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奇特的一生》02 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

2022-12-12 23:30:0712:23 50
声音简介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第二天来阅读《奇特的一生》这本书。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我看过很多的模仿,但是极少有人成功。比如我们昨天讲的,统计自己的时间是个非常残酷的事情,每一次统计都要不断面对自己的浪费和无所事事。所以这是柳比歇夫厉害的地方,他坚持56年如一日地去记录自己的时间,可能我们做不到56年,但这种记录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具体的来看一下,柳比歇夫是怎么去记录时间的。对于柳比歇夫来说,时间是物质,它不会无影无踪,消失不见,不会消亡,这些时间最后变成了什么,完全可以在他的日记上查出来。由于他坚持做时间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获得了更多的时间。

利用碎片时间

首先,他可以把自己所有的碎片时间都利用下来。

所谓的碎片时间在书当中被称作叫时间的下脚料。

比如开会的时间、排队的时间、玩、坐车的时间。每一次散步的时候,柳比歇夫都会用来捕捉昆虫,捕捉昆虫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在那些特别无聊的会议上,柳比歇夫会演算习题,每次出差他一定要带一定数量的书上火车,如果是长时间出差,他会把书先邮过去,带多少书,根据他以往的经验就可以来决定。

如果你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统计清楚,就能够看到自己哪些碎片的时间可以利用,但是碎片的时间还是不够用,因为碎片的时间是越用越少的,可是你对时间的需求是越来越大的,怎么办?当你的工作越来越深入,工作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你一定不要一门心思的只去挖掘新的时间。

比如柳比歇夫,他本来是搞生物的,后来发现想要搞自己的研究,就要去研究数学,后来又觉得需要研究哲学。他逐步发现生物学和其他的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不懂历史不行,不懂文学不行,他甚至还要懂一点音乐。所以当他有这么庞大的知识需求量的时候,还总是去找新的时间已经不可能了。他必须要不断的挖掘当下的时间潜力,一个人不能天天都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这样会被逼疯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从时间当中去找时间。

接下来这一点我很佩服柳比歇夫。他亲身体验了需要最高学时的工作,也就是注意力集中度最高的工作,他一天最多能干8个小时。大家听到觉得8个小时不多,我听说很多人一天能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但我告诉大家这8个小时是什么样的8个小时,这8个小时是纯工作时间。

纯工作时间,不是我们平时在本上计划的那种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很多人回忆都会觉得这一天挺忙的,我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可能你一天忙了12个小时,但是如果你再仔细的把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刨掉,把那些没有好好工作的时间刨掉,其实一个人一天纯工作的时间基本上就是4~5个小时。

一个正常人,如果他一天当中能够深度工作4~5个小时已经很不错,已经到达一个人的极致了。所以柳比歇夫这8个小时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是一个非常超人的行为。

柳比歇夫把工作当中的任何间歇都要刨除,剩下的就是他要的。在计算的时候,柳比歇夫会把工作当中任何的间歇全部刨除,最后剩下的是他花在这项工作当中的纯时间,保持这么长时间地高纯度工作是需要对时间进行计算的。

做时间的计划

柳比歇夫的方法之所以能够存在,底下的基础是对于时间的计算和检查。

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

这句话可以做一个金句记录下来,我们平时的计划大多时候是没有计算的,随手一写,明天工作8小时,明天工作10小时,就那么做了计划。这种计划是非常盲目的,柳比歇夫把他的时间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叫标准活动时间。

所谓的标准活动时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花费在生存上的时间,包括睡觉、吃饭,这个时间是不能拿来干别的事情,否则会危害健康。

柳比歇夫的经验表明,一个人一天当中大概有12~13个小时的时间是用于非标准活动的,也就是生存之外的活动。

比如上班、办公、学术工作、社会工作、娱乐等。读到这的时候我特别感慨,我们活了一辈子,可能你活了80岁,按照柳比歇夫的计算方法,其中有40年的时间你都是拿来生存的,睡觉、吃饭,你真正拿来生活的时间,其实也就是一半多一点点。这12~13个小时的非标准活动是拿来干什么的,柳比歇夫把这个时间用来做两类事情。

第一类叫做创造性的工作,包括写书搞研究、看参考书、做笔记等等。

第二类工作是没有那么多的创造性,包括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等等。这些不直接属于科研活动的事情都被包含在第二类工作当中。

柳比歇夫每天统计的时间是什么时间?他只统计第一类工作时间的总数,其余的是第二类工作和其他,每天合计第一类工作的时间。

比如今天做第一类工作,创造性工作的时间是8小时,这样一天一天的全部加起来,到一个月的时候拿出一个总数。对于柳比歇夫来说,1965年的8月,他第一类的工作时间,总共是136个小时45分钟。其中都包含哪些项目也写得很清楚,基础科研花了59小时45分,分类昆虫学花了20小时55分等等,把各个类别列出来。

其中基础科研的50多个小时又用在什么事情上了,记录的也很清楚。看参考书这一项,你可以看到时间是12个小时,看参考书,看的又是什么参考书,记得也很清楚。所以你说变态不变态,他的每一分钟都能够找得到去向,这是柳比歇夫记录的一个过程。

