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魏晋风流,07七步真伪和凌波微步

2023-07-24 05:28:3716:58 237
所属专辑:诗经 文化 人生
声音简介
10魏晋风流,07七步真伪和凌波微步 总第91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在上一讲最后,我们讲到了天下文有一石,曹子建得八斗的曹植曹子建。曹植一生流传的故事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与曹丕的立嗣之争和七步成诗。
立嗣之争曹植输掉的最主要原因,是曹植自身的文人、才子意气过重。常常任性而行,生活放浪不羁,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尤其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
这样的事情多次出现之后,曹植也就失去了曹操的信任与喜爱,并且最终在立嗣之争中失败。而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曹操选择的正确性。从宋徽宗赵佶、南陈后主李煜来看,确实如孔子评价乐之失奢一样,虽然文才冠绝天下,但是行为放浪、缺乏自律,喜爱优游宴乐,这样的皇帝实在令人担忧,应该不是治国理政的最佳人选,如果曹操选择了曹植,也许诸葛亮的北伐早就成功,汉室国祚又将延续,中国历史终将改变,也就不会再有长达三百多年的魏晋南北朝了。
曹植自幼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他的聪慧程度历史记载是一目十行而万言不忘,而自身的文采风流,用倚马可待、出口成章形容都不夸张。而曹植所有作品中,最为人所熟知,并且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的七步成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出见于《三国演义》,但这首诗最早却是出现在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而且也与《三国演义》中的版本不同。
《世说新语》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然而这首诗却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而《世说新语》如同演义一样,又是一种形式的小说,也就是笔记小说,而小说当然就不能肯定它的真实性。而志的性质就截然不同。
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志?志又叫志书,志书是记事之书。后指记载地方的疆域沿革、典章、山川古迹、人物、物产、风俗等的书。相对于史书而言,志书对事件的时间、地点、真实与否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甚至在志书的记录中,都不允许加入评价和修饰。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史学家,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当然也可以有是现代史的原因,很多史料不能披露。所以这首诗是否确实是曹植所著作,真的是难以肯定。
除了七步诗之外,曹植被称为古今三大谪仙人之一,当然他的文学作品极其之多,特别是代表作品极多。诗有七哀诗,乐府有白马篇,但最能充分体现曹植水平文学水平,并且最为后世所称道的就是《洛神赋》。《洛神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
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
第二段写洛神容仪服饰之美;
第三段写作者爱慕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相互赠答,但担心遇合受阻;
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
第五段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
第六段写洛神去后作者对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
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选取最为灿烂华美,也最为让人读之齿颊留芳的第二段、第四段进行学习赏析。
先来学习第二段。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第四段。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这两段话如果非要强加解释,就太过于无趣,实在是语言美到了极致,一旦解释之后,就完全丧失了这篇汉赋第一言辞之美。我是真的希望我的听众,特别特别是正在上学的孩子们,最好最好把这篇洛视赋反复抄写多遍,最好是能通篇背诵,烂熟于心。
我们这次讲座的主题,是从诗经到传统文化,再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所以这次讲座的发端,就是诗经。中国文学中有一种非常神奇的现象叫诗经效应,怎么说呢,就是四字效应。如果孩子们在写作文时候能够熟练运用,就会让语言变得非常优美。
我们以这篇洛神赋为例。
如果你写“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如果你能写成这样,是不是感觉已经非常良好,作文打个满分还是有可能的。但是你要是能写成“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那么你的这篇文章也许就是高考的满分作文,而且一定会被列入今后高考范文的学习资料当中。更不要说写出“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样的传世名句。这就是诗经效应,也就是古今文章,只要是用中文文字书写,都毫无例外的——四字效应。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魏晋名士风流

“金戈铁马多英雄,乱世名士自风流。”一部《世说新语》说尽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部我国最早的志人小说集,是如何用片言数语展现出异常丰富的内涵的?品读名著...

by:南京市民学堂

文学精读:从魏晋风流看文人风骨

30余年潜心钻研,2小时课程精华提炼,古典文学研究者李太斌,用15节精品小课,串联起多个经典文学故事,为你解析中国文学史上最有趣的800年。《唐诗宋词之前的中国...

by:学者李太斌

悬崖边的名士--魏晋政治与风流

三国到魏晋,魏晋到南北朝,南北朝到五胡十六国,华夏大地开始变得乱糟糟的。乱世出英雄,乱世也让魏晋时代成为了一个充满独立精神和贵族气质的时代。本专辑重点介绍曹魏政...

by:湖南兵哥bingo

《魏晋风度·典故篇》-听中华经典故事,品魏晋名士风流

魏晋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何为魏晋风度?为什么鲁迅、陈寅恪等人如此推崇魏晋风度?同济大学刘强教授带您一起品读那些脍炙人口、活色生香的魏晋典故,小时了了、东床坦腹...

by:山东教育电视台

最风流:生活在魏晋南北朝

【内容简介】(1)魏晋南北朝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市井小民,吃穿住行、文娱生活全景重现。生活之美在魏晋南北朝。(2)超有趣的魏晋南北朝生活指南。一本书带你领略风...

by:流星星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致魏晋风流

读魏晋名士的风流与骄傲!本书只作为练习用,不用做任何商业用途。

by:无糖麦芽

魏晋风度,名士风流-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绝世风流,名士遗风千载仰慕

by:江山照月

南京市民学堂:001魏晋风流之谢安

他是神童,幼时便与当朝宰相成为忘年交;他是美男子,"潇洒"一词最初就是形容他;他还是书法家和文学家,与古今第一书法家互为钦佩;40岁前他淡泊名利,甘心宅在家做主...

by:南京市民学堂

魏晋风度与魏晋玄学

魏晋,一个名士云集、玄风盛行、奇葩绽放的独特时代。鲁迅先生将魏晋名士独有的风流雅好尊称为“魏晋风度”。本专辑收录多篇研究魏晋名士之养成及玄风之产生的经典论文著作...

by:魏晋小玄

魏晋风云:聊聊魏晋也不错

微观视角呈现魏晋名人名仕历史故事。魏晋南北朝,一个长达近四百年的伟大战争时代,北方军人贵族的森重萧飒,南方门阀世族的神秀简约,交相辉映,一起构成乱世中的夺目之...

by:女汉子C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