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很多老人都不愿意传统墓葬而要新式葬法?原因很真实

2024-05-09 15:21:4506:15 87
声音简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入土为安一直是很多人的传统观念。

所以在火葬推行后,一度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直到进入新世纪后的第10年,大部分人才接受了火葬。

然而现在,很多老年人却在生前主动跟子女们说,他们不想用传统的墓地方式来安葬自己,而是想尝试一些新的方式,比如海葬或者火化后把骨灰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这些长期坚持“入土为安”的老人们为什么会突然改变想法呢?

价格昂贵的墓地

其实,很多老人都希望死后能够入土为安。

有些老人甚至会提前和老伴商量好,如果其中一个人先去世,就买两块相邻的墓地,这样等另一个人去世后,他们就可以葬在一起,继续相互陪伴。

但是,现实情况是,这种用来安葬的土地价格非常高昂,让很多人感到无奈。

拿北京西郊的福田公墓来说吧,它就坐落在西五环边上。你知道吗,那儿的墓地价格,一平米得20万!

相比之下,北京西五环的房价也就5万/平。墓地价格比活人住的楼房还贵了四倍左右。

要是真心想让老人走得安心,那他们在世的时候肯定不希望因为墓地价格太高而让儿女们有经济压力。

买了墓地之后,其实还有个“保质期”,大概20年左右。

时间一到,想要继续使用,就得再掏腰包。这样的规定,无疑给很多人带来了经济压力。

你可能会想,那干脆就不续费了吧,但心里又觉得不妥。在中国,我们历来都重视孝顺,觉得把已故的亲人安置好是基本的孝道。

但如果连墓地都不能长久保持,又怎么能算是尽孝呢?

但话说回来,谁能保证每20年都有后人愿意续费呢?毕竟时间一长,家族成员可能会分散,或者经济情况发生变化。

即使有人愿意继续承担这笔费用,长期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说不定哪一代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中断续费。

所以,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该如何让逝去的亲人得到长久的安息,同时又不让后人因为墓地费用而承受过大的压力呢?

现在的社会环境下,许多人每个月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几乎没有什么剩余。

所以,很多老人心里清楚,孩子们生活不容易,他们不希望孩子们为了买墓地而增加负担。

而且如果子孙们住得离你很远,甚至是出国了,那他们每次为了扫墓得跑多远啊?无论是坐车还是坐船,都得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只为了一个短暂的祭拜,感觉真的有点不值得。

安葬的多元化

现在的丧葬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了。

在我国,火葬虽然还是最常见的安葬方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一些新的安葬方法,像海葬、树葬和骨灰撒放等。

这些新方法不仅灵活、经济,还很环保,所以很受老人们的喜欢。

比如,树葬这个方法,就是把逝者的骨灰安放在树下。这样,逝者就能和大自然永远地在一起,他们的骨灰也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逝者的生命和大树的生命交织在一起,好像他们还在这个世界上,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这种安葬方式真的很特别,让人觉得生命真的很神奇。

而且现在的老人们活得越来越明白了,他们看待生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眼光。他们认为,人死后,就只剩下一捧骨灰,真的没有必要为了这个去纠结和执着。

这些老人思想开明,他们不再坚持那种“入土为安”的老观念,而是开始接受更现代、更环保的安葬方式。

他们深知,人这一辈子,其实都是从大自然中来的,最后也应该回归到大自然中去。不管是土葬还是火葬,最终的结果都是化为尘土。

所以,他们觉得,与其花那么多钱和精力去买个墓地,不如就把骨灰撒在大海、山林或者花园里,这样不是更好吗?让自己与大自然真正地融为一体。

这些老人们心里明白,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们更愿意让子女用那些钱来改善现在的生活,或者为未来做好准备。

他们的观念变了,变得更加实际,更加关注生活的本质。他们不再追求形式上的奢华,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这样的老人,真是让人佩服。他们不仅活得通透,而且有着超前的眼光。

他们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如何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他们选择了一种更加自然、更加环保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老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更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环保和实用,不再过分迷信过去的传统习俗。

这种转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在不断寻找更合理、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尊重传统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

我们可以在尊重传统的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寻找更加合适、更加环保的方式来处理身后事。这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可以为大自然做出一份贡献。

确实,这种社会观念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推动。

我们要在尊重过去的同时,敢于拥抱未来,尝试那些新的、可能一开始看似不同的方式。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或者习惯旧有观念,就拒绝接受新的思想和做法。

因此,我们应该为这种变化感到高兴,因为它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找到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生活方式,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人这一生 为何要读很多的书

读书的目的不能仅限于功利,必须去追逐非功利性的价值。在我看来,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而非单纯的知识。获取智慧,恰恰是通过读书做减法,把书读出思想,读进内心,...

by:无心少女_YM

老人 老人心理 老人健康 老人心理 老人咨询 黄昏恋

心理疏导心理咨询解析人生排忧解惑想咨询或者对心理学感兴趣想成为咨询师的朋友请您搜索添加张霞老师微信号:15076646404或者shouxixinlizi...

by:心理咨询师a美丽花园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只需去做,生活就会改变”,《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是一本看了就想去做点什么的好书。提供的是生活的建议,提供一些大家平时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却一直没有...

by:南方Darling

老人言

老人言是思想的火花,是智慧的浓缩,隽永有味,字字珠玑。他们是立身处世的法则,是求索生活的道理。本书所选老人言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包括命运成败、品行修养、交际处...

by:小小雪儿5

老人言

老人言是思想的火花,是智慧的浓缩,隽永有味,字字珠玑。他们是立身处世的法则,是求索生活的道理。本书所选老人言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包括命运成败、品行修养、交际处世...

by:Z洁_u0

老人言

老人言是祖辈留给我们的财富,翻开历史我们能够看到,每一个胜败兴衰的故事背后,都有我们中华民族的老人之言曾做出预测、做出总结。对于老人言这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智慧,我...

by:沐叭文化

老人言

口耳相传的智慧,洞察世事的箴言,源远流长的文化,不得不让我们敬畏,只有知道,才能做到,只有做到才能悟道!生命是一条长河,最需要的就是自渡,人这一生见天地,见众生...

by:梅子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