是什么?这是困扰不少初学者的常见问题。说白了,《伤寒论》其实是“论寒伤”。若直译过来,就是“论述寒凉(对人体的)伤害”。但仅仅这样理...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伤寒杂病论》

伤寒卒病论集(张仲景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

by:WIND_空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