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屿翔演播的 《水经注》 卷十七 5

2024-05-16 07:31:0005:02 17
声音简介

。又东过上邦县,渭水东历县北邽山之阴,流径固岭东北,东南流,兰渠川水出自北山,带佩众溪,南流注于渭。渭水东南与神涧水合。《开山图》所谓灵泉池也,俗名之为万石湾。渊深不测,实为灵异,先后漫游者,多罹其毙。渭水又东南,得历泉水,水北出历泉溪,东南流注于渭。渭水又东南,出桥亭西,又南得藉水口,水出西山,百涧声流,总成一川,东历当亭川,即当亭县洽也。左则当亭水,右则曾席水注之。又东与大弁川水合,水出西山,二源合注,东历大弁川,东南流注于藉水。藉水又东南流,与竹岭水合,水出南山竹岭,二源同泻,东北入籍水。藉水又东北径上邦县,左佩四水:东会占溪水,次东有大鲁谷水,次东得小鲁谷水,次东有杨反谷水,咸自北山流注藉水。藉水右带四水,竹岭东得乱石溪水,次东得木门谷水,次东得罗城溪水,次东得山谷水,皆导源南山,北流入籍水。藉水又东,黄瓜水注之,其水发源黄爪西谷,东流径黄爪县北,又东,清溪白水左右夹注。又东北,大旱谷水南出旱溪,历涧北流,泉溪委漾,同注黄瓜水。黄爪水又东北历赤谷,咸归于藉。藉水又东,得毛泉谷水,又东径上邦城南,得核泉水,并出南山,北流注于藉。藉水,即洋水也。北有濛水注焉,水出县西北邽山,翼带众流,积以成溪,东流南屈,径上邦县故城西,侧城南出。上邦,故邦戎国也。秦武公十年,伐邽县之,旧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其乡居悉以板盖屋,《诗》所谓西戎板屋也,濛水又南注藉水。《山海经》曰:邽山,邽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洋,谓是水也。藉水又东得阳谷水,又得宕谷水,并自南山北入于藉。藉水又东合段溪水,水出西南马门溪,东北流合藉水。藉水又东入于渭。渭水又历桥亭南,而径绵诸县东,与东亭水合,亦谓之为桥水也,清水又或为通称矣。水源东发小陇山,众川泻注,统成一水,西入东亭川.为东亭水,与小祗、大祗二水合。又西北得南神谷水,三川并出,东南差池泻注。又有埋蒲水,翼带二川,与延水并西南注东亭水。东亭水又西,右则叹沟水,次西得宕谷水,水出东南,二溪西北流,注东亭川。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欢迎收听由潘屿翔演播的《水经注》丨北魏郦道元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

by:潘屿翔

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by:故磊溪边

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水經注(完結)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

by:兰兰666666999

《水经注》阅读

分类:中国古典文学作者:郦道元三国时期有人写了《水经》,但是内容简略,全书只有八千二百多字。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系统地对《水经》进行注释,就是《水经注》,全书...

by:善意流传

郦道元《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以三国时成书的水经为纲所作出的注释,先给出原文介绍河流和山脉的基本情况之后给出注释,包含较定和详细解说,不仅介绍了河流与山脉的走向...

by:AAA我是果秋糖

千屿千寻

【悦库推荐】人间本无伊甸。走过一千座岛屿,是否就能找到幸福的意义。有怎样的心情,就能看到怎样的世界。走过的每一座岛屿,都是我寻找你的足迹——献给在追爱路上无畏的...

by:悦库时光

张予骞讲风水经典青囊序

内容简介: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张予骞,我呢本想语音讲解八字知识,然而很多粉丝说天天写八字案例,希望我用语音讲解风水,那也可以,那么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先讲解风水知...

by:张予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