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流派简述

2023-06-28 12:06:0120:16 63
所属专辑:文明的母亲
声音简介

第二节 西方艺术流派简介




一、哥特艺术


哥特艺术最早为文艺复兴时期用来区分中世纪各艺术领域的,主要元素包括黑色、蝙蝠、玫瑰、孤堡、乌鸦、十字架等,特点是夸张、不对称、奇特、轻盈、复杂等艺术风格。哥特原指哥特人,属西欧日耳曼部族,但哥特艺术并非哥特人所创造的,哥特艺术因源于哥特人侵略意大利并瓦解罗马帝国而起。进入15世纪,意大利人为振兴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艺术而掀起文艺复兴运动,由于意大利人对于哥特人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的情仇始终难以释怀,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分,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称呼为哥特。




二、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概念是1416世纪的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所提出,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之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线。在14世纪的意大利,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反抗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和极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艺术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人们希望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一种新文化运动。因此,将这一时期称作为“文艺复兴”,同时期的艺术创作也都归类为文艺复兴。




三、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巴洛克艺术则是指1617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产生在反宗教改革时期的意大利,发展于欧洲信奉天主教的区域。基本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与气派,注重强烈的情感表现,艺术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效果。巴洛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内涵也极为复杂。




四、洛可可艺术


18世纪30年代,洛可可艺术在法国得以高速发展,随后蔓延到德国、西班牙等地区,盛行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形成过程中受到东亚文化的影响,艺术形式具有轻快、精致、细腻、繁复等特点,并广泛体现在建筑、绘画、文学、雕塑、音乐等艺术领域。随着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洛可可逐渐被淡出法国。




五、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源于法国艺术家们对传统进行的改良简化,他们运用许多新材料和新工艺,保留了古典主义典雅端庄的高贵气质,这一风格很快被欧洲各地纷纷效仿,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新古典主义是对巴洛克艺术和洛可可艺术繁琐装饰性的厌恶,以及对重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期盼。主要特征是崇尚理性、忠于自然、合乎理想、强调结构严谨和复古思想,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繁琐、枝蔓、含糊、晦涩等。




六、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全欧洲的艺术形式,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的一个艺术流派。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浪漫主义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面貌来表现生活,基本特征是艺术重心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形象,强调热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艺术表现上,浪漫主义常常运用绚丽的色彩、昂扬的节奏、夸张的语言和离奇的情节等构成强烈对比的奇幻色彩。




七、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画派是在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主要的画家成员都住在巴黎南郊的巴比松村,后人把这些画家的作品合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转向写实与现代主义的一个起点,由于西方艺术界之前对风景画的评价较低,并没受到重视。但是,巴比松画派作品中的乡村优雅宁静打动了人们。同时,也因当时的巴黎和欧洲都饱受战乱,人心趋向于隐居,所以巴比松画派成功的为风景画打下很好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印象派奠定了方向。




八、前拉斐尔派


前拉斐尔派是在英国兴起的艺术改革运动,最初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亨特、罗塞蒂和米莱斯所发起组织的一个艺术团体,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画家。前拉斐尔派的作品基本上以写实的传统风格为主,画风审慎细致,用色较清新。前拉斐尔派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等都受其影响。




九、学院艺术


学院艺术是一种在欧洲艺术学院和大学的影响下所产生的绘画和雕塑的流派,专指那些在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运动中,受法兰西艺术学院订立的标准所影响的画家和艺术品,以及跟随着这两种运动并试图融合两者作为风格的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如布格罗、库图尔、马卡特。他们通常也常被称为“学院派”、“华丽艺术”、“折衷主义”,有时也被人与历史主义、融合主义相提并论。




十、印象派


印象派是19世纪60年代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因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被人嘲讽而得名,《日出印象》画面描绘的是阿弗尔港口的清晨。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过于随便,像是未完成的印象作品,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为“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讽刺的话反而成全了这类画家,印象派随之诞生,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十一、新印象派


新印象派是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一群受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的一场技法革新。他们不用轮廓线划分形象,而用点状的小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光色规律的并置,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成的形象,也被一些艺术评论家称作点彩派。




