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魁---清朝的京东与顺丰快递

2022-09-17 23:08:1512:16 592
所属专辑:影音读书笔记
声音简介

影音动画版读书笔记   请微信关注公众号:语音读书笔记



   大盛魁---清朝的京东与顺丰快递


 

 


大盛魁,是清代在内蒙古草原上崛起的中国最大的跨国贸易商号。曾经有“南有胡雪岩,北有大盛魁”之说。  大盛魁的历史几乎与清王朝的兴盛衰亡相始终。


《大盛魁》分小说版和电视剧版,电视剧版在豆瓣评分达到9分,属于神剧的级别。 2013年拍完,2017年在内蒙台播放,但是国内一直是全网没有片源。最近我发现可以在YOUTUBE上可以看到,虽然画质感人但是情节取胜,其中主人公的从01的几次过程和我的几年创业经历还有几分印证的地方。



王相卿


····························

第一桶金大多是见不得光的


 康熙年间,山西太谷县武家堡的小混混王相卿成就了大盛魁百年不衰的庞大基业。可以说大盛魁是一个讲述古代平民奋斗的励志故事,一个古代打工仔如何创造亿万财富的故事。


王相卿从小就喜欢皇商孙家的大小姐,这就相当于小雇员喜欢上央企老总的女儿。而且当时的皇商只有八家,含金量远比今天的央企高。康熙年间,对蒙疆用兵,孙家受命上缴几十万军费,王相卿给孙家小姐出招:皇上要钱就是为了给边疆士兵卖粮。孙家拿不出钱来,可以直接招募去送粮。而且,由直接送粮可以送很多士兵的日用品,这样成本降低很多。

这其中有一个由来很久的禁令:为了战争需要,内地对蒙古、新疆地区一直采用禁运封锁。这次的变通措施是一个折中,做兵不做民。就是只把商品卖给清军士兵,不卖给蒙古的牧民。


孙家老东家听到这个主意大为赞叹,很多赚钱的主意都是有很多槛,普通人看到槛就放弃,真正有心的人只要敢于尝试,一旦迈过这个槛就是赚钱的商机。


王相卿得罪孙家的少东家孙学举,被逼也挑着货物去了归化城。我在谷歌地图上看了一下,从山西太谷县到呼和浩特大约是500公里(1000里),开车时间6小时,步行时间4天,但是这是今天交通极为发达的情况下。  电视里演的这段大约走了20多天,其间因为叛军挡路还绕行的10多天。因为民夫百夫长史大学没有卖备用口粮,差点闹出民变。


一路上,史大学和王相卿还有一个盗贼出身的张杰不打不相识,成了拜把兄弟。三兄弟想出了大盛魁这一字号开始艰难创业。 创业的第一桶金大多是见不得光的,大盛魁也一样。王相卿的老师,军中采买,午马老师给了他一张可以自由在草原卖货的凭证。这在今天看来就是赤裸裸的军方参与走私呀。


·····································································


员工即股东的新制度


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边禁逐渐放开,草原卖货不是几家专营的生意了,竞争越来越激烈。王相卿创立了员工即股东的新制度,几十个财东就是几十个员工,这样员工可以尽心尽力为商号工作,可以吃得了辛苦,挑着货物到归化城周边的牧民家去卖货。


电视上演的这一段时间草原售货要靠人力去抬,我初看觉得不可思议,后来算算距离,加上当时骆驼运费极高,这样想来还是比较合理的。《乔家大院》里乔致庸故就总说自已的爷爷复盛公挑着货物走西口。 这里的复盛公,我开始还以为和鹿鼎公一样的爵位,后来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商号名称。至今包头还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





長城上的關口——殺虎口,政府在此設置稅卡,晉商稱之為「西口」

 

·····································································

摸索出了赊账交易的模式


大盛魁的创始员工们在王相卿的带领下摸索出了赊账交易的模式。 草原的牧民只有牛羊,没有银钱,而且即使在易货贸易的情况下这些牛羊在秋天也很难从草原深处走到归化城。

注意这时大盛魁的生意已经深入草原达到了乌里雅苏台,从乌里雅苏台到今天的呼和浩特城大约要3000里。 (地图上没测到,因为那里算跨国了,估计这也是这个片被全国禁播的原因之一)等这些秋天出发的牛羊走到半路上,到了冬天也很多都会被冻死。这样牧民的牛羊就要等到第二年开春在那达慕大会上再连本带利偿还给商号。茫茫草原,牧民迁徙不定,大多商人不敢接这种单。但是,蒙古人讲信用,加上当地的县官出具保单,这样赊账模式就做起来了。




