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波老师讲解《论语•为政第二》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

2022-09-07 21:42:2145:12 144
所属专辑:《论语》精讲
声音简介

本章主要是讲学习孔门修行的道德境界,一个次序,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从效果上加以验证,也是自我检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个功夫的顺序,从“知”和“行”的两方面来进行学习。

 

第一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吾”就是我,“十有五”就是十五岁。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学,那么这一句话里面,我们今天要理解,首先这个十五岁,为什么十五岁要“志于学”?我们看《论语集注》,“古者十五而入大学”,而这个学是什么?是大学。古者,这里的“古者”是什么意思?指的是“三代之治”的时候,这个十五岁,为什么是十五岁入大学呢?这是人格觉醒的时间,就像我们今天都能理解,这个时候是青春期,进入青春期以后,人的认知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这个大学,首先是跟小学相对,有大学那就有小学,什么是小学呢?在《大学章句序》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朱子对小学的解释,这个“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其实就是人要能够做得好,孝悌忠信之实,怎么做?这个就是人品要好,你的这个小学如果功夫不够,那么最后入大学的话,可能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及“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按今天的人的说法,这个“礼乐”可能就是外面的一些所谓的性情教化方面的东西,那么最重要的是小学,甚至是认字的功夫。



在张之洞《书目答问》里面说,“由小学入经学,其经学可信”,这个经学,我们今天也可以理解成大学。所以“古者十五而入大学”,这个入大学的“学”指的是大学,为什么是十五岁入大学?大家就应该知道了,为什么今天这个青少年都有叛逆?这是本章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青少年叛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立志。接下来我们看看什么叫“志”,“志于学”的“志”,这个“志”非常重要。《论语集注》说,“心之所之谓之志”,这句话怎么理解?就是我们的心全面想要去到什么地方,就叫做“志”。心是什么?心是一身的主宰。“志于学”,这个“学”是什么呢?《论语集注》接着说,“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什么叫大学之道?就是大学,大人之学,修己治人之学,穷理正心之学。《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多的就不讲了,就把它其中几条重要的拿出来说一说,就是什么?“志于学”就是要“立志”,在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道德是最可爱的,什么是道德?人伦物理所当行之则。所以什么叫“志于学”?从这一句话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知道有这样一个“大学之道”,这个“大学之道”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在《论语•雍也》篇有这样一句话,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志于学”那首先第一步,你要成为“知之者”,你要知道,你如果不知道,当然就不算“志”,现在的学生说“立志”的话,往往是说,我将来要做什么,那个不叫“志”,那个叫什么?那个叫欲望。那也就不叫本章的“志于学”。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什么才算是“志于学”?你要做到哪几点才算是“志于学”?《论语集注》说,“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这一句话就真正能够做到“志于学”需要怎么样?“念念在此!”

 

那什么叫“念念在此”?就是无时无刻,接续光明,如果说你时断时续,若有若无,那就不叫“志于学”。同时“志于学”还要怎么样?还要“为之不厌”。什么叫“为之不厌”?这个是知行的开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论语——吴永达老师讲解

论语——吴永达老师讲解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by:12月的彩虹

论语讲解

自知传统文化好,不知道如何去影响别人首先我们的发心是好的,期待自己好,也希望别人好,这就是“美美与共”“己所欲而施予人。”“推己及人”这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

by:

《论语》讲解

鞍山樹德学堂国学课《论语》讲解录音

by:鞍山樹德學堂

《论语》讲解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

by:zyc0607

论语全书讲解

为人处世,安身立命,齐家治国必读书,品读传世经典,吸取圣贤智慧,修养自我心灵,创造人生辉煌。

by:星星19914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