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背帖与创作,就是零(2)

2023-07-28 10:57:2313:26 69
所属专辑:书法那些事儿
声音简介
前面讲到不背帖、不创作,相当于零,那是强调记忆的重要性,一切的学习,都是需要记忆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惰性的支配下去做事,最后效率低,收获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有成就感,比如临得特别像,不管是形似还是神似,不可否认这也算是一种功夫。很多人临都临不好,更谈不上记忆。也可能自己糊里糊涂的,完全是乱的。还有可能是负的,这种负是相对于收获而言的。没有收获,反而得到的是负面的、相反的结果,这种情况大有人在。
就比如长时间只临帖,不背帖,养成了一种不动脑子的抄书习惯,一旦让其记忆,他就特别痛苦,再背帖时,要么老了,要么记性更差,或者最好的手感期也过了,自然,那书法就没法进步了。

背帖是检验一个学书人的一道大坎,多数人都不能逾越过去。学书法有几道坎:一是临不临帖,临帖是正道,不临帖即是江湖,这是第一大区别,这一道坎就把90%的人隔离在了书法圈外;第二道坎是背不背帖,背帖的人就会创作,不背帖的人不会创作,这种区别也很大,背帖的起码学到了东西,还能写作品,不背帖的,就是浪费了各种东西包括时间、精力、心情、纸墨笔等,唯一的好处是过了手瘾而已。这一道坎又把90%的人隔离在“圈”外了;第三道坎是灵活运用。背帖过了,就看能不能灵活运用,化古人为自己,这是区别普通作者和高手的一条线。这一道坎又把90%的创作水平低的人隔离在“圈”外了;第四道坎就是风格的形成,非常难,不仅仅要传统功夫扎实,还要有学问、人品、思想等作为支撑。这一道坎又把90%的人给刷下去了。

书法国展的最大贡献在于让不临帖的去临帖,不创作的去创作,创作水平不高的去提高水平,水平高的又去追求更高的层次。而很多人的终极目标却是国展,就再无进益,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终其根本,还是在于没有终身学习探索的精神,这一部分人,很有可能是勉强背帖了,创作水平还行,就再也不行了。甚至后面更差,有的走火入魔,比初学时更差,不堪入目,直至是负的。
我记得这十年,我是背了不少帖的,比如《书谱》、《十七帖》、《大观帖》、《王羲之书法全集》、《王献之书法全集》、《自叙帖》、《诸上座》、《何绍基全集》、董其昌诸帖、米芾诸帖、良宽诸帖、傅山诸帖、王铎诸帖、藤原佐理诸帖、欧阳询诸帖等,烂熟于心。
翁振翼《论书近言》中有一句话:“结字须遍阅古法帖,加以默识不忘之资、师友讲习之益,是以为难。”是说想要结字变化丰富,姿态各异,需要大量的看古帖,最好要默记背诵,与人交流。这已经很清楚了,背帖很重要。
考雅思(英语考试)有一种词汇表格,对应的是不同的分数。

世界名校一般情况下,雅思成绩至少6分,比喻香港中文大学一般要求6.5以上,过7分就很难了。表格中c1难度要6千至8千词汇量。如果说我们的国展需要用单字数(词汇量)来衡量的话,也要到几千字,也就是说,你得记住几千法帖上的字才能灵活创作。比如写草书,一千五百个草书字就差不多够用了,这还只是词汇量,还得看书写水平啊。
我们的很多作者临个帖就洋洋得意了,却不知那只是第一步,可能还没入门,总在门口晃悠,就是不进去。那种低水平状态,容易丧失斗志,降低审美,培养心高气傲的脾气。是不是临个帖就感觉天下无敌了,说也不能说,还到处瞧不起人。不背帖就停留在表面,不会创作就无法从根本上感受探索研究学到古人的东西和发展古人的东西的那种快乐感。
如果自己能创作,水平非常高,那种欣慰感会爆棚。