····································································

行业巨鳄改变游戏规则


新的模式引来众人跟风模仿,但是其它商号没有大盛魁的员工即股东的制度优势,员工吃不了跋涉几千里的辛苦,都只能投资大盛魁入股。行业巨鳄皇商孙家也算出这种赊账生意可以有一年三倍的惊人利润,准备投十万两入股。这次合作被王相卿和孙学举的私人恩怨耽误了。

想起来这段很有点像当年阿里巴巴刚刚起步,马云去见已经做成快递巨头的顺丰快递的王卫,但是王卫没有见。几年后,阿里巴巴如日中天,以淘宝以一家之力改写了中国快递的格局。这里王卫去见马云,马云也没有见。商业巨头都是有身段的,有时放不下,就造成了另一种商业格局,引出了另一番精彩的商战故事。


做为央企的孙家被民企拒了,这就可以祭出它又官又商的杀招。孙家成立了行业协会(楚古拉大会),只能由固定的商号给对应的蒙古各旗供货。每年草原楚古拉大会统一订货、交货、结算(赊账买卖)。而且还有变相的给各旗王爷的好处(支差放贷)。这样一来,大盛魁的吃辛苦赚钱模式就被架空了。


赊账模式失效后,员工即股东的模式也暴露出弊端,大盛魁对股东撤资好像没有什么限制,每次遇到困难总有股东像猪八戒一样闹着分家回高老庄。这次走的王相卿的拜把大哥史大学。史大学看到商号大厦将倾,就使出苦肉计带着几百两回了老家。一贯吝啬的吏大学还是吃了苦头,闹的妻离子散。


···············································································


二次创业


进不了行业协会的大盛魁被逼背水一战,冒险接下了俄罗斯的新皇登基用的采购生意。这时它已经不能进草原做生意了,没有监管牌照就做生意,这就是非法经营。孙家利用这一点让大盛魁把最后的本金都亏光。


这时,王相卿都到了乞食为生的地步。有着主角光环的他当然会绝处逢生,一笔天赐之财让大盛魁起死回生。王相卿就此改进了之前的商号制度,把财东的本金都退还了,设立了重视身股的员工制度。干上十年的老员工都有机会获得身股,甚至成为分部掌柜,就是今天所说的员工持股和内部晋升制度。这一点和《乔家大院》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乔家那个好像没有十年这么长。


打造好团队后,接着就是重塑企业形象。王相卿利用归化城修水井的机会建立良好口碑。又缓和了和孙家的关系。


一次进京城吃火锅,王相卿发现因为天冷,北京城300家火锅店冬天没有纯正的内蒙羊肉。就发现了内蒙杀羊把肉直接供应北京火锅店的生意。但是跟风效仿者又一次出现,行业巨头孙家一旦进入又使得这小小的生意无利可图。一招鲜不能吃遍天,要不断的创新求变才能在商场求生。


···············································································

重新崛起


冬天向京城送冻羊肉的生意不能做了,就要想办法为手上的羊肉找出路。王相卿突发奇想把羊肉向北送,送到驻守边疆的十万士兵军营。 于是一行人走了二个月,把冻饺子在年夜饭之前送到军营。 修水井、让出北京羊肉生意、送军营饺子几招下来,大盛魁为重返草原做了坚实的基础。


王相卿主动把低价采购的茶叶分给有需求的同行,让他成为了行业协会会长(楚古拉大会)。


主动让利的同时,大盛魁的几位创始人对利润减少心存不满。加上只有身股,没有钱股的规定使得创始人股利不多。 三掌柜钱宽子就此退出大盛魁。


············································································

古代E租宝

大盛魁崛起的同时,老牌皇商孙家遇到危机。除了草原生意,孙家贪大占了东瀛购铜的低利润皇差。这种皇差要承担铜价波动的风险,而且不是说退就可以退出的。三掌柜钱宽子拿着大盛魁退的身股钱去孙家的钱庄以月息四分利存好(每个月4%,年化48%)。在我看来,这就是妥妥的古代E租宝金融难民的前兆。


