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一.晋纪十三.中宗元皇帝中14

2024-05-14 22:14:0905:08 46
所属专辑:资治通鉴
声音简介
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一.晋纪十三.中宗元皇帝中14
于是幽州、冀州、并州都被并入后赵版图。段匹䃅不行后赵的礼节,经常穿着东晋的朝服,手持晋朝的符节。久而久之,段匹䃅和段文鸯、邵续等同被后赵所杀。
5 五月庚申(初二),中州的良民因为战乱,有不少沦为扬州诸郡豪强士族的家僮、佃客,元帝下诏免除他们的奴仆身份,准备战争时征召服役。这是尚书令刁协的主意,因此豪门士族都更怨恨他。
6 终南山出现山崩。
7 秋季,七月甲戌(十七日),东晋任命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镇守合肥;任丹杨尹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军务及青州刺史,镇守淮阴。此二人均持朝廷符节统领军队,名义上是征讨胡人,其实是防备王敦。
刘隗虽在外地,但朝廷的机密事宜、任免士大夫等,元帝都和他秘密商议。王敦送信给刘隗说:“近来承蒙圣上垂青您,现在国家的大敌未能翦灭,中原鼎沸,我想和您以及周生等人同心合力辅佐王室,共同平定海内。此事如能行得通,那么国运由此昌隆。否则国家便永远没有希望了。”刘隗回答说:“‘鱼得处于江湖就会彼此相忘,人为追求道义也会彼此相忘。’竭尽自身的力量,以效忠贞’,这是我的志向。”王敦得到这封信,勃然大怒。
卷第九十一 晋纪十三3667
壬午(二十五日),东晋任骠骑将军王导为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领中书监。元帝本因王敦缘故,连同王导也疏远、猜忌。御史中丞周嵩上疏认为:“王导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帮助建立大业,不应当听信个别臣僚之言,被似是而非的说法迷惑,放逐旧日的功臣,使其与奸佞同伍。这样会使往日的恩德荡然无存,为今后招来祸患。”元帝颇有感悟,王导的职位因此得以保全。
8 八月,常山山崩。
9 豫州刺史祖逖认为戴渊是吴地人,虽具有才能和名望,但没有远大的抱负和远见卓识;而且自己披荆斩棘,收复河南失地,而戴渊却从从容容,突然前来坐享其成,心中怏怏不乐。又听说王敦与刘隗、刁协之间相互结怨,国家将有内乱,知道统一北方的大业难以成功,受到很大刺激,引发了重病。九月壬寅,死于雍丘。豫州的男女百姓都像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谯国、梁国之间都为祖逖建立祠堂。王敦长久以来就心怀不轨,听说祖逖去世,更加肆无忌惮。
冬季,十月壬午,东晋朝廷让祖逖的兄弟祖约任平西将军和豫州刺史,统领祖逖的部众。祖约缺乏抚慰和驾驭士众的才能,所以不受士卒们的拥戴。
当初,范阳人李产为避战乱依附祖逖,见祖约志趣不同寻常,便对自己亲近的人说:“我因为北方局势动荡,所以远远地来到这里,希望能保全宗族家人。现在我看祖约的所作所为,心怀叵测。我要以联结姻亲的名义,及早为自己安排脱身之计,不再侍奉再次使我陷身于不义境地的人了。你们这些人不可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忘却长久之计。”于是率领子弟十多人抄小路回归乡里。
10 十一月,皇孙司马衍出生。
11 后赵国主石勒把武乡全部的耆旧故老们召到襄国,和他们坐在一起欢乐宴饮。当初,石勒身份卑微低贱时,和李阳是邻居,多次因争夺沤麻的池子相互殴斗,所以只有李阳因此不敢前来。石勒说:“李阳是勇士。当初因沤麻结恨,是平民时的恩怨,孤正准备兼并天下,怎会怀恨一介平民呢?”于是急速征召李阳前来参加宴饮。石勒挽着李阳的胳臂说:“孤过去饱受您的老拳,您也饱尝我的毒手。”于是封李阳为参军都尉。石勒把自己的故里武乡,比作汉皇室的故里丰县和沛县,免除武乡三代人的赋税和徭役。
卷第九十一 晋纪十三3669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

请支持主播为您的免费服务,主播所有讲座免费收听。只需要打赏5块钱,就能维持主播全年的生活需要,对您来说也就是一杯饮料的价钱,一碗清汤面的价钱。《资治通鉴》...

by:儒释道传统文化

资治通鉴

和朋友们共同学习资治通鉴,学习古人治国理政和为人处世之智慧。

by:李叔叔001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by:浪漫一身_食育推广者

资治通鉴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非专业人士,个人朗读,纯属爱好,不盈利,不谋私,只为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感谢爱学习的同行者关注...

by:星辰大海angel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

by:小耳朵声音馆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

by:小耳朵声音馆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至五代期间1300多年的历史1。它由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而编撰完成。全书分为294卷,约三百多万字,记事上起...

by:读力师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来自于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御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是史家资政意识的表现。毛泽东同志酷爱此书,让我们一起来读史...

by:易水寒友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

by:春秋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