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宅梵居士书

2024-04-30 07:07:4020:45 22
声音简介
262.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复宅梵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江浙念佛婆,统统都是信受外道无理之理,只知恭敬洁净,而不知按事而论,故有此种瞎说,流毒世间,误人不浅。光从前不知此种邪说,故文钞中绝不提及。次后详知其弊,故对于一切人常说之。有难产者,依之而念,无一不即时安然而生也。念佛之人,行,住,坐,卧均好念,但睡时,及衣冠不整齐,手口未洗漱,与洗澡,抽解及至污秽之处,俱宜心中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仍不减少,出声则于仪式不合。若妇人临产,只可念观世音菩萨,(以观世音菩萨,悲愿深重之故,非不可念佛,只可念观音也,切勿错会。)以观音救苦心殷,必要出声朗念,断断不可心里默念。心里念,为力较小,感通亦较小。又此时用力送儿出,若用力送儿,又默念,伤气受病。产妇自己朗念,产室照应者亦朗念,家中人在别屋亦当为念。切不可谓裸露不净,念之恐获罪咎。须知理固有定,事变不一,只可据事论理,不可执崖理而论。譬如儿女误堕于粪坑水火之中,呼父母以求救,父母闻之,即往救援。断不至以彼身体不洁净,衣冠不整齐,而不肯救援,任其死亡。菩萨之德,深逾父母无量万万倍。当众生罹苦求救时,只有救苦之念,绝无计较形迹之念。且此系无可如何,非能表示恭敬洁净,而特为裸露不净也。若能而不为,则诚为有罪。若不能致其恭敬之相,则只可论心中归向之诚,不可在形迹上讲礼貌仪式也。菩萨无苦不救,无难不救,何得于产妇而遗之。虽经中未及明言,然当推及救苦之心,以期息人生之大苦,慰菩萨之慈心。况药师经中,佛教产妇念药师佛文云,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称名,则产妇所能,其礼赞恭敬供养,乃家中人之事,非产妇所能。)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众苦皆除,则无苦可得。所生之子以下,其所得利益,大莫能名。产妇念之,得如此大益,岂念佛之人,一进产妇之房,便完全丧失平日念佛之功德乎。无知之人,自立章程,自误误人,罪岂有极,可怜。)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可知临产肯念,不但无罪,而且母子安全,得大利益,种大善根。产妇如此,余人可知。湖南马舜卿,(文钞中有此名。)系回回,(回回之皈依者,唯此一家人。)彼夫妇与五儿女,皆函祈皈依者。民十八年秋,来信言,彼妇生五儿女,初二次尚平安,三次即血崩,四五次更甚。今不久要生,倘再血崩,即无命矣,祈为说救济之法。光令志诚念观世音菩萨,临产虽裸露不净,切勿以为不可念。又须出声念,不可默念。彼又祈为胎儿预取法名。光信到,彼夫妇同看,其妇即念,次日即生,生时仍念,安然无苦。彼即回信言,出于意料之外,菩萨真可谓大慈大悲也。光自民十五年秋后,增广文钞排毕后,无论何等文字,概不存稿,以免印费虚耗。故近来深知此事之弊,曾常与一切人言其利害。冀彼此相传,以预救产妇与儿之患难,及性命也。即不谅者,谓我好言产妇事,亦所不惜,以期挽此恶风,令大家同生正信耳。


复朱德大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复沙庸之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为人子者,荣亲之道,在于励行修德,俾一切人,均以敬己而追念于所生,方为最切要之方法。每见世人,亲死之后,到处求有名有位之人,为之题赞。而不在己躬下黾勉修德行仁,以期贻亲令名为事。吾常谓,世人多好名而恶实,特欲以一时作场面,不思以终身为纪念也。汝既信受佛法,汝父亦已知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义。凡丧,葬,敬神,待客,均当依佛制,不用荤酒,以为一乡倡。光老矣,精神,工夫,目力均不给,只作十六句颂,不能作生西记。汝自作,或请其他高人作。光近来所有笔墨差事,一概推脱,非不欲为人效劳,力不支耳。汝信中将汝父之名字,一概不题,故只好于上款空二字,祈补之。汝父幸得往生,汝母在堂,固当预为劝导,俾死尽世间一切人天福报之虚荣心,决志往生,以超凡入圣为志事,则其利大矣。凡丧中作佛事,均当以念佛为事。若念经,拜忏,做水陆道场,殊少实益也。
  