是危机迟早就是爆发的,孙家因为草原雪灾冻死牛羊无数,草原生意只剩一成利润。同时,东瀛购铜的生意也周转不开。孙家百年家业危在旦夕。



····························································

制度建商


小说里写大盛魁发家靠的是:史大学的算计,王相卿的眼光和张杰的嘴。但是更重要的是良好的人才培养和授权机制双使得新一代人才接替。在我看来“南有胡雪岩,北有大盛魁” 胡雪岩不过一人一时之盛,大盛魁的制度才是可以兴盛260年的基础。


大盛魁第二次创业时,定下了没有财股的制度,就是只有人在商号里工作才有钱可以拿,这样后世子孙不能像其它商号一样靠着前人的股份赚钱。在电视里最后一集第二代掌柜定下了只有三位创始人的后人才有钱股的规定,但是三位创始人的后人终身不能进入商号工作,这就避免的资方对劳方的指手画脚。


我本人参与的几次创业,总结出一条重要的体会:资方眼观决定了公司能走多远。这对创业者和公司来说是很危险的。大盛魁在第二代起就回避了这个风险。


···············································································

小说《大盛魁》

小说《大盛魁》一共三本,主要是讲第三代第四代大盛魁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故事。

其中,王、史、张三位创业者的后人繁衍生息达到200多人,每年的财东大会把小小的归化城闹的乌烟瘴气,三姓后人没有了前辈的拼搏进取的精神,只知道食利为生,顿时变的面目可憎。


另外,小说还有很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其中对比了俄罗斯当时的贸易公司的制度,中国是三年工期才能拿到工资分红,俄罗斯是每月一结,就是咱们现在熟悉的月薪。从人性角度来说更让工人喜欢。 我猜现在欧美很多人都是周薪,应该也是这个制度的发扬光大。


·······················浮游天地,沧海一粟·····························



仔细看小说,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的企业管理制度一点也不落后,相反,是十分先进的,而且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到嘉庆初年,大盛魁已发展成为称雄于塞外蒙古市场的垄断性大商号,同治到光绪初年为其极盛时期,积累了巨额资本近亿两白银,每年贸易金额高达1000万两,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2万峰。

最后说一下,这个古代京东,塞北顺丰的结局。

1928年蒙古人民黨創始人喬巴山在蒙古當政。 社会主义老二哥蒙古闪亮登场。  1929年,大盛魁商號宣告倒閉。

再大的商号也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朵小浪花。  





影音动画版读书笔记   请微信关注公众号:语音读书笔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大盛魁

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头,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今乌兰巴托)、恰克图...

by:公蓝一天

呼和浩特-大召—大盛魁旅游区

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南街东西的两侧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全天乘车信息暂无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

by:恋景旅行APP

富甲天下:大盛魁(第一部)

【强烈推荐】著名编剧梅峰、王路沙精心雕琢,于震、乔振宇、吴连生等主演,王新民导演电视剧《大盛魁》同名小说。有声演播艺术大声周建龙2016倾情演绎,商业史诗小说《...

by:周建龙1968

富甲天下:大盛魁(第三部)(周建龙)

【内容简介】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为征讨噶尔丹筹措军饷。而这件大事却改变了一个的穷小子的命运。为避祸,他随军出征,在战争风云之中,他凭借胆量、机智和运气,在蒙古草原...

by:周建龙1968

富甲天下:大盛魁(第二部)(周建龙)

【强烈推荐】著名编剧梅峰、王路沙精心雕琢,于震、乔振宇、吴连生等主演,王新民导演电视剧《大盛魁》同名小说。有声演播艺术大声周建龙2016倾情演绎,商业史诗小说《...

by:周建龙1968

大盛魁丨影视原著丨于震乔振宇刘奕君主演同名剧集官场商战

南有胡雪岩北有大盛魁本有声剧根据热播剧集《大盛魁》原著改编于震/乔振宇/吴连生/刘奕君/周显欣/午马领衔主演影视同名有声剧故事简介历史跨度2...

by:张一摇

《京剧大师于魁智》

于魁智(1961年12月15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老生演员。现任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享...

by:文浩爱听曲儿

于魁智京剧唱段大全

于魁智,回族,1961年12月15日出生于辽宁沈阳,京剧表演艺术家,老生演员,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by:京声戏韵

京剧·于魁智

于魁智,男,回族,著名京剧演员,工老生,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演员。

by:葫芦哥常乐

清朝大百科 | 话说清朝

【内容简介】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从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到1912年溥仪退位止,统治276年。...

by:雷锋做事不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