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 来去匆匆的牟尼赞普(上)

2023-10-20 07:30:1121:32 5602
所属专辑:通俗西藏史
声音简介

通俗西藏史(二百一十八)——来去匆匆的牟尼赞普(上)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前面咱们讲到,在赤松德赞人生的末期,吐蕃爆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同为尚族的纳囊氏和蔡邦氏之间,结下了一条人命的血仇。

这件事闹得很大,即便贵为赞普的赤松德赞都感觉不好收场。只能在大臣的协调下,用了一个“三喜法”来灭火。

至于到底是不是各方都满意了呢,咱们来看看疗效。

首先来说赤松德赞:

“三喜法”实施之后,赤松德赞就从史料里消失了,我们甚至连他是怎么死的都不太清楚。

按照《西藏王统记》的记载,赤松德赞晚年笃信佛教,对于王朝统治心生厌倦,遂传位于由蔡邦氏所生的次子牟尼赞普,自己则退隐到索尔喀修行佛法。

但在《莲花遗教》里却记载,赤松德赞在参加一个赛马会的时候,一支暗箭从人群中射出,赤松德赞受伤而亡。另外一个说法是他参加庆典时,坐下的骏马突然受惊,赤松德赞从马上跌落而亡。

关于刺杀他的凶手,教法史料归咎于本教徒。

认为是他退位以后,吐蕃政局混乱,王室大权旁落。而他在位期间,打击本教,与本教有联系的贵族也受到了压制,这些人怀恨于心。等他退位之后实施了报复。

本教势力对此倒也全不避讳,大包大揽的承认了。

本教文献《王统本教源起》里,将赤松德赞的末期描述为“复仇时代”。《大臣遗教》里也记载,本教大相曾对赤松德赞上奏道:“当本教被毁,灾祸将发生在赞普身上。”

但在本教文献里,对赤松德赞被杀的方式有另外一个记载,认为主谋是赤松德赞的主妃蔡邦妃。

她指使本教巫师对赤松德赞下咒,或者干脆给他来了个“大郎吃药吧!”

在最新版的《西藏通史》里,学者们把各种史料记载综合了一下,认为他先是把王位禅让给了牟尼赞普,然后被暗箭所伤,而后伤口发炎引起高烧而死。也就是五世达赖喇嘛在《西藏王臣记》里写的,赤松德赞患热症而亡。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赤松德赞去世的时间节点:

据唐史记载贞元十三年(797年)正月,蕃使向唐朝告丧及请和。

因为当时唐蕃还处于平凉劫盟之后的冷冻期,唐德宗拒绝接受吐蕃的国书。

这是有关赤松德赞去世时间,最直接的记载。

在藏文史料里《莲花遗教》记载,赤松德赞为暗箭所伤,至59岁龙年薨逝。

797年恰好是龙年,时间点倒是能对上,但跟他享年59岁相左。因此赤松德赞到底是去世于何年,活了多大年纪,现在还不是很清楚。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赤松德赞晚期,吐蕃社会中的本教势力:

在佛本之争以后,赤松德赞就颁布了禁止本教传播的法律。

这件事发生在771年附近,等到桑耶寺于779年建成,吐蕃王室已经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佛教一边。

赤松德赞去世于797年,也就是说,赤松德赞抑制本教的法律推行了将近二十年。

那么到他去世的时候,吐蕃社会里的本教势力是不是被彻底荡除了呢?

