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最应该补的一节课,这样做,孩子受益一生

2024-05-15 07:02:2407:47 38
所属专辑:洞见书香智慧
声音简介
中国父母最应该补的一节课,这样做,孩子受益一生!
俗话说“盼子成龙,望女成凤”,中国父母们都盼望着子女长大有出息。这种期望会一直贯穿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
但是有件事其实比这个更重要,那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貌似都知道关心,但有时候往往就不经意忽略掉了。
把这件事做好,将成为孩子终身的财富。
怎么可以使子女的心理正常?当然这可以说得很多很多,但是我们把它归纳成几点,这样大家比较容易抓住重点。
01
不要羡慕他人
第一点,不要让子女老是羡慕别人。一个人羡慕别人会痛苦一辈子。
你再怎么样,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总统,你老羡慕他买房子,老羡慕他买豪车,你羡慕他干什么?
而在生活中,子女看到隔壁的孩子有一架玩具飞机,就吵着也要有一架。
孩子常常抱怨“别人都有,我为什么没有”,要求“别人有,我也要有”。
一般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多半赶快去买一架以满足子女的需要。
但是也有的父母坚持不买,认为子女不可以养成羡慕别人的坏习惯,更不应该老要和别人比。
为什么别人有的,自己一定要有?这样比下去,迟早会比出问题,不如早一点让子女死心不要羡慕别人,也不要同别人比来比去。
可是又有人来说,让孩子觉得样样不如人,是不是会自卑呢?
孩子的心理,是喜欢新的,喜欢自己所没有的,有的孩子自己的玩具已经很多很多,却偏偏要玩别的孩子手中的玩具。
父母再有钱也不可能买尽所有的玩具,一般家庭收入有限,更不可能让子女要什么玩具就买什么玩具。
这时候父母可以鼓励子女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以冲淡子女的羡慕心理,增强他的分享心理,有东西和别人分享,当然不必羡慕别人。
02
不嫉妒他人
羡慕、嫉妒其实是让自己最痛苦的事情。
但是我们经常避免不了,人家有好处是人家的事情,跟你自己有什么关系,对不对?
要孩子不嫉妒别人,也许相当困难。
父母大概只能教导子女,对别人的特质、财务或运气感到嫉妒,其实并不是问题,可以说是人之常情;
但是嫉妒到想要把他伤害,这就成为心理上的一种问题。
嫉妒别人,不一定要产生破坏性的行为,却能够转换成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的积极性念头。
因为嫉妒而伤害别人,会让别人对自己的自私产生反感,对自己并没有好处。
不嫉妒他人,尝试着去学习他人的优点,或者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欣赏他人的成就,心理就正常了。
03
不说人长短
父母在子女面前批评别人,很容易养成子女说人长短的坏习惯。
最常见到的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批评其他的家人,批评学校的老师;
或者批评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子女耳濡目染,也喜欢在人家背后说人长短。

母亲在子女面前数落父亲的不是,同样会使子女觉得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
孩子在家里批评老师,说同学或邻居小孩的长短,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应该教导子女,可以批评事情,不要批评人。
某人某事做得不好,不见得某人就样样都不好。
如果对某人真的有异议,最好在适当的时期,以合适的方式当面说明,避免在背后批评人家。
04
时常自省,有过必改

