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二章|劫难·竹子】

2023-07-21 11:02:4205:50 113
声音简介

第二章|人禍「聽完了子核同誌的正文,或許有觀眾朋友一頭霧水,我來細細補充一下」

天灾与人祸

元末,也就是14世纪,恰恰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这坨东西不用深究,反正知道它带来了地质灾害就行。它带来灾难频发,有人问:元朝为何不管不顾——答案如下:其一,蒙古民族原本是游牧民族、马上民族、畜牧民族,对农耕文明的生产既不了解,更不想了解,你想上书治灾却持持得不到朝廷的诏令;其二,元朝朝廷过于腐朽,即便后来下诏发放赈灾也逃不过上下官员的层层盘剥克扣。于是出现了饿殍遍野、伏尸处处与民众易子而食的只能在课本看到的场景,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

“开河”与“变钞”

元至正四年其公元1344年中黄河白茅堤、金堤先后决口,一刹那受灾区广泛,还严重威胁了沿河的盐场。您还记得子核同志说过的“脱脱”吗?这事拖了五年,脱脱再次出任宰相后,力主治河事宜。此时工部尚书成遵坚决反对,其认为元朝国库迫在眉睫,压根无法承担如此浩大的治河工程。脱脱于是换个思路,不修河堤改开新河的方式根治黄河水患,并针对国库银两不济的制定了一项方针——变钞,其意思为发行新的大面额纸币。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咔咔”印上几万几亿红字,直接导致了元朝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偷鸡不成反啄一把米。此举没有缓解经济压力反而将前者“开新河”拉下水,最终酿成了叱咤风云的民变和起义。当初竭力反对开河的官员预言成功。后来“开河”、“变钞”两项方针被我们后世指认为直接导致元朝覆灭的导火索。

穷到什么地步

朱重八家的穷得名副其实,子核同志说:他们拿着门板抬着四处走。尽管后来有位好心人让出一块地给朱重八安葬其亲人,即便这样他们却连口棺材都承包不了。无奈用几件烂布裹了尸首,随意埋葬在一处。后来朱元璋举起起义大旗,按惯例元朝的官吏要鞭其父母尸,可笑的是因朱元璋下葬时太过随意,无论如何多方打听都找不到具体地点,在山脚下摸黑盲目挖了好几个月都未果,只好快马加鞭打道回府。至此朱重八父母勉强此躲过一劫。这才叫不幸中的万幸,即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凤阳和尚

在元末明初那战乱动荡的时期,和尚的生活水平高于平常百姓,起码有口饭吃,身家性命还有较高保障。所以朱元璋当了和尚,而凤阳又是朱元璋老家,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曾经辱骂他的凤阳和尚有很多优惠政策:凤阳府的僧人允许喝酒吃肉,甚至还可以娶妻生子,一般的平民要承担的赋税徭役同样与他们没有关系。另外,为了证明僧人妻子的合法性,专门有一了个专有名词,称之为“梵嫂”。

明教

明教非本土文化,是由古代波斯的摩尼教传入中国后,因内容崇拜光明,就直接地称之为“明教”。中国的明教还完美地融合了佛道两派及白莲教的部分内容,从五代十国起就是农民起义、造反的惯用工具。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自己毕竟信仰明教,故深知明教的作用,就加以实践。如明朝国号“明”字其中的解释就有此意。

乞丐朱重八的业余收获

朱重八不仅在讨饭,他还加入了革命组织——明教;有了许多人脉,认识了良多豪杰(虽然他们也是讨饭的乞丐);有了丰富的见识,研究了淮西各处;更重要的,变成一个武装到心灵的勇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明朝那些事儿

围绕明朝历史写的一本书,十分生动有趣。

by:睿冬

明朝那些事儿

欢迎收听由磨铁图书售品的《明朝那些事儿》,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当年明月。喜马拉雅出品。

by:摸鱼的初中生

明朝那些事儿

语言通俗易懂又幽默。

by:鲍家骏

明朝那些事儿

这个专辑讲述了明朝的明朝的建立和元朝的腐败,正是讲了朱元璋如何从乞丐到皇帝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白手起家。

by:星星姐姐2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一一著名明史专家毛佩琦我特别想跟写《明朝那些事儿》的...

by:电摇悟声

明朝那些事儿

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历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

by:高新五小四叶草中队

明朝那些事儿

节目主题:元明史(朱元璋的养成记)更新频率:2~1日1更书籍信息: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爆火书籍)适合人群:少儿,年轻人,中老人群皆可主播寄语:此书讲述了明...

by:瑞瑞小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