十二、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由英国艺术评论家福莱提出,是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艺术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后印象主义从印象主义用光与用色中获得了诸多启示,但与之有本质区别,他们将绘画的形和色发挥到极致,几乎不顾及任何题材和内容,以主观感受去塑造客观现象。




十三、那比派


那比为希伯来语,先知的意识,为诗人卡札利所创的名称。由于那比派画家们既严肃又戏谑,同时倾向新高更风格,视之为宗教般的启示,故称为那比派。那比派反对印象主义,主张艺术要表现人类内在的精神,乃至于理念,认为将外界自然当作主题,而不是为了正确的将其再现,是为了透过它传达艺术家的理念。




十四、综合主义


综合主义原本是一门文学主义,后延伸至艺术领域,因画家高更自封号为“综合派”得名。综合主义发展初期,与分隔主义有很大关联,后来逐渐变得与象征主义相关联。综合主义多使用特有的隔色画法,旨在表达观念和不同气氛的起伏情感,是自然主义的对立面。因隔色画法的关系,综合主义作品色彩多为明亮,并以黑线隔开不同颜色,目的是完成抽象且综合的作品。




十五、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在英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象征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后,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象征主义画家和作家不再致力于忠实地表现外部世界,而是要通过象征的、隐喻的和装饰性的画面来表现虚幻的梦想以启示于人,是对理想主义倾向的逆反。象征主义着重反映个人的主观感觉从现实中超脱出来,引向虚无缥缈的理念世界,从作品中能够感受到的只是形象的抽象性和不稳定性,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含义的朦胧晦涩,画面大多流露出一种忧郁、颓废、苦闷、孤独、彷徨的情绪。




十六、哈德逊河派


哈德逊河派是由一批美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发起的艺术运动,所谓哈德逊河派,是因为该画派的早期主要作品描绘的都是哈德逊河谷及其周边景色得名。这个画派的画家经常在洛基山脉、哈德逊河等地描绘自然风光,以描绘日出、日落、悬崖、瀑布为主,在画面中点缀牧人或印第安部落,以表达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十七、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人物为布拉克与毕加索,他们受到了塞尚、秀拉、伊伯利亚雕塑、非洲部落艺术、以及野兽派的影响,并接受了塞尚关于创造视觉立体形象的观念,进而转向一种对心理的立体形象的追求。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并在各个角度交错叠放造成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加之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使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度空间的绘画特色。




十八、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也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最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等地。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作品往往表现为对现实的扭曲和抽象,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表现主义对后世影响颇大,并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十九、抽象表现派


抽象表现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艺术运动。抽象表现派并不能称作是一种主义,而是指在抽象主义的大前提下从事创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创的创作道路,缺乏有形的艺术组织。此画派的共通性是以立体派及超现实主义系统为基本,运用抽象的表现方法,追求内在和心理的表现,以最简单的手法,表现最深刻的思想。




二十、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之一,康定斯基率先使用了抽象这一术语。抽象艺术的最初是对具象的概括和提炼,使得画面消解了具体的轮廓和细节,变得高度象征性,后演化为将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般认为,抽象是一种不直接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艺术思想。除了抽象画以外,抽象艺术还涉及抽象雕塑、抽象装置、音乐、诗歌、摄影、建筑、舞蹈等领域。




二十一、蓝骑士


蓝骑士亦译青骑士,是画家康定斯基和马尔克对于他们展览作品及公开活动的称呼。蓝骑士既不是一个运动,也不是一个学派,没有明确的纲领,只是一个由众多艺术家组成的松散的团体,受到青年派、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绘画风格以及纯朴的民间艺术不同程度的影响。蓝骑士以表现主义为方向,但与其他表现主义画家不同的是,他们的表现主义采用抒情抽象的形式,他们对不可见的世界比对可见的世界更感兴趣,希望赋予神秘的感情以形式,把艺术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于一体。




二十二、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运动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达达主义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等。达达主义运动是对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种抗议,运动影响了后来的一些文艺流派,包括超现实主义和激浪派。




