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奇特的一生》04 柳比歇夫de矛盾与斗争

2022-12-15 18:58:5307:30 35
声音简介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第四天来阅读《奇特的一生》这本书。

前几天我们把柳比歇夫描述得像一个神一样,他可以非常变态地坚持56年来统计自己的时间,可以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在了什么地方。那么今天我们开始把柳比歇夫从神变成人,我们来谈一下柳比歇夫做的那些和他的目标不相关的事,和他的那些倒霉的事。

柳比歇夫的倒霉事

作者在书上提到了一段对话,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表示,非常羡慕柳比歇夫那种从容不迫地、顺利安适地生活。柳比歇夫是怎么回应年轻人的呢?他把他自己做的所有倒霉的事列了一张清单给年轻人看,那些倒霉事包括什么?

5岁的时候,柳比歇夫从柱子上摔下来,摔断了胳膊。20岁的时候急性阑尾炎,他还得过肺结核、得过肺炎、得过严重的神经衰弱。他的这张清单里面包含了很多事故,都是在他身上发生的倒霉事,所以他的生活也并不是常常顺心,他身上还发生过一个倒霉事,跟他的性格有关系。

柳比歇夫有段时间在各地不停地奔波调查虫害,得出的结论是他认为害虫的坏处被人为地夸大了,实际上根本不用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消灭害虫。但是别人都不支持他这个想法,因为大多数没有科学知识的人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花了人力、物力把害虫消灭了,庄稼才能长好,这个收成才能保证。

没有人能够去证明,如果不消灭这个害虫会怎么样。柳比歇夫通过缜密的科学研究来证明害虫没有那么有害,可是大家又不听他的。他遭遇的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植物保护研究机构,因为柳比歇夫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如果说害虫没那么有害,那么很多投入就没有必要了。这群人非常生气,想要开除柳比歇夫的博士学位,但这一切也没有能够让他闭上嘴,他仍然是这样我行我素,不计较自己的损失,最后当然没有被开除,他很幸运。

柳比歇夫的矛盾和斗争

可是他的生活当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消耗了他很多的精力。这跟柳比歇夫自己给自己原定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按照柳比歇夫管理时间的习惯,对目标的明确性,他应该一生都非常精确地去追求他的目标才可以。他为什么非要在这种问题上跟别人做纠缠?

作者把这个归结为柳比歇夫有一种与谬误作斗争的精神,一定要跟那些错误的东西去斗争。

这种斗争虽然消耗了他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柳比歇夫对这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他讲谁同现实妥协谁就是对未来没有信心。

不过这个确实成为了柳比歇夫一生当中一个非常挣扎的问题。

首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别人去争论,和谬误作斗争是需要时间的。

另外他有自己一生的主要的职责。他有他生物学上的追求,这两者形成了一个矛盾,柳比歇夫无法在这两者之间实现两全,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时间管理的神人,他普通的一面,他也会面临这样的矛盾和斗争。

除了这样的矛盾和斗争之外,柳比歇夫还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他的研究经常会无缘无故的走入岔道,他忽然会研究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好像和他本来的主要任务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即便他分心了,也不能说他是一个散漫的人,因为他做那些工作也是一开始就干到底,非常的认真。

比如他曾经写过一篇论叔本华的格言,他还写过一些关于世界史的文章,还在一些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这些都不是他的主要工作。 有些可以说是和他的主要工作之间是有联系的,但有一些确实和他的主要工作是完全不相干的。

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其实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自我剖析的工具,而不是一个自我约束的工具。

柳比歇夫其实不是特别擅长克制自己,一般人不克制自己,去放纵、玩、打游戏,但柳比歇夫的放纵体现在他会沉迷于一些和他的主要任务无关的东西。他有一种求知欲,他在思维方面好像是永远都吃不饱一样,他不能够碰到那种特别有诱惑力的问题,否则的话他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他没办法让自己不去研究那个问题。