先把一天当中花在各类事情上的时间记录清楚,再统计创造性的工作时间,我觉得这一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难。我们平时会糊弄自己,把一些不重要的工作也算在工作的时间内。 今天特别累,开了一天的会,回到家觉得自己好像工作了一天一样,但实际上开这一天的会并不是你核心的工作。

柳比歇夫把这两类工作分得非常清楚,他把创造性的纯学术活动拿来做统计的。这个类别之下,在什么事情上花了多少时间记录的也是特别的清楚。最后他只算第一类工作时间的总数。

但第二类工作的时间统计也是特别详细的,比如看电影、看文艺作品花了多少时间, 看报纸、看杂志花了多少时间,给亲人写信花了多少时间。为什么他要把第二类工作的时间统计也做的这么详细,这种记录可以让他洞察时间当中的一切、空白点和曲折拐弯的地方,让他对每一分钟都了然于心。这是他做的时间统计。

计划后的总结

我们刚刚讲他对时间统计完了之后要做时间的结算。

到一个月的时候他会做总结,看这个月的时间到底花费情况如何,这样总结完一年就制定下一年的计划。

这个人做计划也很厉害,比如他会给自己提出这样的计划:我今年最重要的任务是去参加某个学术会议,在这之前我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他会给每一项工作都去预估一个时间。

最后,当这个工作被落实的时候,再在后面括号里写下落实的实际时间。你会发现他的厉害,他实际花费的时间和他预估的时间相差无几,能特别精确地提前一年计划他的生活。我觉得这个也太厉害了,因为大多数人在时间的认知上都是有一些误差的,我们会把未来的时间看得更短。

在做某一项工作的时候,我问你现在做个报告需要多长时间,你说需要两小时,如果我问你一年之后做这个报告,你会觉得只需要一个小时,但这个问题在时间感非常好的柳比歇夫这儿不是问题,他真的可以把自己的计划完美的执行下来。

除了做年度计划之外,他还会做一个5年计划,每过5年他就会把度过的时间和做过的事情分析一遍,做个总的鉴定,这就是柳比歇夫时间统计的全过程。他统计完之后,再看他的日记就突然觉得很可怕。他一年内竟然能干这么多的事情,能见识这么多的东西。他的日记让我们看到人的一生有那么大的容量、那么充沛的精力,人的一生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就可以创造那么多的杰出的成果。他的记录完美的抓住了时间,抓住了总是想要溜掉的那些日常生活当中浪费的时间,抓住了我们没有觉察到的、损失掉的不知道去了哪的时间。

我们大多数人对自己花的时间,其实心里面是没数的。我问你去年花在娱乐上的时间是多少,你不知道,去年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是多少,我们仍然不知道。看了柳比歇夫我们才知道,自己对自己真的一无所知,一点都不了解。我们的回忆靠的是事件和一些大的时间点,这些事件和事件连起来就是我们全部的记忆。

但是这些事件和事件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是空白的。比如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得到了晋升,年终的时候结婚了,年初和年终之间干什么了?不知道,这是我们的记忆,我们靠的是事件。但是柳比歇夫不一样,柳比歇夫的时间是精打细算,对比他我们显得懦弱很多。

其实我们平时很少去想时间的事情,很少对自己做总结和盘算。因为这让我们痛苦,所以我们避免痛苦的方法,就是不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但是逃避的结果是我们没有办法像柳比歇夫一样一生去创造那么多的东西。

小结

我们今天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了一下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他统计一天的时间去向并且会加总一天当中花在第一类工作上的时间。

一个月之后做一个盘算结算,结算完之后立刻做计划。

一个月有一个月的计划,一年有一年的计划,五年还有五年的规划。

柳比歇夫所有的时间都是有去向的,所有的计划都是能够精准完成的,这是一项令人佩服的超能力。

明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柳比歇夫生活其他方面的一些习惯,他的生活像他的时间一样被整理得井井有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奇特的时间管理(完结)

格拉宁谈《奇特的一生》的创作文献散文越来越引起我的兴趣,创作使我厌烦了。您知道,创作归根到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真实的,情节归根到底全是想出来的。这一切似乎很自然,...

by:持之以恒的晚风

奇特刁妃

一部经典小说,喜欢请多点赞啊,,,,,好东西要分享给小伙伴啊,所有专辑完全免费,本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紧扣发展脉搏。。绝对震撼你的耳膜,,,,还等什么,赶快来...

by:小说动力

奇特的一生

《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描述了一个真正和时间成为朋友的人,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做了研究和试...

by:写给自己的小姜姜

奇特的一生

“时间统计法”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高效率,也保证了旺盛的生命力

by:江南kcl

奇特的一生

《奇特的一生》是1979年8月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格拉宁。这里是要讲述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

by:逆水行舟读书会

奇特的一生 | 时间管理鼻祖 | 普京推崇的文学大师力作

《奇特的一生》作者:格拉宁李春雨译演播:圆圆作者简介:达尼伊尔·格拉宁(ДаниилГранин,1919-2017),俄罗斯...

by:圆圆的声音世界

奇特动物的故事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狗的趣事、猪的趣事、猫的趣事、鼠的趣事、牛的趣事、虎的趣事、蛇的趣事、羊的趣事、猴的趣事、猩猩趣事、鸡的趣事、鸟的趣事、蟒的趣事、龟的趣事等内容...

by:飞宝奇迹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他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我不打算通俗地阐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贡献。我...

by:大姐夫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