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奇特的一生》03 柳比歇夫读书笔记de方法

2022-12-15 18:48:0707:07 70
声音简介
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第三天来阅读《奇特的一生》这本书。

今天我们要说到的是柳比歇夫其他生活方面的一些习惯。

将物品分门别类

我们前面介绍过,柳比歇夫这个人,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工作当中有一大部分工作是给生物做分类,

所以,他有一个分门别类的爱好,这种爱好不仅体现在工作当中,他把他的生活也同样打理的井井有条。

柳比歇夫通过用时间、姓名、事件作为的标签的一个方法,把资料、照片等各种材料全部都整理好,最后很合理地保存在大脑当中。他需要一个材料的时候,就好像从图书馆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一样,可以从他的大脑当中找到对应的材料。

这点太厉害了,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看过的东西会忘掉,在找的时候就找不到,这个事情在柳比歇夫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他的书房。

他的书房里面有书桌、书架、书橱、沙发,还有一个长长的目录卡片抽屉。这个目录卡片抽屉,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图书馆的目录卡,目录卡都是柳比歇夫亲自填的,他收藏的杂志上的文章、书,还有一些小册子的名称都在目录卡上,登记得整整齐齐的。

每张卡片都标记了书号,目录卡片还有索引,柳比歇夫的目录上还有分类,这个分类是他自己亲自设计的。他的藏书一共有16,000多种,除了藏书之外,还有各种杂志、需要读的文章。他的文章会另行分类,装订成一个册子,这样所有的东西都被纳入到他整理的体系之下。

大家都知道书,还有我们读过的单篇文章,如果不编到一个系统的目录里面,往往找不到,会淹没在海量的藏书当中,但这个事情在柳比歇夫这边是不可能发生的。在我们看来,他其实等于是创造了一个小的图书馆。上万张目录卡片实际上做起来是一个挺浩大的工程,但这个工程能够帮他节省更多的工作时间。当别人还在胡翻乱翻的时候,他可以轻易地找到需要用的材料。

这一点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工具上的改善。

很多人的电脑桌面是乱的。每次要找一个文件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一天找一个文件,多比别人花了一分钟,你一天找50个文件,就是50分钟,50分钟是什么概念?一天50分钟,那100天呢?如果你不把这些东西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你最终是在无休止的、重复的浪费时间。

如果柳比歇夫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我觉得他一定非常开心,因为电脑可以节省他很多的精力去做整理,他的电脑一定是非常地干净和整洁的。这是我们讲的柳比歇夫的书房。

我们再来讲一下他收藏的其他资料,他还有一些抽屉,这些抽屉里的卡片上,柳比歇夫登记了他自己收藏的一些石印、手绘、复制的图片,而这些卡片好像没有直接的用途,但是他还是把它们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了,在他那里所有的图片也是想看哪张就能立马找到。

读书笔记法

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他做读书笔记的一些习惯。

柳比歇夫在他的日记当中写到,他说重要的论著,我做的摘要都十分的详细,甚至到现在,我在这上面仍然要花很多的时间。

也就是说这个人是个读书很慢的人,最终他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但凡看最重要的著作,我都要写个提纲,再进行分析研究,所以我的手头有大量的存货,一旦有可能出版,存货立马都能够派上用场。文章写得很快,因为事实上它不过是我平时储存着的材料,随用随取。这一点太厉害了。

我每天都会写一篇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我写文章会偶尔想到我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书,和这篇文章是有关系的,我就要去搜我的读书笔记。在读书笔记还没有电子化那个年代,搜的话真的很痛苦,死活想不起来自己到底是在哪本书当中看到的这个知识点。

有了电子笔记之后就方便很多,现在各种电子笔记都支持做关键词的搜索,但这种关键词搜索建立的前提是你做了读书笔记,做了读书笔记并且整理清楚,这个东西就会成为你的知识库。

柳比歇夫讲他的读书方法,让他在某种程度上比别人慢,落后于别人,看的书实际上比他的同行要少,但是别人看书是浮皮潦草,浮皮潦草地看书,很多精彩的东西消化不了,看过的东西就会忘。

但柳比歇夫看书的方法不一样,他看书的方法慢,会做提纲、摘要,最终他读的每一本书,在他的大脑当中都会形成一个十分清晰牢固的印象。最终随着岁月的推移,他的库存要比他的同行们丰富得多,这一点太令人羡慕了。

想想看,你老老实实地看书,老老实实地做笔记,老老实实地把这些东西都内化到你的大脑里。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你确实会比别人进步得更快。因为大多数人他们是狗熊加棒子,夹一个新的,掉一个旧的,但你不一样,最后你会成为一个在知识上最富有的人。

我身边有一个柳比歇夫的崇拜者,他的读书笔记已经好到什么程度了,平时我们在微信上聊天,聊到某一个话题的时候,他随手就能够截图一张他自己曾经记的读书笔记给我们看,关于这个话题,别的书里面都是怎么讲的。这种人他们对于知识的使用和吸收,比一般人确实要好太多了。所以柳比歇夫的读书方法希望能够给到各位启发。

分门别类是柳比歇夫的一个癖好,他其实做时间统计是不是也是分门别类的做。他碰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想要分门别类,我觉得这是他工作特性的一个延展。科学家其实就是这样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把混乱的世界里的东西归纳成体系,然后发现一些东西之间有类似的地方、同样的规律、内在的联系,这就是科学家们做的事情。

小结

对于柳比歇夫来说,分类是他主要的学术研究,也是他的生活方式,由此他的生活是井井有条的。

配合他的时间统计,他其实在过一种非常系统的高效的生活,

我们很少看到谁房间和电脑都乱成一团,但本人是个高效的人,其实高效这个事情是由内而外、由生活及工作的。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内容,明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柳比歇夫的另外一面,其实他在有些事情上掌控的并不像我们大家想象的那么好。

上一节
下一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奇特的时间管理(完结)

格拉宁谈《奇特的一生》的创作文献散文越来越引起我的兴趣,创作使我厌烦了。您知道,创作归根到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真实的,情节归根到底全是想出来的。这一切似乎很自然,...

by:持之以恒的晚风

奇特刁妃

一部经典小说,喜欢请多点赞啊,,,,,好东西要分享给小伙伴啊,所有专辑完全免费,本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紧扣发展脉搏。。绝对震撼你的耳膜,,,,还等什么,赶快来...

by:小说动力

奇特的一生

《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描述了一个真正和时间成为朋友的人,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做了研究和试...

by:写给自己的小姜姜

奇特的一生

《奇特的一生》是1979年8月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格拉宁。这里是要讲述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

by:逆水行舟读书会

奇特的一生

“时间统计法”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高效率,也保证了旺盛的生命力

by:江南kcl

奇特的一生 | 时间管理鼻祖 | 普京推崇的文学大师力作

《奇特的一生》作者:格拉宁李春雨译演播:圆圆作者简介:达尼伊尔·格拉宁(ДаниилГранин,1919-2017),俄罗斯...

by:圆圆的声音世界

奇特动物的故事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狗的趣事、猪的趣事、猫的趣事、鼠的趣事、牛的趣事、虎的趣事、蛇的趣事、羊的趣事、猴的趣事、猩猩趣事、鸡的趣事、鸟的趣事、蟒的趣事、龟的趣事等内容...

by:飞宝奇迹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他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我不打算通俗地阐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贡献。我...

by:大姐夫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