我们看看《拔协》的记载,赤松德赞去世后,王子牟尼赞普年幼,委托大臣主持父王的超荐仪轨。结果大臣们使用的是本教的仪轨,甚至在赞普参加的仪式中都没给佛教僧人留位置。

最后还是牟尼赞普用托梦做借口,才帮助僧人获得了主持权。

但在仪式的会场上,支持本教的大臣与僧人激烈辩论。

琛氏大臣赞协勒素说:“众僧,你的诤辩源自虚空,时间置于来世,生计由赞普所供给。若依我们之诤议不变,岂能不善?王宫的议会被僧人把持,国王的服侍亦由僧人担任,边防哨所亦由僧人守护。”

言毕拍案而去。[1]

从这段记载上看,赤松德赞毕生以弘佛为己任,可到了他的身后事,却差点用了本教的仪轨。

再从吐蕃大臣说话的口吻上看,本教势力不但没在吐蕃消失,反倒跟佛教分庭抗礼,甚至敢从政治、军事、经济三个方面发出威胁。

这恰恰能说明,上述三种关乎政权命运的权力,掌控在亲本势力的手中。

关键这种本教势力无处不在的例子,并不是孤例,很多文献和历史遗迹中都能看到痕迹。以后在讲赤德松赞的时候,我们还会提到类似的例子。

说到这里再回头去看,赤松德赞被本教势力所杀的记载。

我们就会发现,本教确实有这个能力,还别说赤松德赞这种卸任赞普,它们之后甚至连时任赞普牟尼也杀了。

虽然在后世的教法史料中,把这两件事都放在了王妃蔡邦氏身上。但不得不说,蔡邦妃敢在赤松德赞生前就旗帜鲜明的反对弘佛举措,敢对时任赞普牟尼下毒手,都是因为崇本的大臣在吐蕃的政治结构里,依旧处于很强势的地位。

正是这种强势的地位给了蔡邦妃信心,让她成了崇本势力的旗帜性人物。至于赤松德赞是不是她杀的,这件事到目前为止,就只能见仁见智了。

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局面下,牟尼赞普坐上了王位。

面对国内严重的政治动荡,面对王室与贵族、僧人与俗人、大臣与外戚、佛教与本教之间激烈的权力博弈。

作为一个聪明的统治者,牟尼应该尽量弥合各个势力之间的矛盾。但他不知道是因为年轻气盛,还是什么其他原因,牟尼不但没能协调好各方势力,反倒是在已经冒烟的柴堆上,又加了一桶油。

从牟尼推行的政策上看,他可能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忠实的继承了父亲崇佛的政策,以国家政令的方式,建立了“四大供”的制度。

所谓“四大供”,就是在佛教寺院每年定期举行四种祭祀和法会。

具体为每年在大昭寺供养律藏,在昌珠寺供养论藏,在桑耶寺供养经藏大菩提的四种宗教活动。

牟尼赞普亲自参加了供养法会,他脱下头巾与衣服献给神佛。然后下令道:“尔等全体蕃民要把除马匹和武器以外的财物全部都献上!”

吐蕃百姓遵照命令献上财物,有的献上大袍和衣料等,有的献上羊皮袍和破烂衣服做为供奉。

牟尼看到献上来的供品有好有坏,便说道:“有的奉献大袍和钱财,有的只奉献山羊皮袄。对佛法的信仰竟有这么大的差别啊!”

吐蕃百姓们听到赞普的话,纷纷表示:“俺也想供奉金银珠宝,俺们家也得有啊!供好东西的都是富人,俺家就一件破皮袄,您凑合收了吧!

牟尼赞普惊讶地说:“啊呀!在我的国土上,有的衣食不足,有的如此富裕,这是不应该的。"

于是他委派官员到四茹(吐蕃时期的四个大行政区)去平均贫富与财物。

在四月份举行一次供奉,农民丢下犁铧,停止耕耘,前去供奉。结果又象从前一样,供物有好有坏。

于是在七月月圆时又举行了一次,农民都放下锄草的农活赶去献供。又和从前一样,出现供物有好有坏的情形。

然后,在秋九月再次举行了供奉,供物依旧有好有坏。

这就是吐蕃民众三均贫富的历史事件。

不知道大家看懂这里面的逻辑没有?

