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剿匪

2024-04-22 06:07:2311:13 158
声音简介


  韩登科把维持会的当事人请来了,郭松一看,原来是当初村公所的书记杨文锦。那书记吓得脸色铁青,满身发抖,膝盖只想往下弯,他垂着手摆出一副俯首听命的架势,结结巴巴地说:“特派员辛苦了,有什么吩咐的事情吗?”

  郭松笑了说:“请坐下慢慢谈。”

  那书记不敢坐,郭松再三让他,才在炕边的长凳上坐下来了。

  郭松坦率地问道:“维持会的事情很忙吧?”

  那书记立刻又站起来惶恐地说:“这也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自从杨守中走了,村里没人主事,城里的警备队下来见没人支应,就乱抓乱抢。实在没法,众人们才商量着把维持会成立起来。推来推去推不出个主事的人,这年头谁也不愿出头,就叫我在庙里临时支应一下。”

  郭松神色严正地说:“你不必害怕,在我们队伍没有以前,暂时维持一下,我们并不怪你们。但是不要忘记了我们都是中国人,现在大敌当前,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祖国效力,我们抗日的军队是坚决反对那些汉奸卖国贼的。至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给敌人办点事,从今以后能够改过自新,我们一概不加追究;如果执迷不悟,死心塌地地给敌人办事,我们是决不饶恕的!”

  那书记满头冒汗,连声称是。郭松又说:“敌人占了这里只是暂时的,我们要很快把这块地方恢复起来,将来每一个汉奸都要在人民面前受到审判的。我相信你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会看到这个前途的。今天我们队伍来到这里,有些事还要请你帮忙,但是我们绝不使你为难,你也不必跑。周围已住满了队伍,道路都封锁了,你也跑不脱。”

  书记连连点头说:“我决不跑,见了特派员我心里就踏实了,有什么要办的事情,就请吩咐吧!”

  郭松说:“你先给队伍筹点给养,其他的事情明天再说。”

  那书记满口应承,陈达平带着他走了。

  郭松正想休息,德奎一头闯进来,急急忙忙报告说:“有伙土匪刚进了后村,赶快给我拨几个弟兄,我去捉他们。”

  郭松忙问道:“有多少人?”

  德奎说:“一共三四个人,去年腊月就来过一回,抢劫了些东西,还把东头一个媳妇糟践了,人们实在恨得不行!”

  郭松沉思了顷刻,立即派人把登科叫来。登科听说捉土匪,脚一跺说:“交给我吧!一个也跑不了。”

  郭松嘱咐道:“挑十几个精干的人,动作要迅速,猛不防地堵在屋子里,捉他个措手不及。不得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打枪。”说完又对德奎说:“你找个人给他们指引一下地方,你不要出面了。”德奎答应着和登科走了

  一会儿,蓝蓉、凝芳、小娥回来了,她们把高家的事情都给郭松说了。郭松若有所思地沉默着。

  蓝蓉说:“世俊的父亲,我们一定要想法营救出来才好!”

  郭松低头沉吟了一会儿说:“这事情不能着急,现在我们还没有这个力量,我想等工作开展起来,发动群众去营救;或者我们的工作打进了敌伪内部,通过敌伪关系营救;究竟怎么办?现在还很难考虑。”

  蓝蓉说:“你知道这事情老高自己是很难办的,你要多替他作些考虑。”

  郭松笑了说:“我明白,我早就在考虑的。”郭松又把捉土匪的事对她们说了。

  蓝蓉说:“怪不得刚才打枪。听春英说土匪多得很,是老百姓很大的祸害,我们得赶快想法剿灭了才好。”

  郭松迟疑地说:“按群众的要求是应该这样作的;但是土匪太多,又散在各处,一时是很难剿灭完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把发动群众、反对维持这些当前的重要工作都放下,光去对付土匪。”说到这里他停住了。显然他正为这事忧虑,暂时还没思考出一个妥善的办法。

  凝芳说:“光发动群众,不给老百姓除害也不行啊!”
蓝蓉皱起眉说:“这些土匪不消灭,慢慢地都会被敌人利用,变成汉奸的。”

  郭松想了一阵,忽然问道:“一会儿登科把这几个土匪捉回来,该怎么处置呢?”

