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兴读书札记】112《毕竟是书生》

2023-01-22 18:00:0007:35 236
所属专辑:周老师读书
声音简介

《周一良:毕竟是书生》

读书札记文字版


老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本书的名字是《毕竟是书生》,几个意思呢?


书的作者是周一良。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了,但是,在史学界,他是响当当的⻆色。


周一良是名门之后。但是,他的曾祖父和父亲都算不上书生。曾祖父周馥跟随李鸿章兴办洋务三十余年,深受李鸿章倚重,当然,安徽同乡是重要原因。他在北洋海军、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天津电报局、开平煤矿及唐胥铁路的创办过程中,都有功劳,也是后期洋务运动实际上的操盘手。他是淮系集团中颇有建树和影响的人物,后来做过两江总督和两广总督。值得一提的是有功于教育,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与安徽公学的创办,都与他有关。


周一良的父亲周叔弢从民国8年起,就随叔父周学熙 (两任袁世凯政府财政总长) 在⻘岛创办华新纱厂,后历任⻘岛、唐山、天津华新纱厂董事、经理,启新洋灰公司的负责人,是我国北方民族工业代表人物,后来做过全国政协的副主席。周叔弢其实也能算“书生”,他是古籍文物收藏家,与南开大学颇有渊源。他的四万多卷珍贵图书后来都捐给了国家。安徽至德周氏名人辈出,周馥、周学熙、周叔弢、周一良、周绍良等等,都是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人。


周一良被定义为中国历史学家。他生于山东⻘岛,因为他父亲那时候在⻘岛办厂。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说法: 一良出自名门世家,家学渊源,年幼时读书条件好到无法再好的水平。因此,他对中国古典文献,特别是史籍,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曾赴日本和美国留学,熟练掌握英日两国语言,兼又天资聪颖,个人勤奋,最终成为一代学人。中年后他专治魏晋南北朝史,旁及敦煌文献,佛教研究,多所创获,巍然大师,海内无出其右者。至于他的学术风格,我可以引汤用彤先生两句话。


有一天,汤先生对我说:“ 周一良的文章,有点像陈寅恪先生。” 说到陈寅恪也是一块痛。我认为,书名《毕竟是书生》隐含了这种痛。陈寅恪是周一良的恩师,一度被看作陈寅恪的衣钵传人,而且他们的身世也有点像,陈寅恪的祖父做过湖南巡抚,陈家也是几代名流。但是,在文革中,周一良被选进了“梁效”写作组,也写了一些违心的东西。当然,也许不是违心,而是自觉不自觉地站错了地方。后来,周一良很是懊悔,做了很多次检讨。实际上,我认为确实和书生本色有关,做学问和讲政治,看起来有一种形式都是舞文弄墨,但是相去甚远,搞学问的人常常弄不懂何为政治,站错队是很正常的,所以,毕竟是书生,看起来很有学问,但是,在政治问题上,还是小白。加上周一良是一个追求进步的人,以为紧跟党,紧跟上级就是追求进步。看看他的经历就知道他的努力。


周一良对日本史和亚洲史造诣尤深,1949年以前曾讲授日本史。建国后,他创设亚洲各国史课程, 培养了一批亚洲史及日本史的教学和研究人才。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民盟到中共,能走这样的步子的人不多。


因为追求“进步”,文革中他写文章批判恩师胡适和陈寅恪,朋友写信批评骂他,以学术为政治服务来治学术,已完全背离了学术精神。然而,文革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特殊时代,我们不能也不敢苛求一个“书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中坚持自己的学术操守。1976年10月,四人帮失势,梁效写作班子解散,周一良遭关押审查。1977年至1979年被列为反革命集团成员,受到批判,要求“说清楚”“与‘四人帮’的关系”,背靠背对其进行批判。对于周一良来说, 也算是涅槃重生。


周一良的晚年又重新回到了学术著述的道路上,为中国古代史尤其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 周一良的这本书写作于1993年,此时他已经80岁了,一个80岁的人,有资格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周一良在这本书的前面写过这样一句话:


我现在提笔写自传,觉得一生平平凡凡没有什么特立独行值得记述,只是希望以后编写我国20世纪中期文化学术以及以至社会史的人提供一点资料。


很谦虚,符合大学者身份。其实,他在这本书里写到了自己的家庭和经历,也写到了他的先生陈寅恪,也写到了他自己的家庭,而很多学者的自传是不怎么写家庭的。比如说,他和他的太太邓懿的恋爱故事,跌宕起伏,非常精彩。他的太太邓懿是个大美女,当初天津有一本《北洋画报》,邓懿上过好几次封面。不少风流才子追求她,她却跟了埋头做学问的周一良,字里行间有不少的骄傲在里面。


这本书写作风格很朴素,从平淡无奇的语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写作这本书时的心情,有总结,有欣慰,有懊悔,真正是一个人一生的写照。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从这本书中读出观点,例如有这样一段:在“梁效”工作期间,周一良曾参与了到毛家湾抄林彪的家,也是我呆了16年的地方,周一良看到了林彪的很多藏书,看到了林彪在书上的批注,他印象深刻的是,在《资治通鉴·魏纪》中记载司马懿为了迷惑政敌,装做糊涂,喝粥时故意从嘴里漏出来,撒一身,说话时故意驴唇不对马嘴,迷惑对方。


在《隋纪》中,隋炀帝杨广为了骗取父亲杨坚的信任,每次父亲来他宫里时,他故意把年少漂亮的宫女隐藏起来,找一些又老又丑的出来伺候,乐器上也布满了灰尘,表示自己不好声色。林彪在这些文字旁边都密密麻麻加了圈点。我们了解了林彪这个人以后,对他这些批注也就不难理解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凌乱的读书札记

读书过程中随便录的一些碎片

by:嘎巴贡嘎

开卷有益,言之有序︱我的读书札记

满地都是六便士,如何在人生不停歇的奔波中稍停下脚步读一本书?这是一档私人读书频道,更新与最近读书的速度同频,间歇性奋斗与间歇性躺平随机抽取。所有读书感悟均为原创...

by:lulustyle

讲学札记

钱穆《讲学札记》

by:半閒堂

恋爱札记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我从来不信这世上会有感同身受,不一样的器官、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思维。

by:会说话的皮蛋

创作札记

艽野尘梦-夕阳讲完了,接下来本人正在创作第二部,放出一些片段供大家欣赏艽野尘梦——夕阳是在陈渠珍的笔记小说艽野尘梦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这部小说主要围绕的是他自身...

by:萧x蒙

党建札记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思考是人的本能,更是一个学者的使命。党的建设需要思考,这是自不待言的。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思...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闲来札记

闲来一坐S话投资

by:33分享

行长札记

一套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银行管理理论;一套切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际的实操经典;一部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值得反复品味的经管指南;一部银行从业者追求成长的难得教材。然而,...

by:财经雨田子

声音主播

31726942

简介:周志兴,1952年出生于江苏常州,1969年参军,1975年复员进入北京七〇七厂。1980年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87年参与创办中央文献出版社,后任副社长。1996年加入凤凰卫视,先后任凤凰周刊社长,凤凰网总裁。2003年开始创办共识传媒,任《财经文摘》杂志、《领导者》杂志社长兼总编辑,共识网总裁。2013年参与创办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