其实就是要求民众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送到寺院里去,用这种办法来平衡民众的财富差。

假如在三均贫富之前,您是个家里有一百头牛的富人。

第一次您送了一半财产到寺院,家里就剩五十头牛了。

第二次又送了二十五头,等第三次送完,您家的牛就剩十二头半了。

您家邻居是个穷人,家里就一头牛。

三次送完了,估计就剩一条牛腿了。

您和邻居的财富差,从九十九头牛,变成了十二头,财富差的绝对值确实降低了。

钱都送到寺院里去了嘛!

但问题是您心里愿不愿意啊?!

我估计不愿意的是大多数,所以三均贫富之后不久,牟尼赞普就被送去见佛祖了。

有时候看藏文的教法史料,会感觉有些逻辑很难理解。

就拿三均贫富来说,从始至终民众送来的供奉都有好有坏,按一般的逻辑来说,这意味着吐蕃国内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向寺院供奉的方法并不能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结果在《拔协》里写的是“赞普心想,这都是各自前生所做之业决定的呀。”

也就是说,有穷有富不怪赞普管理得不好,得赖你们前世没干好事!

更有意思的是下面紧接着描述了一下,牟尼赞普执政时期的社会状态,“此王之时,蕃境商贩、行旅随处饮食,旅途无需携带干粮,皆由官府供给。人们不需靠杀人,盗窃为生,国泰民安,赞普的恩德实在宏大。”

这段话放在这个地方说,不但没给牟尼赞普加分,反倒有种给他洗底的感觉。

我们都知道,社会稳定来源于共同富裕,也就是所谓的“仓廪足而知廉耻”。吐蕃社会存在如此严重的贫富差,社会生态应该表现出不稳定态势。牟尼赞普的被杀,也是不稳定的终极表现,结果藏史里却把它描述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读起来真是有种喜感。

说了半天牟尼被杀,那他究竟是因为啥被杀,又是被谁杀了呢?

藏史里指认的凶手,就是牟尼赞普的亲妈,赤松德赞的亲媳妇——蔡邦·萨梅朵珍。

关于这位疑似干掉了两任赞普的狠人,咱们得仔细的说一下。

蔡邦氏跟没庐氏、琛氏、那囊氏一起,位列吐蕃四大尚族之一。

这个家族跟吐蕃王室联姻的时间非常早,甚至还不在一个政权里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姻亲关系。

当时蔡邦氏还是雅鲁藏布江北岸森波王的家臣,其家族的女儿就嫁给了吐蕃赞普达日年赛,这段婚姻的结晶就是伟大的松赞干布。

之后蔡邦氏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当没庐氏、琛氏、纳囊氏大臣在朝堂上轮流坐庄,蔡邦氏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这也怨不得别人,要怨只能怨自己家的闺女不争气,没生下一个吐蕃赞普。

到了赤松德赞时期,蔡邦氏终于扬眉吐气了,蔡邦·萨梅朵珍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而且赤松德赞就这四个儿子。

这四个儿子当中,长子牟赤早亡、二儿子牟尼继任为赞普、三儿子牟茹因为杀了尚结赞的儿子被流放、四儿子牟迪就是再下一任赞普赤德松赞”[2]

家里的女儿终于争气了,当上了赞普的主妃,生下了王位的继承人。这让蔡邦氏异常兴奋,觊觎已久的大相宝座就在手边了。因此他们显得非常急切,当赤松德赞跟尚结赞密谈之时,蔡邦妃才会不顾一切的派儿子闯进去。

其实蔡邦妃这种毫不顾及赞普脸面的事情做过很多,在赤松德赞弘佛期间,这位妃子就成了抵制佛教传播的代表性人物。

我们之前曾讲过,蔡邦妃诬陷毗卢遮那非礼她,逼着赤松德赞把他干掉,最终赤松德赞的保护下,毗卢遮那被流放到了康区。

除此之外,蔡邦妃还在朝堂上大放厥词,污蔑佛教是一种邪教。甚至表示,佛教传播的目的是要夺取赞普的王权。

不得不说,蔡邦妃的言论在吐蕃贵族中很有市场,赤松德赞拿她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躲着她走。