父母应该教导子女养成反省的习惯,把每天所接触到的种种事物,加以归纳整理,并且进一步类推,以寻找更为妥善的处理方法。
这种自省的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的。可惜一般父母,只知道教导子女记忆某些事情。
譬如说教孩子识字或者认识某些东西,却很少做深一层的启发,让子女从单纯的记忆提升到对事物的分辨整理和分析。
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拿一些共同的活动来进行分析、比较和检讨,使子女在对谈中学习分析、思考和表达;
逐渐养成子女反省的能力和习惯,并且教导子女有过必改,而不是害怕犯错或者一错再错。
05
乐观进取
心理健康的子女,既然觉得父母喜欢他,他也是一个好孩子,当然觉得很开心。
开心的孩子心情好,就会减少一些防卫性的行为,包括撒谎、闹别扭、惹是生非、畏缩、抗拒、攻击等,因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这时候父母应该特别小心,因为开心的孩子可能耽于逸乐而变成穷开心。
父母的责任,便是将孩子的欢乐心情引导到学习、读书上面,不要让他们一路玩耍、嬉戏下去。
使乐观的子女加上进取的行为,心中充满了希望,不断地求取上进。
06
心理不健康要设法辅导
父母对子女心理健康的最大贡献,其实就是培养子女的自信心,对生命充满热爱。但是父母的过分担心,往往使子女失去自信。

自信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所养成的。
自信的孩子,喜欢与人共处,不喜欢一个人躲起来,遇到问题时会热心地去解决,不愿意回避。
但是,父母的过度警告和过分严厉的指责和规定,常常伤害了孩子的自信,这是一般父母不知不觉中伤害自己的子女常见的现象。

父母的态度,应该鼓励重于责备,多让子女勇敢地尝试一些没有安全顾虑或者做好安全防范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子女的自信。

如果观察再观察,发现子女的心理有一些不健康,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必须冷静地请教专家,给予适当的辅导。
父母自己辅导当然很好,不过一定要找对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心理不健康,愈早辅导愈好,而且调整过来就会恢复正常,既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没有什么不敢开口请教的忌讳。

健康的心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
一个积极、乐观、自信的孩子,才是父母们最应该期望达成的教育成果。保证好心理的健康,才能更有希望地面对未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101个父母应该懂得的道理

《101个父母应该懂得的道理》这本书通过101个小故事向我们讲述了如何做,才能胜任父母这个角色赋予我们的责任,没有人是“天生”的父母,唯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做...

by:桔子山月

101个父母应该懂得的道理

孩子,我有话要对你说:最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常对你发脾气。早上你穿好衣服准备上学,胡乱用毛巾在脸上碰一下,我责备你;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我责备你;看到你把东西乱...

by:点阅有声出版

中国式父母

学会疏导孩子的情绪,学会积极修正孩子的偏差行为

by:一壶浊酒小聋瞎

初中生父母应该知道的事

本专辑从青春期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营养健康、家庭教育等方面提供指导,希望藉此能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面对青春期这一人生重要阶段。

by:勇往直前_勇哥

中国父母微学院

「中国父母微学院」致力于建立科学的家庭婴幼儿教育体系。用线上学习的方式进行互动分享,让父母走近孩子、了解孩子、更懂孩子,引导家长们用平等、尊重、有爱、共情的方式...

by:融八教育集团

中国人最应该读的100个财富预言

本书以100个寓言故事为导引,向你揭示钱的真面目,并引导你去赚到、守护好属于自己的金钱,从而享受到快乐丰足的财富人生。全书共分成三部分。首先是挖掘出穷人受穷的根...

by:烟波香帅

父母应该避免的五十种错误~付晶晶

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性,须因材施教,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即所谓的教子有方却无定法。这本书列出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做的事和应该避免的错误,包含了大...

by:轩妈妈读书

父母补习班

孩子都双减了,家长还要补习?我们的后1/2生,培养一个好孩子才是第一事业。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如先让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订阅我的专辑吧,照亮你的亲子之路~

by:风儿沙纱

《你好,小孩》其实应该叫《你好,父母》

本书分别从孩子、母亲、父亲、家庭、学校、社会六个维度,层层深入,重新梳理中国家庭关系和与之相关的教育问题,帮助越来越多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诸多教育理念中迷失教育本质...

by:徐本连

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诗

传统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大多始于古诗,咿呀学语的时候,古诗就浸润到我们的文化血脉里了。清风明月的夜晚,登楼徘徊的黄昏,荒郊古寺的钟声,落花满径的小园,建构了中国人...

by:Steven的私人频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