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酉音解读

228

知识就是财富,感恩遇见,感谢倾听,我是酉音。

闲聊时朋友问过我一个问题;有钱是不是一定会快乐?我不加思索的回答;有钱是不是一定会快乐我不确定,但没钱我一定不快乐。其实我认为这是个不值得深思的问题,金钱现如今已成为我们生活甚至于生命的基础。

早在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已写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我们每个人从还没降生的那一刻起已然是一个消费者,所以对于金钱的正视和认知,我们应该从小建立。然而我们大多数人确是囿于传统的思想和家庭教育,认为稳定才是我们生活的保障和追求,大于稳定这两个字之外的想法都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或是做白日梦。”你的亲人是否在你耳边对你说过:“好好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才能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有一份稳定而又高收入的好工作,这样你以后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父母也就放心了。”这个听起来让人放心的保障似乎很清晰而且舒适,但多数从各学校专业毕业的人最终在生活中呈现的一种状态是;疲惫,麻木,入不敷出,或是迷茫,工作上没有激情,然后长叹一息,对自己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然而也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时刻都在闪着光,他们能够跳出传统保守或从众的思想,能够准确的把握和掌控人生的机遇与财富,最终展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目标。

那么既然提到财富和金钱,就不得不说到一本在全球范围内发行近4000万册,也影响了千千万万中国读者的财商智慧丛书《富爸爸穷爸爸》,它被读者认为是全球最好的理财入门书籍,在颠覆了无数人的金钱观和价值观的同时,也帮助无数人掌握了金钱的运动规律。最终实现事业的成功和财富自由。有的人对这本书千恩万谢,并把它传播传出去,有的人翻开几页就对它相见恨晚,也有的人觉得这本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介于个体的年龄,认知,阅历等等差异,造成了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读书学习也好,做人做事也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读了这本书后的确给了我原有的思想和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生在夏威夷,长在夏威夷,是第四代日裔美国人,他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在夏威夷州教育部任职,高中毕业以后罗伯特在纽约接受教育,大学毕业后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军官和舰载武装直升机驾驶员,被派往越南战场,从战场上归来后,罗伯特开始了自己的商业生涯,47岁的时候罗伯特退休,做起他最喜欢的事情-----投资。世界著名的演讲家和作家安东尼这样说:在经济变革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罗伯特的话将是无价之宝。

作者在接受财商教育的时候只有9岁,小罗伯特有两个爸爸,一个是被称之为穷爸爸的亲生父亲,一个是被称之为富爸爸的好朋友迈克的父亲。穷爸爸是我们传统思想的完美代表,无论是在我们身边的哪个家庭,他都应该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完美父亲。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聪明绝顶,在当时拥有着博士头衔,曾经没用两年就修完了别人要用四年修完的本科学业,随后又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深造,并都拿到了全额奖学金。是不是很厉害?是的,他事业成功,一辈子都非常勤奋,有着丰厚的收入,然而,终其一生都在个人财务问题的泥沼中挣扎,去世后留下了一些待付的账单。而另一个被称为富爸爸的爸爸,连八年级都没能念完,同样一辈子非常勤奋,事业成功,去世后为家人,慈善机构和教堂留下了数千万美元的遗产。两个爸爸都是意志坚强,富有魅力而且具有影响力的人,他们都深信教育的力量,但两位聪明的爸爸对钱的理解却迥然不同。一个爸爸认为“钱乃万恶之源”,另一个爸爸则说:“贫穷才是万恶之本”。当小罗伯特想要买某样东西的时候,一个爸爸总是习惯说:“我可付不起”,而另一个爸爸则坚持让他这样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久而久之,一个爸爸的理财能力越来越强,而另一个爸爸的理财能力越来越弱,由于两个爸爸的观念完全不同,这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一个爸爸认为富人应该多缴税去照顾那些相对不幸的人,另一个爸爸认为:税是惩勤奖懒。一个爸爸说:“怒力学习吧,那样你就能去好公司工作”。而另一个爸爸则说:“努力学习吧,那样你就能发现一家好公司然后收购它。”一个爸爸说:“我不富有,因为我有孩子”。另一个爸爸则说:“我必须富有,因为我有孩子”。穷爸爸总是说:“我永远也不会成为富人”于是这句话就成了事实。而富爸爸总是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富人,即使当他遇到一次严重的经济挫折使他一文不名后,他仍然对自己说:“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

尽管思想的力量无法测量或评估,但是知道,明白自己内心的想法,也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爸爸想让小罗伯特努力学习,获得学位,最终能成为一名专业人士,同我们大多父母的想法一样,有份高工资的好工作,而另一个爸爸则希望小罗伯特学习成为富人,了解钱的运动规律,让钱为自己工作。9岁的小罗伯特要在两位爸爸的观念中做出艰难的选择,这需要冷静的思考和对自己内心想法的高度认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时富爸爸还不是很富有,而穷爸爸也并不贫穷。

那么是什么让9岁的小罗伯特对金钱产生了欲望呢?故事是这样的,由于住址问题,小罗伯特和好朋友小迈克是富人学校里唯一的两个穷孩子,同学基米的妈妈在周末的时候会开着一辆新的凯迪拉克带基米去海滨别墅度周末,基米以迈克和小罗伯特是穷孩子为由,没有邀请他们,这是两个孩子稚嫩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也激起了两个小家伙对财富的渴望。于是二人决定创业并正式建立合伙关系,他们做好了创业计划并迅速实行。他们敲开邻居的门,收集邻居们用过的废牙膏皮,然后组装生产线,融化掉铅制的牙膏皮后倒进熟石灰模具,最后制成5分硬币,是的,两个9岁的怀揣创富梦想的孩子,在造钱。当时罗伯特的父亲和朋友刚好在场,父亲的朋友转过身纵声大笑,而小罗伯特的父亲则微笑着向两个小家伙耐心的解释“伪造”一词的含义,并且只有政府可以这么做,这时二人才明白他们的举动是违法的。同时他们迅速致富的梦想也破灭了。

这时小罗伯特的父亲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建议,就是他们可以去请教迈克的父亲,原因是,两位父亲聘请的是同一个银行经理,而这位经理对迈克的父亲非常的崇拜,并认为迈克的父亲在赚钱方面天赋异禀,二人心中对财富的渴望和创富的火苗又重新被点燃。

与迈克父亲的会面很顺利,迈克的父亲也就是富爸爸同意了教授他们赚钱的方法,但没有像学校里的教学那样以说和教为主,富爸爸给了他们一份工作,每周六在便利店工作3个小时,工钱是每小时10美分,工作很简单,但简单的工作做久了也会很乏味,而且这样微薄的工钱并不让人感到激动。于是在第四个星期的星期三小罗伯特决定退出并找富爸爸理论




声音1评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