赤松德赞忌惮蔡邦妃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蔡邦氏的家族势力。在赤松德赞弘佛期间,贵族大臣都以建寺院来表示忠心,蔡邦氏不甘人后,也出资捐建了寺院。

按《贤者喜宴》的记载,蔡邦氏建的寺院就在桑耶寺外墙以南,名叫“康颂桑康林”。寺院的主殿仿造桑耶寺的乌孜大殿,同为三层结构。所选用的建筑材料甚至要超过乌孜大殿,佛殿的大梁及柱子镶嵌有璁玉、珊瑚、金银等宝物,底层的柱子上都包着铜皮,屋顶覆盖以琉璃瓦装饰。

在各位王妃家族捐建的寺院中,蔡邦氏所建的寺院规模最大,没庐氏建的格结切玛林只有一层(桑耶寺外墙以西)、波雍王氏所建的布蔡色康林为两层(外墙以北)。[3]

从捐建寺院的规模上看,不论是蔡邦氏家族,还是蔡邦妃的势力都碾压了其他外戚。

这种强大的家族背景,可能就是蔡邦妃各种折腾,但赤松德赞却一直容忍她的原因之一。

等到牟尼赞普接任了王位,蔡邦妃升职成了太后。她那颗强悍的心再也没有了羁绊,面对儿子渐行渐远的施政措施,蔡邦太后终于举起了屠刀,把亲生儿子送上了路。

蔡邦太后为什么要杀了亲生儿子呢?

咱们下期再讲。

参考书目:

[1]、《西藏通史(汉译本):松石宝串》_恰白·次旦平措、诺章·吴坚、平措次仁(著),陈庆英、格桑益西、何宗英、许德存(译);

[2]、《吐蕃史稿》_才让;

[3]、《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王妃蔡邦氏梅脱仲小考》_罗央;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孤独的魔山寨债主

灭亡的节凑来了

听友222371348

唐有武则天,吐蕃有蔡邦妃

白发布衣 回复 @听友222371348

吐蕃王朝的武则天

历史门外人

老布今天的心情不错,祝你每天如斯。 期待音频出书👏👏👏

猜你喜欢
【珍重】来去皆匆匆,只盼再相逢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袂。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

by:歌单精选集

匆匆

2022有了你们,我成为了无惧风雨的战士,爱你们!

by:向阳公子

匆匆

单曲文案:《匆匆》是一首由赵钶作词作曲,赵钶和二珂共同演唱的男女对唱情歌。当过去成为遗憾时,一些怀念才显得有意义。但错过的就是错过,成长它很难回头,我们一路...

by:华语音乐

匆匆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同步阅读书系》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配套读物,以入选教材的篇目为纲,精选作者其他经典篇目,既能帮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课本中作品我们的精髓,又照顾...

by:馨爱姐姐讲故事

一点归鸿 (柯柯柯啊)|影过来去匆匆 不过一点归鸿

弱冠之年不知虚名有何用不过是花开花谢苍生冢影过来去匆匆不过一点归鸿古来三五英雄万事俱从容凤鸣青空时至晚夏妒秋风与黄花去临危行云相送只念初冬旧梦一重又一重日月过星...

by:O诗云O

韶光匆匆

韶光匆匆即逝,我们要珍惜时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by:青林赋山音

匆匆过客

王东东,从事微商教育行业。端过菜盘,摆过地摊,从无背景没人脉,迷茫无望到找到方向死磕2年坚持不懈,凭借真实,坚持,抓住移动互联网机遇,帮助服务影响千万微商人次,...

by:听友85885318

匆匆那年

人海未见之时我亦独行在这城市

by:一纸風華_百汇剧社

匆匆那年

羽化再成仙不怪这一段情没空反复再排练是岁月宽容恩赐反悔的时间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

by:海霞煦时