复沙庸之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为人子者,荣亲之道,在于励行修德,俾一切人,均以敬己而追念于所生,方为最切要之方法。每见世人,亲死之后,到处求有名有位之人,为之题赞。而不在己躬下黾勉修德行仁,以期贻亲令名为事。吾常谓,世人多好名而恶实,特欲以一时作场面,不思以终身为纪念也。汝既信受佛法,汝父亦已知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之义。凡丧,葬,敬神,待客,均当依佛制,不用荤酒,以为一乡倡。光老矣,精神,工夫,目力均不给,只作十六句颂,不能作生西记。汝自作,或请其他高人作。光近来所有笔墨差事,一概推脱,非不欲为人效劳,力不支耳。汝信中将汝父之名字,一概不题,故只好于上款空二字,祈补之。汝父幸得往生,汝母在堂,固当预为劝导,俾死尽世间一切人天福报之虚荣心,决志往生,以超凡入圣为志事,则其利大矣。凡丧中作佛事,均当以念佛为事。若念经,拜忏,做水陆道场,殊少实益也。
  


复南通张海桥居士书(民国二十五年)
  当此国运危岌,民不聊生,将来之事,不堪设想之时际。以博地凡夫,具足惑业,又不能专心致志以学佛。而复欲于此生,即了百千万亿劫所不能了之生死大事,若不以求生净土为志事者,恐只有其因,而无由能得其果也。光以钝根自量,于初出家,即以净土为皈依。又经五十余年之阅历,虽于佛法无所了解,然于净土一法,固以最初之志,未尝或错。而于一切有缘之人,均以为奉劝。生死海深,菩提路远,欲于现生了此大事,捨净土一法,勿道不通一切法门,即通,亦不能究竟得其实益也。何以故,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净土法门,若具信愿,念佛名号,求生西方,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二法相较,其难易奚啻天渊悬殊。况当此大劫临头之时,尚欲研究深经奥论,而不以此一超直入如来地为志事,恐难满所愿,而成十人九蹉路之浩叹也。今为汝取法名为慧度,谓皈依佛智慧所说净土法门,自行化他,以期仗佛慈力,度脱生死,故名慧度。汝以八圆送光,光以八圆之经书送汝。若肯息心读诵其经,翻阅各种著述,自可知光之所见不谬也。又须知现今世乱,已至其极,无可救药。其原皆因宋儒辟因果轮回之学说,以酿成于八九百年之前,而于今暴发耳。今之欲挽回世道人心者,若不倡明此之祸根,则虽欲挽回,亦不可得。以因果,为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乃标本同治之法也。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给,以后但依所寄经书而修,不须来信,以免彼此徒劳也。  


