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菜

2024-05-03 21:36:3103:06 41
所属专辑:一日一菜
声音简介
华永根先生讲苏州吃
苏州玄妙观,吃小吃的地方。家里表兄弟来了,母亲拿出做针线活的钱,带着表兄表弟到玄妙观去吃豆花,北京人叫豆腐脑。鲜嫩的豆腐花,盛在一个很小很精致的蓝边敞口白瓷碗中,放入榨菜末、虾米、蛋丝、味精、青蒜叶。在碗中滴入几滴香油,一股股香味扑鼻而来。还有一种由小贩挑着一种名唤“豆腐花担”的担子,串街走巷,沿途叫卖“豆腐花”。这种“豆腐花担”的前担,是由台面、汤锅、炉担座和玻璃镶嵌的半六角形的立体调料座等组成。那后担,盛着绝嫩豆腐的圆木桶。姑苏“豆腐花”,小贩叫卖它的吆喝声非常奇特,只有一个“碗”字,那碗字在吴语中与“完”字相仿;在叫唤这个“碗”字的时候,小贩们往往拖着长长的、悠扬动听的拖腔:“完(碗)——”对于苏州人来说,小贩呼唤的这个“碗”字是家喻户晓的。这是小贩们在招呼吃客将吃完“豆腐花”的碗及时送回,而对于初次到苏的外地人来说,他们不一定搞得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泡泡馄饨吃泡泡馄饨。泡泡馄饨很有趣,筷子稍微沾一点肉酱,再在馄饨皮上一点,大拇指和食指一合,下锅,馄饨一煮,中间挤出来一个泡泡。吃泡泡馄饨,主要吃馄饨的汤。陆文夫写苏州夜点心说:一对青年男女,晚上在马路上,没有电影,也没有电视,就在马路边,两个人一人点一碗泡泡馄饨,中间再放一碗,两个人共吃一碗。先是自己吃自己的,一会儿可能是熟悉了,就吃中间的一碗。你扛一勺给他,他扛一勺给你。吃完,在昏暗的路灯下,依偎着,慢慢消失在灯影里。等大(肉方)苏州以前有个东西在菜场卖,叫咸肉。咸肉是熟的,下午三四点钟出来卖。熟咸肉有个称呼,苏州人叫“等大”。卖咸肉的时候有一个厨师搬出来一大块咸肉,他先切好一块,像手机一样大的方方正正的一块,放在案板上。然后他开始喊:“三毛。”旁边的人都围着看,都不动,也不买等着。有肉吃是一个大事,卖含肥油飘着肉香的咸肉是特大事。卖肉师傅喊:三毛,谁要?旁边人听到是三毛,但是要等。他认为第一块肉肉小没意思,他要等大的出来,所以叫等大。没人要,他开始切第二块。切肉,总是有区别。一块肉有肥有瘦,有大有小。现在人吃瘦肉,那时候的人吃肥肉。排到自己时,如果是一块瘦点的肉,就让后面的人先买,他要等肥的。糕团苏州几十年前还是农耕社会。稻米耕种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二十四个季节都有对应的糕团。苏州人最喜欢吃的,是咸的猪油糕。猪油糕上面一层葱花,糕里面是大大小小的油丁子,蒸过以后,油丁子晶莹剔透,相当漂亮,一刀切下去猪油的油水就下来了,上面撒满碧绿的葱花。卖猪油糕,是人工切,一两粮票一块糕。卖糕的师傅经验丰富,切出来的糕大小都一样。猪油糕像豆腐一样,一板,长方,专门有一把刀,按照这个宽度切下来。买糕是有诀窍的。有不少苏州的老先生买猪油糕,糕的中间他不要,他要后面的那一段,叫糕头。他要两头地方的糕头。在擀猪油糕的过程中,猪油丁被擀到两边去了。两头的糕头油水足,猪油丁多。苏州的老先生老太太买糕头,中间的不要,宁可等着。他早早先来,要两边的,为了这一口的油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