反正这么多年总有人发临作给我看,发作品的倒是少数。我总是一言带过,临作真的没太多要说的。无非是像又不像这个问题。而高水平意临一般人又达不到。而创作的作品最能看出水平来,一是临帖没有,看是临了谁,临了多少;二是吸收了多少,学到多少;三是实际创作水平有多高,提升空间在哪儿;四是作品有没有思想等。
我记得我一个老师,他之前背了一千多首诗,看起来不多,你去背试试。再加上其他文章、赋、经史等,他的文章自然有可看的东西了。如果不背,怎么可能写好文章写好诗呢?中国人的艺术好像都是通的,任何一样都是在广泛的积累中去摸索,才可能有一点成果。

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在我这儿学习,我把主要的学习方法告诉他,然后每天都写,背帖,从零开始,现在也背了不少字。哪需要人时刻讲,天天讲呢?哪有那么多要讲的呢?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个人的积累非常重要。
特别爱听课的人,写不好字。我见多了。一般他不写,就喜欢听课,听很多课,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大道理一堆没有自己的见解,且很少见临帖,更不会背帖,自然咯,写不好字。学书法一定是一个上进的过程,不进则退。

有一些人不知道背什么,这很奇怪。首先你得会看,要看准确,把古人的笔法、结构、线条看准,看不准自然写不准了;第二是写准,看准写不准就需要多加练习,并没有巧,很多人都停留在这个阶段,老在那纠结,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第三, 背帖。前面看准了就要写准,看是锻炼眼睛,写是锻炼手感,要同时进行。同样,写一遍不行,就写十遍,十遍不行写一百遍,总有记下来的那一天。我在初学时背《书谱》,记性不好,也懒,怕记不住,于是一天把《书谱》写一通,写了一个月就创作,半年就滚瓜乱熟,一年后就上国展。都是用的笨办法。后来很多人说我是奇才,别人不可借鉴。真是那样吗?第四是创作,你都记下来了,留着干嘛?找内容写作品吧,也是需要训练的。

说实话,学书法,作为小白或初学者,并不难,你就多写多记,自然水平就高了。万一自己审美低时,爬走弯路,就跟一个老师学,找个水平高的,且人品不错的去学。别总换老师,前面说有的人不勤奋,就喜欢听课,听课还特别喜欢听故事,或许你下个喜马拉雅APP更好。
老换老师说明不专一,学习不认真。老换帖说明花心,深入不进去,也会荒废。一家吃透,需要反复临摹,背记,思考,研究,探索才可能有所得。很多人临了两下,他迷茫了,跟老师说:“我再写什么?”老师哭笑不得。临了一两个月又跟老师说:“我是不是要换帖了?”有时候成年人比小学生还幼稚,都是过来人啊。写了一下,啥也没记住说要换帖,唉!最好的检验方式是把书关上,能不能默写下来或者能不能创作一幅高质量的作品,再考虑换不换帖吧。

老师经常说:“没事多临帖。”意思是多学,多记,临古要深。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村经常有人说:“你读书读不进,就回家种田。”只临帖不记,就是一直在原点,啥也没学到,就是读不进,回去放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不过就是

凌晨睡不着,房间乱糟糟,一个人合照;逛街没人吵,回忆静悄悄,悲喜没人聊……这些『不过就是』的场景,都无关紧要,郁闷完了就会好。我紧缩的心跳,还在被你缠绕。

by:华语音乐

就是要背教宗

自己背书用的啦!

by:必须要考过

30.不赌就是赢

自己读得第三十本书,请大家多多支持

by:平凡是真6666

我就是爱&与神合一

我们将一起走向光的所在,在本我的智慧中收获平静,在心灵的自由中收获喜悦,在真爱的力量中收获幸福!

by:__无声__

活着就是不断改变

生活不是笔直的路,而是一座迷宫,必须从中找出自己的出路,始终坚信,始终努力尝试、改变……终达所愿

by:晒太阳的小树

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

《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独具风格,从美学角度解读目的地,从心理学角度诠释情感,从哲学角度看待生活。用小说的笔触,在电影、文学、绘画中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基...

by:小鸟文化

玉雕的创作与鉴赏

玉雕的理论与实践

by:文心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