复翟智淳居士书(民国二十七年)(原名文选)
  手书,及联芳之书,备悉。汝能持楞伽,可谓宿有善根。印心之法,不是崖板在那处。果能遵大慧断肉品,凡见一切生类,皆作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想,此门大开,无一不能入。若真入此门,纵尚未得印心之法,较彼已得印心之法,而犹不肯入此门者,其功德相去天渊。以一则空解而无大菩提心,一则实行其菩提道。且莫以我语为非,则纵未得佛祖心印,以此功德回向往生,一得往生,则直登不退,亲炙弥陀圣众,当亲证佛祖之心矣。末世众生,欲了生死,不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志事,即所悟与五祖戒,(五祖,寺名。师戒禅师,曾为黄梅五祖寺之住持,故世称五祖戒耳。)草堂清相同,也只得苏东坡,曾鲁公之结果。生死路远,来生后世,不知又结什么果也。净土法门,乃一代时教契理契机之特别法。下自五逆十恶,上至等觉菩萨,皆当修习,皆可即生超凡入圣。其余所有一切高深玄妙之法,多是契理,而绝不能普契上,中,下三根之机。我等从无始来,以至今生,尚在轮回中流转。皆因夙生,或以愚而不敢承当,或以狂而绝不信受之所致也。光言此者,恐汝志在以楞伽经,得佛心印为志事。其结果,一如五祖戒,草堂清而已。汝且莫学大通家,死心蹋地,遵断肉品修净业,则西方定可往生矣。光目力不给,不能详书。春间,无锡一弟子,印童蒙须知,后附一半佛法感应,而光文亦有几篇,亦可以作自利利他之一助。丧祭须知,亦弭灾,息祸,尊亲,爱亲之要道。各寄二本,一自存,一送窦,此亦学佛之人,移风易俗之要书也。
  

复窦智睿居士书(民国二十七年)(原名联芳)
  佛言,诸佛以八苦为师,故得成无上觉道。汝若无病,则此生恐无闻佛法之因缘矣。高子钦,以文钞治汝病,汝能依文钞修持,则决定可以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光之文钞,皆取佛祖所说者,随机变通说之,实无一句臆说者。汝能依行,胜于见光多矣。现在不比从前,一举一动,皆有障碍。况年老路远,见之何益,不见何损。即开示,也只是文钞中话,岂有另说新话之理。千祈勿来,以心相契为见可也。第一要吃素,余详文钞。翟居士信,写作一气,亦为开示汝故。今为汝取法名为智睿,能见文钞,知所依归,其智识可谓聪睿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善润华年

04战胜懒散的病:忙碌,是治愈一切的良药,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人生这一程,才不算辜负。养好身体的病,治愈心灵的病,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以最健康的姿态,度过接下来的每一天,愿你走好自己的路,越活越年轻,越活越轻松,越活越幸福。[合十][合十][合十

善润华年

每天传统文化学习: [烟花][爆竹]到一定年龄,尽量没有下面几种病,就能长寿:我们说好的人生,靠的都是自己成全;好的状态,也离不开自我治愈。到了一定年龄,见多了无常之事,看惯了聚散离合,越来越觉得:身心健康,无病无灾,日子安稳,内心踏实,就是最高级的炫富,到了一定年龄,远离这几种病,照顾好身体,打理好心情,过最美好的人生。01养好情绪的病:少怒,少怨,少耗,以平常心对待无常事,终会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02戒掉贪欲的病:物质极简,精神丰盈,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抛开欲念,万事皆安;03警惕多言的病:管住嘴,沉住气,守住心;04战胜懒散的病:忙碌,是治愈一切的良药,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人生

猜你喜欢
印光法师文钞

印光法师文钞全套1-7

by:制心一处Mandy

印光法师文钞-饬终纪要

临终关怀,正念为上。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利己化他。

by:胡定一

印光法师的故事

印光法师(1862-1940),陕西合阳县人,21岁出家,法名圣量,字印光。民国四大高僧之一。著作《印光法师文钞》为近代净土宗最重要著作。1940年在苏州灵岩山...

by:火中生白莲

印光法师嘉言录

是指引末法众生修行的经典之作

by:常忆平常

印光法师嘉言录

净土法门微妙难思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愿诸阅者同生正信庶可现生超凡入圣

by:雨铃林

印光法师嘉言录

大师一生由儒家进入佛门,主张儒佛融会,学佛先由做人学起,平日常以儒家伦理及念佛法门教人。他提出,佛法包括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应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

by:二十分钟DJS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精选读本

本专辑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光法师文钞白话”。选编说明《文钞三编卷三·复某某居士书》中写道:今为汝寄文钞一包三部。自存一部,余送有信心,能恭敬,通文理之人。其修...

by:文钞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