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描金凤·钱笃笤与汪宣 余瑞君56回施藏本

15.4万

长篇弹词《描金凤》最早又称《错姻缘》,分十二卷,四十六回。现存最早刻本为光绪二年(1876)重刻本及三十二年《马如飞重谱时调》石印本。
《描金凤·钱笃笤与汪宣》主要是讲苏州江湖术士钱笃笤和徽州人典当老板汪宣两家的一段婚姻纠葛,那么,这两个人物,应该讲,在苏州基本上是家喻户晓,人人都晓得的,讲起钱笃笤也晓得,讲起汪宣也晓得。汪宣因为看中钱笃笤的女儿,准备送礼金,礼金银子一送就是五百两。汪宣的钱是偷得来的,还是抢得来的?既不偷,也不抢,是从他的父亲手里传下来的。用他的父亲的话讲起来,创这点家当,心思花得不少。汪宣的父亲名字叫汪裕大,从小父亲就死了,娘改嫁。汪裕大争气,14岁托一个徽州同乡把他带到苏州,进了一家典当里面学生意,做小徒……

过去称当铺里接生意的店员为“朝奉先生”,与“绍兴师爷”一样,“徽州朝奉”是全国闻名的专有职业。名声响了,大家见到了徽州商人,甚至徽州的士绅,就一起把他们称为“徽州朝奉”了。

钱笃笤名知节,住苏州吴门桥堍第三家,有个女儿叫钱玉翠。可是,常熟吴市三湾村夏家巷的村民代代口口相传,都说钱笃笤是常熟吴市三湾村人,说其不是明朝人,而是生活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夏家巷有村民家至今还保存着钱笃笤的一张遗像。
相传钱笃笤出生在常熟市吴市三湾村唐家桥钱家,叔父入赘到夏家巷。由于他兄弟多,三岁时被夏家叔父领养。长大后叔父叫他学了道士,人称钱伯师、钱法师、钱真人。开始在周神庙里,后来名气大了,各地都要请他去做法事。外出的时候有夏姓堂兄弟为他背包。死后葬在当地树下浜,村民称为塘角。那里三面环水,坟墓堆得像小山丘高,种有两棵柏树和茂密的带刺的杆棵。“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队大搞平整土地的时候,把他的棺材打开了,道衣道帽依旧完整,尺把长的胡子和朝板还没有腐烂,做法事用的一把剑则交给了夏姓后人保存。当时,二三十厘米厚的木质棺材板打了很多粪桶,分给各家各户男劳力。
据夏家老人传说,钱笃笤求雨的时候用了49只方台搭成拜将台,下面都堆了干柴。钱笃笤一个人在上面做法事,只带上去一点水和红枣充饥。法事做了整整49天。本来,如果到第49天午时三刻还不下雨就将点火,想不到到了午时三刻,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

余瑞君先生从艺五十余年,他深得其师凌文君的艺术精髓,他和庄振华先生合作演出的长篇弹词《描金凤》夫唱妇随珠联璧合,红遍江浙沪,为广大听众所喜爱。在书坛上表演的“钱笃笤”活灵活现,他扮演的“汪宣”被誉为“活的汪二朝奉”。

声音56评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