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老师人纪系列《黄帝内经》下笔记25到47

2024-05-09 13:23:2719:01 38
所属专辑:百姓健康管理
声音简介
倪海厦老师人纪系列《黄帝内经》下笔记
25到47

25、神有余则笑、神不足则悲。气比血快6寸,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如果恶寒怕冷,则内脏已伤。初病,神有余,下针,放几滴血;神不足,下针,不放血。
  肺气有余则咳喘,呼吸气短。初期病症,皮肤脸面一点点苍白。讲话没力气,肺气不足。
  肝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有余和不足,都会造成淤血。血有余则放血,不足则下针气脉旁,留针。虚则补其母,下肝经母穴曲泉,俞穴(原穴)太冲,有淤血灸放几滴血,不要大放。
  脾主肌肉,形有余则腹胀、小腹胀满,大小便不畅通。形不足则四肢不用,手脚没有力量,不能控制,这是初病。形有余泻其阳经(即胃经),不足则补其阳经之络。如果有微病,取两个肌肉中间,扎四肢脾经胃经的地方。
  肾主志,志有余则腹胀下痢(拉肚子),不足则厥(手脚冰冷),骨节有声音。厥有两种,昏厥或手脚冰冷。志有余在然谷旁络脉青筋放血,不足补复溜,肾经的母穴。微病在络下针或放血,经脉脏腑之疾,在经脉下针。

26、虚实之初、血虚、气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气冲头面六阳,造成惊狂。百会放血(把血虚掉),涌泉下导。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血太多则气就会少掉。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喜按为虚,拒按为实。气或者血受阻,则虚,气血同时受阻,则实,气血相并是实症,以行气和活血化瘀之药解决。如果气血并走于上,造成大厥,厥则暴死。百会放血(把血虚掉),涌泉下导加十指放血(行气)。

27、手之三部九喉:脏血为阴,腑气为阳。头身脚各有三部,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手脉也可以分九候,寸关尺三部,各部又分表中里。一般,病出于阳,得到风寒,风寒暑湿燥热。病出于阴,大部分是饮食不节和七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

28、风雨伤人、寒湿:症状是,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
  阴可满不可实。息怒不节,阴气上逆,下虚则阳气散,这是阴实的原因,所以情绪腰保持稳定。
  阴虚的原因,与情绪有关。喜则气下,悲则(肺)气消(消则血脉会空虚掉,阳气消损阴会进来),怒则气升。虚症都是阳气四散、里寒。

29、引之生实,实之生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阳虚与阴虚:寒栗、内热症。阳受气于上焦,寒气在外,上焦不通。阴虚则滋阴补虚,阳虚则补阳补虚。

30、不流汗之因及治法:上焦不通利,汗就流不出,皮肤很热。不流汗,可能与小时候肺炎或者出生时羊水没有排透有关。寒湿结在一起,皮肤生疣。如果从小到大不出汗,一运动就会发热,毛孔退化了,大剂量发汗的药下去,更热,汗还是不出,就在没发病时用冷水洗澡,寒极生热,不要发烧去洗冷水澡。心喜寒、肺喜热。
  中寒症: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则心脏温度降低,搏动力量减缓,脉会盛大以濇。过度劳动,阴会一直上升,停留于胸中,排不出。冬主收敛,冬天劳动,表汗出来,上面冷,吸寒气,里寒生。

31、补虚法、经络痛之虚实治法:补虚就是补气的手法,经络痛,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32、巨刺与缪刺之差异: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巨刺在经,缪刺在络。共同点都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比如申脉地方痛(不在经脉),在对侧的申脉络上面针,缪刺。
  如何进行缪刺:络生病,比如足少阴肾经的络上病,突然心痛、同时腹部暴胀、胸胁支满,平时没有病,突发病,在然谷前面青筋上找血脉,刺血。病初发,连刺5天。再比如,空中坠落或车祸,造成心痛、胁肋痛,都可以用这个穴位。这是肾经的络。是少阴症但是经脉没有病,就在然谷旁边放血。
  少阳经的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井穴周围放血。
  足厥阴肝经的络,令人卒疝,暴痛,刺大敦穴,络病都比较浅。
  足太阳之络生病,刺至阴穴。手阳明之络,气满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热,刺商阳,对称治疗。所有的络病都是新病,外来的表症。