  凝芳没有弄明白郭松问的意思,顺口说道:“土匪是人人都恨的,连旧政府捉住土匪也枪毙的。我看明天开大会,当众处决,还可抓住这个机会发动群众。”

  郭松摇摇头说:“这样作会把所有的土匪都逼到敌人方面去的。”

  蓝蓉担心地说:“既然捉了可不能轻易放,放了他们会对老百姓进行报复。”

  郭松说:“我有个想法,咱们不妨试试看。”接着他把他的想法说了,并且叫蓝蓉、凝芳立即找德奎去布置了。

  不多时,外面一阵脚步声,登科他们回来了。按照郭松的吩咐,果然一枪没打,把三个土匪捉住。同时还把一个窝藏土匪的卖料子的也一起捉来了。

  战士们把缴获的三支枪扔在炕上。登科说:“这些枪只好给侦察员们用。”大家看了看,原来都是把步枪的枪筒、枪把截掉改成的短枪。

  三个土匪一见郭松都“扑通”跪在地下,连声哀求说:“特派员老爷,开开恩吧!我们原都是好人家的子弟,眼下实在没有办法,一时糊涂干下了这事。”

  郭松见三个人都是脸色青灰的料子鬼,便笑了笑说:“不要害怕,站起来说。先说说你们抢过多少东西和钱财,害过多少人命,糟践过多少女人?”

  土匪们唬得面面相视,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忙辩解说:“俺们可实实在在没作过那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就是向财主们要过几个钱,也实在是因为穷,没办法。”

  郭松冷笑了一下说:“你们光抢财主吗?我问你,变乱以后还有几个财主住在村里?就是有,财主们的高墙大院你们进得去吗?你说你们因为穷才当上土匪,穷人多得很,都应该当土匪吗?”

  土匪们被质问得低头不语。郭松又说:“现在日本鬼子把人们糟践得没法活,你们这些土匪又趁火打劫,抢了钱去抽料子,又把钱送给日本鬼子,你们还算是个中国人吗?你们说对你们该怎么办?”

  旁边的战士们齐声叫道:“拉出去枪崩了!”

  郭松挥了一下手说:“好!这也是你们罪有应得。”

  几个战士上前架着土匪就往外拉,土匪们唬得抖作一团,齐声哀求说:“特派员开恩饶过这次吧!从今以后再也不敢了!”

  这时,德奎带着一伙村里人闯进来,蓝蓉、凝芳也随后跟进来。德奎拦住战士们,一面对郭松说:“俺们村里人想给他们求求情,看能不能绕过他们这一回。罪是犯下了,可是都年轻轻的,家里还有妻儿老少。”

  郭松故意问道:“你们敢保他们吗?”

  德奎迟疑了一下,问土匪道:“听见没有,你们能改吗?”

  土匪们象遇到了救命菩萨,一齐朝德奎跪下说:“好乡亲!求求你们保一下吧!从今以后我们一定安分守己。”

  德奎朝郭松笑了笑,郭松以及神色严正地说:“按道理是应该枪毙你们的,既然村里人来求情,暂时再给你们一条生路;但是有两件事必须作到:第一,保证永远不当土匪,不当汉奸;第二,立刻去通知这一带所有的土匪,限十天内缴出武器,悔过自新;如果再不悔悟,就绝不宽恕。这件事你们作好了,就可立功赎罪。”

  三个土匪千恩万谢满口答应。

  郭松又对那卖料子的说:“你的事情怎么样?你的生意很发财吧?”

  那人早已唬得瑟缩在一边,连头部也不敢抬。

  郭松问道:“对你该怎么处罚?”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没收他的家产。”
郭松点了点头,然后对德奎说:“好,不过我们不全部没收他,只罚他一笔钱,充作抗日经费,你告诉村会,人我们带上,什么时候交款,什么时候放人。”

  登科们把四个人押解出去。等人们都走了,蓝蓉说:“这事情几乎没办成,听说要放人,德奎首先就不赞成,说了半天才勉强说通了。”

  郭松说:“战士们也未必赞成。明天还得给部队作一番说服工作。”停了一下,他又问道:“你们觉得罚款的办法怎么样?”

  蓝蓉和凝芳互相看了一眼都笑了。蓝蓉说:“这办法好,把卖料子的整得不敢卖了,抽料子的自然也就少了。”

  郭松笑了笑说:“还不仅是这样,我想把他们当成筹款的对象。”停顿了一下,他又解释说:“你想我们队伍天天扩大,给养经费全靠我们开展地方工作,筹粮捐款,现在看来,粮食还好办些,款子却没一点着落,乡下的地主老财大部分都走了,我们又不能利用村里旧政权去摊派,所以我刚才想到毒品罚款,倒是一个办法。”

  凝芳插嘴说:“还不如干脆没收他的家产。”

  郭松摇摇头说:“没收家产只能对付汉奸,对卖料子的还是留下点余地好,免得把他们逼得都去当汉奸。”

  凝芳和蓝蓉都笑着点了点头,不再言语了。

  郭松把一些事情办完,早已困了,躺下一会儿便睡着了。等他醒来睁眼一看,天已大亮了,他穿上鞋,推醒了睡在身边的小特务员,背上枪,到邻院里叫上世俊、登科,一起查哨去了。