这是柳比歇夫的问题,作者对于这个事情的评价说,一个科学家其实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他只关注一个领域的话,慢慢的他的创造性会枯竭。他关注很多,他能够兼顾一些不同领域的问题的话,那么他的思维就会更加地活跃。

这是作者对于柳比歇夫的分析的一种看法,但确实柳比歇夫并没有完全地投入到他的主要工作上去,这个也是他在自我管理当中的一个问题。

柳比歇夫的计划太大

还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柳比歇夫其实最后没有能够完成他自己的目标,他这一生一直都在严格地记录自己的时间花费情况,严格地在记录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最终他仍然没有能够完成他自己的既定计划。他一直都在探索变化,一直都在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他的问题出在他的计划太大了,他必须要再活一次,才可能完成他现在给自己既定的目标。

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柳比歇夫明白自己的目标实现不了了,他根据自己的时间统计法精确地去计算了一下,还差多少就可以实现他订立的目标。然后打算集中精力去写一本书,那个时候他已经72岁,但即便是这本书也没有完成,虽然这个过程当中一直都在缩减研究的领域,这非常令人可惜。

所以柳比歇夫好像看上去就像一个倒霉鬼一样, 一辈子都在追求这个目标,却最终没有完成。

对比来看,他有一个朋友,朋友和他一起开始的工作,但是在同样的时间里面,朋友专注地研究了2000种非洲的蝗虫,最后变成了一个蝗虫专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这位朋友组织了非洲的治蝗工作,可以说是名利双收。这样一对比柳比歇夫就更倒霉了。

柳比歇夫身上具备一切可以获得声誉的条件,他的意志力很强、想象力很好、记忆力很好,还有一些其他的品质,自我管理方面也非常严格,他的天分配合他后天的勤奋,一切都恰到好处。可正是因为柳比歇夫没有选择一个小的目标,最终他没有去赢得很多的成就,这就是柳比歇夫身上非常令人遗憾的地方。

小结

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这种遗憾,怎么去评价他的一生,这是我们明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了柳比歇夫他的另一面,他很会分心。

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和一些谬误会坚持做斗争,这浪费了他很多的时间,这是他一生当中特别矛盾的一个事情。

他在研究上也经常走岔道,对于一些有兴趣的问题,他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

他也遇见过很多的倒霉事,他的一生并不是像机器人一样真的那么精确。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奇特的时间管理(完结)

格拉宁谈《奇特的一生》的创作文献散文越来越引起我的兴趣,创作使我厌烦了。您知道,创作归根到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真实的,情节归根到底全是想出来的。这一切似乎很自然,...

by:持之以恒的晚风

奇特刁妃

一部经典小说,喜欢请多点赞啊,,,,,好东西要分享给小伙伴啊,所有专辑完全免费,本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内容紧扣发展脉搏。。绝对震撼你的耳膜,,,,还等什么,赶快来...

by:小说动力

奇特的一生

《奇特的一生》是1979年8月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格拉宁。这里是要讲述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

by:逆水行舟读书会

奇特的一生

《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描述了一个真正和时间成为朋友的人,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做了研究和试...

by:写给自己的小姜姜

奇特的一生

“时间统计法”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高效率,也保证了旺盛的生命力

by:江南kcl

奇特的一生 | 时间管理鼻祖 | 普京推崇的文学大师力作

《奇特的一生》作者:格拉宁李春雨译演播:圆圆作者简介:达尼伊尔·格拉宁(ДаниилГранин,1919-2017),俄罗斯...

by:圆圆的声音世界

奇特动物的故事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狗的趣事、猪的趣事、猫的趣事、鼠的趣事、牛的趣事、虎的趣事、蛇的趣事、羊的趣事、猴的趣事、猩猩趣事、鸡的趣事、鸟的趣事、蟒的趣事、龟的趣事等内容...

by:飞宝奇迹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他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我不打算通俗地阐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贡献。我...

by:大姐夫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