33、手无法弯曲:刺足踝后方的压痛点。农历初五刺五针,十五刺15针,十六刺14针,倒回来。针刺按照月的盈亏走,治疗浅病。

34、高楼坠下、堕马治法:邪在阳蹻脉,目内眦痛,阳蹻脉与足太阳合并,在外踝下半寸即申脉处下针,对称治疗。高处坠落,恶血内留,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核桃承气汤治疗高处坠落和被踢淤血导致小便不出,然谷穴附近青筋放血。阳蹻脉发病,与膀胱经的症接近,然谷、冲阳、三毛放血。

35、胃经牙痛,针内庭与牙痛合谷。少商、商阳放血也有益处。

36、急救的时候在井穴治疗。有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病)。先热而生生中满者,治其标。足三里下1-2寸之间找压痛点(阑尾点)。

37、幼年、青年、壮年、老年治病之别:70-80岁者,脏基本没有问题,先看腑。年轻人脏气很强,看他的经就好。30-50岁的壮年人,看脏,壮年辛苦劳力,消耗五脏。

38、血无止法、伤肺症状:脉浮大虚者,脾气之外绝,脾气绝则胃气无,胃脉缓而沉。

39、五过四德、诊之三常:一过,不问尝贵后贱,先贵后贱,病从内生,脱营(血不够)。尝富后贫,失精。二过,不问饮食居处,暴怒伤阴、暴喜伤阳,逆气而上,满脉去形。三过,只摸脉,不望闻问。四过,不问病的前因后果,比如肚子痛,持续痛是有实。五过,粗工,就是不会分析就开始治疗。
  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王侯,身必败亡。

40、四失论:1、精神不专,诊断不知道阴阳从逆;2、老师没有找对,理论没有学好;3、不了解患者的贫富贵贱和居处及饮食;4、不问病因,直接把脉开方。

41、治疗肝病,一定要通利肠子即治大肠,最怕患者便秘。有表症,代表里面没有大问题。阳气够才会得表症。少阴(心经)与阳明相交,病在肾,内脏病会出现。少阴与少阳并病,病出于肾,寒气会进入心脏。肾脏有疾,大小便会不好。厥阴与少阳并病则代绝,肝脏和胆经三焦经,病在脾脏,看起来是肝胆三焦有疾,其实病在脾。

42、梦境判断何脏气少:肺气虚看到白色物品;肾气虚梦见舟船,船翻淹死人,如果冬天做此梦则胆小;肝气虚,梦见躲在树下不敢出来;心气虚和脾气虚都有这种症状,脾在长夏梦见盖房子,在别的节气梦见吃东西吃不够。

43、诊之十度:10种诊断的标准。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五度加上阴阳就是10度。
  阳神阴形。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者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者生。
  脉症合与不合。

44、水之精、火之精: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神志具悲,泪涕(眼泪鼻涕)同时来,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涕泣出也。悲哀时,身体会振动。脚底热脚背冷是常态。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水会停在下面,下焦阴寒比较盛,开入阴去寒排水之药。

45、经方大师,唐荣川、曹颖甫(fu)。
  刺法论:阳升阴降,升之不前,即有甚凶也。肺寅大卯胃宸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一直按照这个循环再走。
  四季之刺法:肝气郁结则疏散,初病,等待时机,冬至以后,小寒大寒,水在生木,等到肝气生气来再下手,即立春之时动手,下针肝经井穴大敦,放血几滴。心脏郁结,火气大闷在心里出不来,春分以后到清明时节取心包络的荥穴劳宫穴,以散心火。脾郁结,湿气盛,肚胀。等到立夏,季节转换时,针脾经的俞穴太白。春夏取井穴荥穴,秋冬取经穴合穴,长夏取俞穴,疏解脏气。肺气不足郁结,不能升发,针肺经的经渠穴(经穴)。肾气不足受到抑制,不能上升进入督脉骨髓脑部,下针肾经的合穴阴谷穴。先刺左边再刺右边,气由左到右,血则反之。

