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智慧》素问•五脏生成论篇•第十(下)——望色与脉诊结合在临床上的应用

2024-05-02 05:36:1610:41 35
声音简介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膜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甚则入心。

百度知道
五脏生成篇第十原文及译文
查看全部1个回答
笙歌散尽游人_
TA获得超过218个赞
关注
成为第172位粉丝
五脏生成篇第十原文如下: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火台)者死,赤如衄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括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辛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碱。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月真)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肢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医养生: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by:产业地产章伟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全文朗读,由白云出岫录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by:白云出岫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作者(战国)佚名,经唐代王冰补注。本书共二十四卷,分八十一篇,涉及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学说...

by:听书读书共分享

黄帝内经素问

和大家共同学习黄帝内经素问里有关健康养生的方法和理论

by:西城羊

声音主播

1578181695

简介:道佛儒医传统文化终身推广者; 群经之首《易经》传承者; 传世易经《周易》实战践行者;黄老列庄毕生研习者;医学圣典《黄帝内经》终身学习者。 主播曾拜访诸多佛教和道教名山的高僧大德和隐士奇人以及民间高人,深得百家真传、秘传,受益良多,并结合多家真传研习道家风水及命理等国学数十年,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有缘人都能从中受益,秉承“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水德”,传播泱泱华夏之国学智慧,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以尽绵薄之力。 人生格言:服务众生,富民强国。 愿景:结缘光易团国学院,学国学经典而得道,做善人而知命改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最大限度的优化人民群众的居家和办公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