二十三、野兽派


野兽派是自1898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览时,《吉尔·布拉斯》杂志的记者沃塞尔突发灵感地想到了这一恰当也合适的名称:“多那泰罗被关在了野兽笼中。”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野兽派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画风放弃传统的透视与明暗关系,采用更加平面化的构图、暗面与亮面的强烈对比,纯粹的写实,加入了自己的情感。野兽派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十四、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装饰艺术运动,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画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长达十余年,是艺术史上一次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并在1890年至1910年间达到了高潮。这场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




二十五、新造型主义


新造型主义画派于19171928年由蒙德里安等人在荷兰创立。其绘画宗旨是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只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新造型主义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解释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自然的丰富多彩就可以压缩为有一定关系的造型表现,使艺术成为一种如同数学一样精确的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




二十六、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也叫流行艺术,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波普艺术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后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在艺术追求上,波普艺术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波普艺术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十七、至上主义


至上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抽象绘画的主要流派。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俄国人民对于推翻传统旧制度的急切心理,加之受到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等影响,进一步加快了俄国前卫艺术流派的孵出。他们否定传统艺术,强调精神世界和内心的体验。这种艺术思潮正符合了当时的反传统的政治革命精神,得到了政府的积极认可。




二十八、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主要特征是以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参照。




二十九、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始于60年代,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




三十、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是以观念取代实物的艺术思潮,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现。特指艺术家对艺术一词所蕴涵的内容和意义再作理论上的审查,并企图提出更新的关于艺术概念界定的一种现代艺术形态。其基本概念源于杜尚的思想,认为一件艺术品从根本上说是艺术家的思想,而不是有形的实物,如绘画和雕塑等。




三十一、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不同于绘画、雕塑等具体事物构成的艺术形态,而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行为艺术经艺术家亲身加入,精心策划而推出行为或事件,并通过与人交流,一步步地发展,形成结果的过程。行为艺术必须包含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元素。




三十二、新表现主义


新表现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德国开始的一个新流派。新表现主义以表现自我为主旨,在画面、笔法、情调等方面显示了对本世纪初的表现主义的回归倾向,但由于两者发生的时代不同,故在艺术思想、题材选择、表现手法上并不同。新表现主义产生背景是德国政治危机和恐怖主义混合构成的历史环境,在理论上接受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在实践中学习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传统,讲究绘画过程的情感突发和即兴处理,追求一种粗狂的、原始主义的简单踊跃的美学风格,竭力主张还绘画以本来面目,注重绘画性、探索内容、色彩、形式的自我语言。其作品主要表现缅怀民族传统的抑郁情境和反思战败历史的悲怆心态,有的作品鞭挞社会的丑恶现象,有的作品则嘲笑自己的无能。




三十三、新媒体艺术


20世纪以来,伴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和商业性电视节目、电影、网络视频的普及,艺术家们开始对于图像化的视觉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思考,使用各种电子图像技术来从事这种思考和创作,从而催生了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等现代艺术,它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其建立在数字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像。随着智能时代的开启,新媒体艺术在不经意间已经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艺术流派鉴赏方法

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们总会通过一些手段或媒介(技巧、裱框、物料、结构、形式、风格以及图示等),更好地表达艺术作品的精髓。《绘画鉴赏方法》《版画鉴赏方法》《艺术...

by:xia_aal

西方艺术史

张法中:“我是真心有个梦想,希望可以用艺术去影响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没有接触过艺术的人,可能就会是人类三角形里边最底层的人,我希望大家都有机会能走到更高的...

by:张法中

《西方哲学流派及思潮》介绍

《西方哲学流派及思潮》介绍

by:余耒

西方艺术100问

【专辑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讲述西方古典艺术中名人、名画的相关知识。以便于读者记忆与分享。【适合谁听】这次更新的专辑儿童、家长、情侣等人群都很适合听,重在提高审美...

by:筑梦_艺术中心

夜话西方艺术

Hi!我有一个艺术想和你谈谈~了解一下?古往今来,我们对于艺术的理解都太晦涩,我们往往热爱艺术,但却始终无法进入,艺术似乎离我们太远太远,我们驻足每一个撼动人心...

by:艺术岛屿

西方艺术故事

这是一部充满趣味的西方艺术史书,作者独具匠心、精心润笔,以通俗晓畅的优美文字勾勒出了上自古希腊、下迄现代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对构建西方艺术史诗的艺术大师、最具代...

by:听友5875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