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调吟诵赏析《发潭州》唐:杜甫

2024-05-05 22:08:2511:07 77
声音简介
发潭州(上平十一真)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高名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白话译文
昨天夜里在长沙痛饮沉醉而眠,今天拂晓就伴着湘江两岸的明媚春色远行。环顾四周,只有江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为我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乎在亲切地挽留我。西汉时的贾谊才能世上少有,初唐时的褚遂良书法绝伦无比。两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曾名高一时,但是都被贬抑而死。这不堪回首的往事,真是令人黯然神伤。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准备北归洛阳,终因时局动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只得以舟为家,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发潭州》一诗,是诗人在大历四年(769年)春离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
首联紧扣题面,点明题意,但又含蕴着奔波无定、生计日窘的悲辛。杜甫本来是“性豪业嗜酒”的,何况是天涯沦落,前途渺茫,所以夜来痛饮沉醉而眠,其中饱含着借酒浇愁的无限辛酸。天明之后,湘江两岸一派春色,诗人却要孤舟远行,黯然伤情的心绪自然流露出来。
颔联紧承首联,描写启程时的情景。诗人扬帆启航,环顾四周,只有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在为他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乎在亲切地挽留他,一种浓重的寂寥凄楚之情溢于言表。岸上风吹落花,樯桅春燕作语,这原本是极普通的自然现象,但诗人“以我观物”,而使“物色带情”,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来“送客”、“留人”,这就有力地渲染了一种十分悲凉冷落的气氛,这种气氛生动地表现了世情的淡薄,人不如岸花樯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飘荡无依的深沉感喟。这一联情景妙合无垠,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梁代诗人何逊《赠诸旧游》一诗中,有“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之句,写得很工致。杜甫这一联似从此脱化而来。但诗人在艺术上进行了新的创造,他用拟人化手法,把花、鸟写得如此楚楚动人,以寄寓孤寂寥落之情,这就不是何逊诗所能比拟的。
颈联是用典抒情。诗人登舟而行,百感交集,情不能已,浮想联翩。身处湘地,他很自然地想到西汉时的贾谊,因才高而为大臣所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他又想到初唐时的褚遂良,书法冠绝一时,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历史上的才人志士命运是何等相似,诗人也正是因为疏救房琯,离开朝廷而沉沦不遇。正因为如此,这两位古人的遭遇才引起诗人感情上强烈的共鸣。诗人是在借古人以抒写情怀。前人论及诗中用典时强调以“不隔”为佳,就是说不要因为用典而使诗句晦涩难懂,杜甫这里用典,因是触景而联想,十分妥帖,“借人形己”,手法高妙。
诗的最后一联进一步借古人以抒怀,直接抒发诗人沦落他乡、抱负不能施展的情怀。贾谊、褚遂良在不同的时代都名高一时,但俱被贬抑而死,而诗人流落荆、湘一带,漂泊无依,世事不堪回首,沉郁悲愤之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诗人感叹身世、忧国伤时的愁绪,如湘水一样悠长。
这首五言律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或托物寓意,或用典言情,或直接抒怀,句句含情,百转千回,创造了深切感人、沉郁深婉的艺术意境,成为杜甫晚年诗作中的名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每日一诗——唐诗赏析葛调吟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by:不一样的阿枚

葛调吟诵

葛调吟诵,是我国语言之父赵元任的入室弟子葛毅卿先生传下来的吟诵调,以葛先生姓字取名葛调,也叫南调。此调专门为吟诵格律诗而制,是葛先生怕失传特别做谱保留下来的珍贵...

by:芝蘭1

《诗经》吟诵与赏析

陶叙汝老师对《诗经》的吟诵与赏析

by:陶叙汝

葛调吟诵《唐诗》

葛毅卿先生格律诗吟诵调的音律抑扬顿挫、优美动听,八大调式与八种格律唐诗相得益彰,完美互释。因葛调更能体现出古代文人的诗文意境之美,故而习之、吟之,悦之!

by:放飞心语5661

葛毅卿先生吟诵调

听遍传统吟诵调之七,行调格律诗八大调吟诵专辑!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咬字最为真,倒字乃浮云,传统调是基础,见字而歌终为本。有声阅读,含章可贞!以吟诵通读中华优秀文化...

by:扬子读书

小学诗词吟唱 吟诵赏析

小学必背诗词吟唱空谷靈音诗词古曲

by:空谷靈音阿才晋美多杰

吕守经先生葛调吟诵集

葛调吟诵简介:葛调吟诵,是我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先生的入室弟子葛毅卿先生传下来的吟诵调,以葛先生的姓氏命名,属于南调。此调专门为吟诵格律诗而制,她的特点是依照格律...

by:秋水长天_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