  肝心过盛之预防之道:肝脏提供血给心脏,心脏不收,肝气会过盛。子能令母实。疏散肝气,以金克木,下针肺经的井穴少商,再刺合穴曲池。
  同样,心火欲降,脾土不受,心火反逆上焦燥热(下寒),舌干,心脉大快,水克火,阳水是膀胱经,阴水是肾经,下针膀胱经的(阳经)合穴委中和肾经的(阴经)井穴涌泉。气过盛的泻法都不留针。
  脾土气欲降而金不受,导致中焦湿热过盛,木克土,下针在肝经井穴大敦、胆经合穴阳陵泉。
  肺经之气肃降而水不受,患者会短气,火克金,针心包经的井穴中冲、三焦经的合穴天井。

46、疫病治法:脏气过长(五脏适应于春夏长夏秋冬),扎荥穴,泻之。节气过长会生疫病。春行冬令,病在肝经,针合穴曲泉;冬行春令,病在手厥阴心包经,刺合穴曲泽。节气有过,用合穴。梅雨季节,天数太过,湿气太盛,病在足太阴脾经,刺合穴阴陵泉。寅申之年,春行夏令,刺少阳经的合穴。卯酉之年,秋行夏令,针肺经的尺泽。辰戌之年,冬行秋令,刺合穴,制止太过的地方。

47、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是阳干,己庚辛壬癸是阴干。丙对应丙,丙辛合化为水,假如丙寅年遇到辛月,是水月,如果不下雨干旱,则从丙寅年起算的第三年,一定发生疫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倪海厦人纪针灸系列

倪海厦(1954年-2012年1月31日),美国中医师,生于中国台湾特别行政区,籍贯浙江瑞安,双国籍,在美国创办汉唐经方中医诊所,曾任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

by:医道岐黄门下

倪海厦老师天纪人纪

倪海厦老师天纪人纪地纪系列

by:幸福鱼塘

倪海厦-天纪系列

节目内容:倪师天纪包括(易经内容64卦全部讲完、面相系列,风水阳宅,阴宅,紫薇斗数,手相系列,测字,姓名学)适合人群:所有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

by:招志宏

倪海厦人纪天纪系列全集

倪医师除诊疗、中药方剂研发,并盼将毕生绝学传承,1994年完成「天纪」。「天纪」运用易经的原理来解释宇宙之间包含天地万物的物性,内容包含八字、紫微斗数、风水...

by:国学经典传承倪海厦

《人纪系列针灸篇》 倪海厦注

倪海厦老师推荐学习中医顺序:针灸入手→《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y:奇妙的竹子

【天纪】倪海厦老师主讲

倪海厦,汉唐中医,被誉为当代少见的【命、相、卜、山、医】五术兼备之旷世奇人。曾任职佛罗里达州卫生署中医委员会最高委员会委员,职掌所有医师鉴定资格、更新执照、...

by:元亨利贞918

倪海厦人纪篇

本专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倪海夏先生他熟悉中医的多种技术,针灸中药,火罐,推拿,在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针灸大成,神农本草经,天纪人纪地纪,这些...

by:霖源泉

声音主播

78230744

简介:我是一名家庭健康管理师,同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公益传播者,更是受益者。热爱经典,熟背《大学》《中庸》等多部国学经典。因为句读经典能让我轻松获得健康。我热爱中医,熟读《黄帝内经》等。本人有多年亲身辟谷经验。热爱环保酵素为健康生活护航,多年公益推广自制酵素,一部分人因此远离疾苦。感恩平台给到分享生活的机会,让更多人轻松获得健康,共同助力健康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