  初春时节,虽然大地已开始解冻,早晨的寒风还刺人肌肤。他们沿街走着,只见家家门户紧闭,村子里一片死寂,连狗也不见,只偶然有一两家门上贴着春联,才使人想起现在正是新春时节。

  他们在村边察看了一番,各个路口都有哨兵,而且都很隐蔽,只走到近前才忽然发现。郭松不禁对世俊暗暗赞赏起来,他觉得这个青年已经锻炼成一个很精明的军事干部了。他用望远镜向前面望了一阵,只见一片平野,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群群乌鸦忽近忽远地低飞着。郭松给哨兵们再三地做了安顿,要他们白天一定注意警戒,发现情况不要过早打枪,要很快回村报告,弄清情况再作处置;同时要严密封锁消息,不准放出一个人去。

  他们回村时,顺便走近村边的大庙里,陈达平和两个工作员正和村会上几个人清理账目。见郭松进来,陈达平赶忙站起来愤慨地说道:“村里不能再给敌人维持了,才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开支了五千多元,还不算粮食。这样维持下去,人们不死也得跑光!”

  书记杨文锦也连声叹气说:“谁说不是,人们实指望维持一下能过两天安生日子,谁知道开销这么大!县上要的不说,警备队一下来,还得招待,走了还得拿上。里里外外苦的就是我们几个办公的,在村里挨众人的骂,在警备队面前还得挨打受气。”

  郭松没有言语,拿起账本翻了翻。陈达平又说:“粮款全出在穷人身上,象杨家这样的大户连一毛也没拔!”

  书记难为情地辩解说:“这是多年的老规矩,除了土地是按亩纳粮,其他的捐税都是按户按人头出。杨家的人因为都不在村,所以也就没算他们的数。”

  郭松冷笑了一下说:“他们不光是不出钱,恐怕不少的钱倒进了他们的腰包。”

  陈达平说:“这里还有五石粮食,他们准备往城里送,我已经扣下了。”

  郭松点了点头说:“对!这粮食一半分给群众,一半送到山上。”一面又问那书记说:“你看怎么样?”

  那书记很不自然地笑了笑,吞吞吐吐地说:“只怕你们一走,城里又要来。”

  郭松说:“不要紧,我们派人跟上送粮的到晋祠附近打两枪,明天你们可以到城里去报告,就说粮食叫山上的队伍截走了,他再要,叫他到山上去要吧!”

  大家都笑了,书记也不再言语。郭松吩咐两个工作员继续清算村款账,便同陈达平一起回来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竹山剿匪|红军剿匪题材小说

【作品简介】《竹山剿匪》是一部以20世纪四十年代末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浙江东部沿海山区剿匪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书中主人公钟卫山出生在苏北农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饥寒...

by:河马说书

竹山剿匪|红军剿匪题材小说

【作品简介】《竹山剿匪》是一部以20世纪四十年代末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浙江东部沿海山区剿匪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书中主人公钟卫山出生在苏北农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饥寒...

by:一元猴妖

北疆剿匪

自古边关多匪患,动荡年代更空前。霹雳一声春雷起,剿匪大军入深山。《北疆剿匪》是一部近代历史军事题材的评书,故事取材自牺牲于四平战役中的共产党特一团政委黄励华的随...

by:高鹤_鹤啸九天

北疆剿匪

【内容介绍】作品依据建国前夕黑龙江上游漠河、欧浦、呼玛三县的英勇剿匪斗争故事而创作,有着大量的真实史料和内容,包括土匪黑话和生活习惯等。开篇词:自古边关多匪患,...

by:三不叔

乌龙山剿匪记——惊险剿匪小说

以解放初期“湘西大剿匪”为背景,描写一支解放军剿匪小分队与盘踞在乌龙山地区几股土匪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故事。小说人物众多、形象鲜明,成功塑造了剿匪小分队队长“东北...

by:大好河山95

新中国剿匪纪实|剿匪斗争|特务|历史档案|剿匪档案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迅速在全国展开,自此结束了中国“匪患久远、为害甚烈”的历史。这场艰苦卓绝的剿匪斗争,不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也创造了中国剿匪史上的一个奇迹...

by:炎黄春秋杂志

北疆剿匪记

你想知道东北土匪为什么叫“胡子”吗?你想知道他们的组织构架、生活方式、“绺子”的行规吗?你想知道他们的“春典”、“挂窑儿”、“挑门帘儿”以及“火拼”、“绑票”、...

by:幸航之声

北疆剿匪记

北疆剿匪斗争故事。土匪黑话,组织,生活缩影。

by:龙江老同志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